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3D>产业机构>产业观察

3D电影是否已成为当下一种风潮

文章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2日 点击数: 字号:

3D版《泰坦尼克号》放大了影片的商业价值。从最初的好莱坞电影一窝蜂3D化来中国赚钱,到如今几乎所有的华语大片都疯一般地转制3D不留一点选择,直至《2012》也转制成3D电影版目前只在中国上映。看3D电影真的是一种风潮?已经成为一种时髦了吗?wjF搜维尔

3D电影两轮流行潮wjF搜维尔

就3D影片而言,抛开技术层面不谈,因为票价的提升和追求噱头的宣传策略,3D最大程度地挖掘出了商业价值,成为一些影视制作公司圈钱的利器,以至于让观众丧失了去看2D电影的权利。3D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深不可测,3D电影并非本世纪刚刚诞生的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初就已有雏形,并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一时。wjF搜维尔

早在1839年就由英国科学家查理斯·惠斯顿发明了立体眼镜。他人的两眼视角差形成立体效果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电影上,生成活动的画面,在1922年上第一部“立体短片”《爱情的力量》中就已经呈现。而1952的《非洲历险记》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3D长片。随后《恐怖蜡像馆》等一大批3D影片蜂拥上映,观众趋之若鹜。而我国首部立体电影则是1962年的《魔术师的奇遇》,出现得也并不算晚。wjF搜维尔

经过前面这一轮的3D风潮,观众开始厌倦了手法雷同的立体电影,于是立体电影又沦为了游乐场的游艺设备和科教馆的科普工具。以后随着数码CGI技术和巨幕IMAX的登场,加上票价的提升和追求噱头的宣传策略,3D电影最大程度的挖掘器商业价值,再一次受到观众的追捧。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卢卡斯的《星球大战》、迪斯尼动画《狮子王》和《海底总动员》等皆以3D的形式亮相,其实也不过是2D转3D的影片,并非实拍的3D电影wjF搜维尔

《海底总动员》转制成3D后,效果很逼真。

《海底总动员》转制成3D效果很逼真wjF搜维尔

3D荧幕剧增票价不菲wjF搜维尔

据统计,近年来中国3D银幕数量发展迅猛,从最初的82块增加到现在的5355块。这意味着,在如今这个“占厅为王”的时代,如果选择一个好档期推出一部3D电影,基本就多出了5000多块银幕,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另一方面,在好莱坞“大举进攻”的前提下,“多收个三五两”成了各大片商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从有效的观众群中获取更大的利润,如何以低成本获取大回报,他们找到了转制3D这一项利器。wjF搜维尔

《画皮》转制成

《画皮》转制成3D被疑为圈钱行为wjF搜维尔

通常来说,一部2D电影票价80元左右,3D则是100元到120元浮动,即便各大影院都有优惠券出售,也会要求40元的优惠券看3D时得再加20元现金。以华语电影票房冠军《画皮》为例,稍稍算一下账,便可以知道在这过7亿的票房内,因3D转制带来的巨额利润。加之片方取消了2D只提供了3D版本上映,这种限制手段意味着即使你不愿意看3D,影院也根本没有2D场次。更关键的问题是,《画皮》的3D版效果就连制片人庞洪自己都承认制作工时不足,影片却依旧只提供3D版本,这无疑是赤裸裸的市场圈钱行为。wjF搜维尔

于是在《画皮II》小成本制作3D尝到甜头后,国产大片们纷纷进行3D改造计划,但华谊总裁王中磊否认圈钱说,他表示,“发行方对于3D电影的定价只比普通电影贵5块钱,IMAX电影也只贵10块钱,最终票价是影院来定,我们不能掌握终端票价。”值得一提的是,王中磊强调,之所以推出3D版本归根结底是发现这是市场所需。而且他认为,当电影制作方希望通过技术带给电影不同的尝试时,观众应该给国产电影更多的机会,而不要只允许好莱坞电影拍3D或者放IMAX版本。wjF搜维尔

其实,一些转制得比较好的3D电影,比如《泰坦尼克号》,无可否认它的技术已经足够优秀,但事实上,观看过程中我们被3D画面打断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这就让人怀疑,这些电影是不是真的需要3D化?3D真的能帮你身临其境吗?对于奇观式影片《阿凡达》,3D效果行之有效,但是其他呢?wjF搜维尔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