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被过份地夸大
机和汽车的外壳及零部件,至于飞机和汽车中的精密仪器,如集成电路,显然是用目前的3D打印技术难以实现的。
罗军也表示,机械化的产品3D打印可以胜任,但涉及到芯片等智能化产品时,3D打印则爱莫能助。
颠覆制造业只是传说?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即使是用于生产机械化的产品,3D打印想要颠覆传统制造业也并非易事。
英国《经济学人》曾如此描述3D打印技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未来的工厂,大多数的工作将不是在车间完成,而是在办公室展开,那里会坐满设计师、工程师、IT专家、物流专家、营销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士。
然而卢秉恒认为,这些观点有些过分夸大了3D打印的影响。“3D打印技术不会对传统的车间、数字机床产生太大的冲击。3D打印技术在目前来看,最适合用于新产品的开发。而从制造角度来看,它并不是最合适的。现在大多数的3D打印技术精度还达不到传统制造的程度,也很难实现传统制造方式的大批量、低成本制造。”卢秉恒说。
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隆源)总经理冯涛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3D打印在协同制造和实现创意方面较有优势,但无法替代传统的制造方式。
北京隆源是中国较早将3D打印技术产业化的企业。冯涛告诉记者,他们曾用3D打印技术为汽车公司制造自动变速箱的壳体。如果按照传统方式生产,仅开模具的花费就很大,并且周期长,而采用3D打印技术,很快就能拿到模具,价格相对低廉,性能也能达到设计预期要求。
不过冯涛向记者强调,真正在市场上销售的车,变速箱并不是用这个方法做的。“汽车公司会对变速箱进行各种极端状况下的测试,其中一些零件就是用3D打印方法做的。定型了以后,再开模具,然后按照传统制造方法批量生产,这样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冯涛说。
卢秉恒也表示,3D打印适用于制造难加工的贵重材料,以及用传统制造方法浪费大、甚至根本做不出来的复杂形状。在大批量生产方面,则还须依靠传统制造。
上一篇:3D打印不要只炒作概念股还应兼顾工业与消费[ 02-06 ]
下一篇:如何写3D打印的春联[ 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