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3D>3D打印>3D打印新闻>行业资讯

中国第一家3D打印公司:未来的桌面工厂

文章来源:中国3D打印设备网 作者:Frank.Feng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3日 点击数: 字号:
显了。这会颠覆以前考古的田野考察的工作方式,人们可以把古迹放在办公桌上来研究。”李庆华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说。

  他们选择了天龙山石窟第 18 窟作为他们的第一次尝试。为了获得完整的 3D数据,李庆华带着一个团队拿着一台 3D扫描设备在洞里呆了整整 10 天。“3D 测

  绘是项大工程,一束细细的激光束,就像一个移动的取景框,打到佛像上面,这种机器是手持的,佛像和洞窟的每个细节都必须细致地扫描一遍,不能有死角。扫描一块四五十平方厘米的地方需要整整 20分钟。”李庆华说。

  洞窟扫描完成后的数据处理也是大工程,甚至一个佛像进了电脑都会生成几百万个面,李庆华的电脑常常因为存储了太多的3D数据而死机。回来后李庆华在工作室里埋头苦干了十天,终于把数据拿到了金涛的办公室。

  “我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快过年了,办公室只有我们两人在处理佛像。”金涛说。七八个小时后,他们掀开打印机的盖子,看到了成品。李庆华小心翼翼地拿毛笔刷去佛像周围的粉末,这项工作需要极致小心和耐心;干这件事时,他不禁会想到“在沙漠里考古的情形”。为了数据处理的方便,他们设定的打印厚度只有1.5毫米,第一次的打印成果就因为用力过猛作废了。“捧着这块三维佛像,就像捧着一块极薄易碎的面具。”金涛说。

  最终,刷上增强硬度的胶水后,这件“考古作品”正式完成。李庆华十分感慨:“原来写天龙山报告的社科院专家李裕群,为了写报告,在天龙山手工测绘,收集数据,呆了20多天,也没看全。现在我可以把它放在桌上,从任意不同角度看。”因为是按1:11大小复制的,打印出的成品远没有电脑里的三维图细节那么丰富,但李庆

  华说这种“把玩感”是以前无法想象的。

  将建筑打印出来

  3D 打印的诞生,为疯狂的设计师们找到了灵感的出口。

  意大利发明家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发明了一台巨大的 3D 打印机,这台机器可以用沙子直接打印立体的建筑。有了这台机器,未来不搭脚手架,不需要工人,人们就能完成造房子的事情。

  为了测试这台大型打印机,恩里科·迪尼为诺曼·福斯特公司在阿布扎比建造的全球首个绿色乌托邦“马斯达尔城(Masdar City)”,打印了一部分建筑的骨架外墙,结果证明完全可行。

  现在,他正与诺曼·福斯特建筑设计公司以及阿尔塔太空公司合作,研究设计一种可以使用月球尘埃打印的3D打印机,届时可以在月球上快速建造人类基地。

  恩里科·迪尼告诉《外滩画报》记者,这个打印机的灵感来源于麻省理工学院的那项三维打印技术。当他看到C-corporation 的 3D 打印机在办公室工作的场景时,他突然想:为什么不能用它来造房子呢?

  在投入这个项目之前,恩里科·迪尼是一位土木工程师。在仔细阅读快速成型的相关技术后,他认为打印建筑结构是完全可行的。“我让我的数学家朋友们改进

  软件,然后自己设计机械电路图、制造装配、布线、测试等等。”

  2004年11月,第一台建筑打印机的概念机面世。经过改进,2007 年 4 月正式完工。同年,恩里科在伦敦成立了一家主营3D建筑打印的公司。

  “传统的打印机有个弱点,只能打出很薄很薄的一层,我把这个机器改进了,使得大量的‘胶水’能落下来,打印出50 毫米厚的一层,然后再一层一层叠加起来。”恩里科说。

  印刷过程由一层薄薄的沙子开始,印

共6页 您在第5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786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