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能否打印一切呢
不过,目前的3D打印并不适合批量生产。“它的优势在于传统制造业生产不出来,或者即使能生产但成本较高、研发周期较长的产品。”罗军说。
罗军介绍,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用量不大、非常规设计的产品需要制造,比如高端应用中的航空和航天领域,符合流体力学规律的部件往往都不符合零件的生产条件,传统的工艺制造难度很大,同时许多产品内部复杂的设计构造在实际操作中根本就无法开模。“再如,传统飞机制造成本高,切削加工要去除95%以上的材料,3D打印技术则利用金属粉末只打印必须的部分,不浪费一点儿金属,节省了原材料。”
在专家们看来,媒体的报道令人兴奋,现实3D打印并非无所不能。数字制造时代的意义是我们可以在大规模生产和个性化生产之间进行选择。
“现在如果有人说,3D打印可以在一台打印机上一次性打印出一架能用的飞机,我敢说他是在乱说。”罗军对一些媒体并不准确的报道表示担忧,他认为这无助于公众正确认识3D打印。
“一架飞机由成千上万不同材质的零部件组成,不可能在一台打印机上实现。其实严格来讲,3D打印制造的只是飞机的外壳和部分金属零部件,而飞机中的精密仪器和复杂的集成电路,目前3D打印还是不能打印的。”罗军解释说。
“3D打印为我们描绘了非常美丽的前景,但其发展同样面临着多重制约。”罗军说,3D打印的核心技术有两个,一个是激光喷嘴,另一个就是打印材料,前者关系产品的精度和硬度,后者关系产品的实用性。在他看来,目前材料是3D打印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因为任何一件产品都有其功能性,“我们不只是要打印一双像鞋子的‘鞋子’,而是能穿的鞋子。否则3D打印是没有意义的”。
颜永年坦言,效率、成本、性能等方面的不足也制约着3D打印的发展。例如,打印一个大的零件通常要好几天,一个很小的螺母也要十几分钟,而传统制造方法可能只要一秒钟。
尽管3D打印发展还面临着不少难题,但它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生物制造是今后3D打印的一个最新发展方向,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细胞三维受控组装工艺,是生物制造中最为核心的技术,其目标为具有新陈代谢特征的生命体的成型和制造,”颜永年透露,这个产业在美国已经兴起,并达到了40亿美元的规模,“20年后,我相信3D打印人体全功能内脏器官完全有可能实现。”
对3D打印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