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骁:从好莱坞3D电影看中国3D电影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管理模式
(2012年4月12日,中国北京,c3dworld网消息)4月10日-11日,由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指导,中数时代科技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和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享誉全球3D领域的顶级盛会——第九届中国国际立体视像产业论坛暨展览会(9th China International 3D World Forum & Exhibition)在深圳隆重拉开帷幕。
北京灵动力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胡骁
对于电影界来说,尤其是好莱坞带来了很好的榜样,对中国来说,有非常好的人才和广大的市场,中国的电影也在快速的发展中,可能和好莱坞比起来中国在某些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上还存在着一些与时代落后的地方,北京灵动力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胡骁先生,带来了“从好莱坞3D商业电影看中国3D电影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主题演讲。以下是现场实录:
各位来宾好、各位领导好、各位嘉宾早上好。
我今天的演讲的主题是“从好莱坞商业电影看中国3D电影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管理模式”。为什么去讨论这个问题呢?我们现在看见中国大多数讲电影总是从一个文化创意产业来说,那么好莱坞很多时候我们更加说它是一个工业,是一个电影工业。
就在我们现在和好莱坞做相关的艺术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样的工业化的理念所带来的一系列行为上的模式和规范是对于我们电影产业有很多的受益之处。
美国电影从2008年之后跨过之后从2009年到2011年,不管是金融危机有稍微的变化,美国的电影十分成熟,基本上相当的稳定,都在百亿美元的规模。从观影人次有一些变化和浮动,近年来由于一切经济的原因,相对来说规模变得稍微少了一些。它的上影的部数,也就是制作的部数基本上表明在500到600部之间。我们现在知道著名的8大电影公司,他们一般性产出每年15到17部电影,这样的产出的规模我们基本认为是商业片,每一年他们大概生产100倍左右,投资的规模大概在1亿美元/部。这里面1500万美元是制作费,3500万美元是宣传等相关的费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会儿会看到他们是如何看待3D的行业,如何从他们的视角,从资金的视角和规模化的视角上看比较稳定的。从资金上来看,票房是逐年增长的,是不是这几年的看电影的单价涨了呢?其实没有,这样的关系并不大。其实所谓的单价的增长,2009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实行发生了,IMAX今天的总裁也在这里,是因为有了IMAX的加入。还有一个就是立体影院的加入,这个票价有了一定的浮动。我们现在知道中国是比较高的立体屏幕数,现在已经占到中国票房的1/3了。
电影它是在整个的国际上文化娱乐产业上的回收周期是比较长的,电影回收的周期是7年到8年,这个是峰值的周期,在这几年上持续的回收。电影的票价占整个的回收17到20倍,这个回收的占比也是比较小的,所以它也是比较多元性的。
3D收入占全美的票房基本上从2009年5%都不到,到了现在的20%,然后再跌下来到15%,基本上恒定在18%到20%之间,而且目前来看也是相对稳定的。
电影是寿命最长的产品,随着媒介的更新,上架的比例也在增加,HU等等这些都是不断升值的新空间,但是一种媒介的增加只是增加了一次收入。我们现在看来3D片会轻而易举的在一次性的投入之后会增加收入300%。昨天我看北美的3D上映数据,其实它投资用了1000万左右的费用,它预计回收起码是它投入的3倍,这个是我们票房之间的回收,还不是综合的回收。就是说它是投入和回报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所以在这方面来说,北美我们见了两类人,一类是导演和创作人员,他们说做3D的时候有一些头疼,因为我们审美的观念很多是从2D出发的,还有题材上的限制,但是基本上大片和现实,有一些距离的大片都是适合3D去做的。而3D电影又让它成为一个全媒体再一次发布的机会,就是有时候还原一次颜色也可以。做完一次3D可以在整个院线都再看一遍。现在3D从互联网下载来说都是整个供应链的过程,北美有庞大的产业链来支撑这个过程。
我们再看一下,为什么说卡梅隆是个英雄,卡梅隆也说自己等待了5到10年来做3D电影,我们说时代造就英雄,时代推进到了这个地步,没有卡梅隆也会有别人。电视机遥控器的广泛使用,以及80年代后期游戏进入生活,使现代电影观众对于电影内容节奏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了,他们做节目的时候都是以30秒开始做单位,原来是以2分钟做单位,现在是在不断的缩短,如果说30秒之内没有引起我们的兴趣,遥控器就切断了,这样要求就对视听刺激的需求进一步加强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观众观影审美要求的变化,大荧幕3D演示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无论是3D还是IMAX的技术,必然推向荧幕,我们看它是延续好莱坞工业化电影的必然。
既然说了工业化,它就要有工业化的模式和方式。我们说电影就是一个电影基本模式,它前期创作、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后期发行、观影、衍生产品,里面都有不同的技术人员在一起。我们看电影有几个是特殊的,第一个贯穿的人员都是有3D的技术和3D的视觉辅导,为什么不说摄影、摄像、3D灯光?其实导演还是用原来的导演,也不是不用原来的摄影师,不能说有了3D就不用原来的摄影师,这个是很难配合的,所以基本上是作为3D的技术指导,但是3D的技术指导完全要融入到前期的制作中去。所有的这一系列,包括存储,因为我们知道现在拍电影都是以数字电影的形态出现的,传输整个过程,包括数字加密所有的过程都是贯穿整个电影制作过程的。所以我们看电影的管理是一种资金和数据的管理,当然还有艺术的管理,我们从这一方面讲,已经提到了很高的历史高度。现在美国的主流电影,8大电影机构已经有6大电影机构已经全部用了Facetime软件,这个管理软件从分镜头等角度来看,每一个镜头的管理,每一帧的管理,都用在了云计算界面储存的管理,现在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