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搅乱资本市场:国内尚未形成产业链条
中信建投研究员林龙在其最新研报中指出:国内快速成型技术的研发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时间点上和国际上保持一致,至今已经形成了北航、华中科大、西安交大、清华大学四大研发中心,在科研水平上公认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从业绩回报来看,6家3D打印产业链的公司可分为三类。其中中航重机、南风股份已有明确收入规划。中航重机的激光快速成型项目始于20 10年,根据规划相关业务将于2013年开始放量,2015年达到5.8亿元规模,占公司2011年销售收入的11%。与中航重机技术来源相似的南风股份于2012年中期启动快速成型项目,预计到2015年可实现5亿元以上的收入,占公司2011年销售收入的111%。
另外,机器人已实现销售,无具体规划。银邦股份、海源机械、大族激光等公司,产品尚未成熟,市场有待开拓。
而余振新则提醒投资者要吸收LE D盲目发展的经验,理性冷静对待目前的3D打印热潮。他认为,关键在于材料技术能否有关键性的突破。如果找到一种材料,它能够集合刚性、韧性、强度、磨损寿命、耐酸、耐碱、耐温、润滑、导电、绝缘等各种条件,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做到一次性成型,一次性直接使用,这时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就会到来。
亚洲制造业协会CEO罗军则指出:目前3D打印技术不是一个替代性很强的技术,它替代不了传统的制造业。另外现在从事3D打印技术的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专家、大学的教授和科研单位的专家。他们对市场的驾驭、对市场的应用,不那么顺利。
上一篇:梦想成现实 入门级3D打印机14999元值吗?[ 06-03 ]
下一篇:波兰制造商创造三角3D打印机Aluminatus[ 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