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韦嘉:自动双通道3D显示与内容创造技术
(2012年4月10日,中国北京,c3dworld网消息)今天,由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指导,中数时代科技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和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享誉全球3D领域的顶级盛会——第九届中国国际立体视像产业论坛暨展览会(9th China International 3D World Forum & Exhibition)在深圳隆重拉开帷幕。
飞利浦(中国)知识产权与标准部韦嘉
会上,飞利浦(中国)知识产权与标准部韦嘉介绍了“自动双通道3D显示与内容创造技术”的情况。以下是现场实录:
飞利浦大家都知道,我们很早就开始在洛阳那边做投资和研发,我们最早的专利可以追溯到1996年。以我们的视角来看,越来越关注裸眼的课题。美国有很多的主流厂商已经都推出了自己的裸眼3D的原生机,包括今天的楼下的展览,我大概也看了一下,裸眼的产品和厂商都比以前更多了。
所谓的裸眼,其实我们飞利浦在技术上会有不同的名称,也不能说是不同了,因为刚才徐先生都介绍过了,我们会叫做“自动双通道”,这个可能不是非常准确的中文的翻译。我们从技术上来讲一般不叫做“裸眼”,通常商务上的说法会叫做“裸眼”。我今天就围绕着飞利浦“自动双通道”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大家关注裸眼,刚才已经提到了为什么大家关注裸眼,从技术上来说,只从一个方面来讲的话,就像刚才徐先生所讲的,显示屏是有人机界面,它的功能就是向用户传达信息、表达信息。这种信息特别聚焦于产品本身的功能的话,这个信息的表达能力,或者是输出能力一直影响着整个人机互动的过程,它会影响到准确性和效率,所以大家一直都试图提高人机界面的交付的效率和准确性。换句话说对显示屏的要求就是提高信息表达能力。
之前过去的时间我们在做什么呢?我们基本上通过象素的密度,以及尺寸增加显示屏的输出能力,并且获得了成功,从刚开始的电视非常小,然后到了10几寸的电视,大了一些,那个时候的象素密度有一些提高,然后到飞利浦后来的LCD面板的电视,本身的解析度也高了,还有我们大家可能熟悉的手持设备,我们最到的是寻呼机,只能显示英文,后来显示的行数更多一点,就可以显示中文了,手机屏幕也从最早的两行到四行,一直到现在视网膜级别的了。然而大家也都意识到,这些显示屏的尺寸不能无限度的增加,现在是有增加的空间的,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它并不是能无限度的增加,因为地球就是有限的空间。
另外关于像素的密度,为什么叫做“视网膜”?是因为人眼对像素的感知是有限的。我们现在推出的产品已经有接近,甚至是有超过的了,只不过未必推出来。现在已经有接近350PPI,还有的手机也推出了300++的了,这些都是相当高了。打印来讲,那时候叫做DPI设到350,不能设再高了,因为再高就是浪费。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增加表达信息能力的这种东西可能已经看到瓶颈了,这个时候如何进一步的提高输出的能力?我想一方面要输出像素来表达。
其实这个对我们已知的行业并不陌生,“自动双通道”放在最早的就是声码,用两个喇叭可以提高声音的效果,或者是加个低音炮,这些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这些都不稀奇。
接下来介绍一下飞利浦的现状。
飞利浦其实在之前10几年一直在做“自动双通道”的开发,但是我们在2007、2008年可能策略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我们转为向外部,把技术放在市场上,向外部提供技术,现在最新的情况从2011年开始,我们飞利浦荷兰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就可以提供自动双通道的看板,从我们的感觉以及听到用户的反馈来讲,这些能用到最佳的客户体验,用到最高的客户感知度,同时也是同时被多人观看的显示屏。这两家企业一个是左边的公司,一个是右边的沃飞公司。他们同时在能够提供28个视角的情况下,可以给用户提供超过540的看板的效果。他们还有飞利浦内容创作的软件,他们做一秒钟的内容大概需要150元人民币。
我们另外发展的现状,既然我们在商务市场已经证明了我们的技术的话,我们接下来就要开始思考家用市场,或者更具体的就是电视的运用。我们的观察,一方面LCD的四倍全高清的面板已经逐步的成熟,另外中国也有了3D电视频道。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但大体的趋势应该是比较明了了。
我们有这样的原形机,基于四倍的高清的LCD的面板,解析度能提供到1080的一半,现在对于家用是1080对2160。我们实际上是可以兼容的,不管是蓝光的,还是中国电视的频道,输出都是一样的。也就是后面最左边的那一台52寸的,那个也是一个商用机。
今天早上也有一些专家领导提到了,认为进家用还有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们进行交流,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具体的问题,我们现在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等于四倍的高清面板,我们还不知道其他特别的问题,这个可能都要经过大家交流了。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技术的本质,这个大家可能已经知道了。我们从技术上讲的话,我们叫做“自动双通道”,从商务上讲叫做“裸眼”,就不用眼镜了。其实从眼镜来讲可以看到右下角的照片,这个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我们是使用不同的方式,基本上我们画面的分离会放在屏幕上,而不是放在人眼的附近。用这个眼镜来看这个东西,今天早上就有一位领导提到了,比如说广告也会是未来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东西。用眼镜来看这个显示屏会有各种不变,包括怎么说服顾客来戴眼镜看这些电视。包括去苏宁和国美,如果想买戴眼镜的电视,想挑选都很困难,因为不像买沙发和床可以试一下,买一个电视就是从这边到那边看一下,如果每一个电视都戴眼镜看一下的话,那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戴眼镜对消费者带说也是一个问题。
我这边有一个对比,大概对比的是非自动双通道和两种自动双通道的技术。我们觉得我们目前用最好的3D效果,同时用最好的3D信息表达能力。我们的自动双通道放在屏幕上,而非自动双通道放在人眼,这九是画面分离的位置。屏障式自动双通道看到较少画面,我们要既能表现双画面,也要能表现多画面。亮度对比色彩上来讲,透镜式的自动双通道的效果是最佳,屏障式的表现较差,非自动双通道是最佳的。感知清晰度,这个是我今天特别想强调的东西,这个我今天说的也不是测出来的,没有测四倍双通道的效果,这个是算出来的。根据飞利浦的技术,我们看56度的干QFHD,它基本上是标清的。由于人眼的限制非自动双通道也可以达到SD的效果。2.5米感知清晰度来讲,透镜式的自动双通道和非自动双通道的效果都是FHD的。我就没有进一步列1.25米和1米,问题是有多少人可以看56米之外的东西,我们不能只强调纸面上的东西,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家庭应用的,对于家庭里电视的应用,它使用的是一个电视,它原则上是多个人看,原则上要与电视保持一定的距离。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飞利浦的技术本质。绝大多数都是大家已知的技术。自动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