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术时代的媒介延伸与感官重构
等“先进”的3D眼镜,以及热烈造势下3D电视的“视听盛宴”,无不透露出单方面消费欲望的急功近利。具体考察不难发现,现阶段3D效果远胜往日的成功,实际是建立在对更庞杂的制作、观看设备的依赖之上。从媒介理论而言,今天的3D媒介实际上是媒介之中的媒介。在特殊摄影机、观影眼镜和特殊放映屏的层层阻隔之下,大脑视觉神经的长时间被迫移位和强制幻想,将扭曲正常的视觉功能;而同时出现的如眩晕、呕吐等身体感官反抗性的应激,又将阻断视觉与触觉的延伸和共生。从这点来说,70年代苏联曾研试的全息立体电影的展现方式,倒是对3D发展有一定的启发。
三、3D时代感官审美的新变化与设限
在视觉文化及奇观理论盛极一时的今天,3D媒介带来了新的展现“世界存在”的方式,但其首先震撼和改变的是我们最直接的感官体验;视觉和触觉的新变化带来了感官审美的新变。就观看方式而言,3D对视觉习惯的改变与视觉理论的诸种言论形成了非常有意思的对照。麦克卢汉在论述媒介建立感知时,曾引证非洲土著人看不懂电影的材料说明我们具有欧几里德空间和“三维的或透视的眼光”;本雅明谈论艺术也曾对视觉的“凝神专注”和触觉的“消遣休闲”作了区分。在3D影像的观赏过程中,此二者几乎被全部打破和搅碎;透视角度不复存在,我们不再如以往般对电影凝视或消遣,而是 “与客体完全融为一体”,3D让我们的眼光如非洲土著一样掠过,甚至如他们一般在观看中“眼睛也用,但不是用来透视,而是仿佛用来触摸”。⑩电视的听觉-触觉性质在此演变成为视觉-触觉性质。因此,今日我们对3D媒介的审美把握,与其说是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虚实之论,无宁说是身体感知在视觉基础之上的审美距离重建。正如劳拉·马科斯根据德勒兹“光学影像”所提出的“触觉性视觉”概念,11光学变化关系使得保持距离的视觉让位于触摸,再次构想客体被间距离观看;在视觉距离几近消除的3D影像中,“触觉性视觉”让我们重新感知客体对象的存在性。因而,在此基础上3D的审美走向,应当更进一步以构筑涉身知觉与视像的融入互动为重心,在制造视觉“震惊”(本雅明)的技术基础上,建立视觉之外的身体感官的经验记忆和想象距离,以更直击的方式唤回人们心灵深处“看”的完整性;即德里达所说的“作为视觉特权真正目的的触觉特权”。故此,当下3D视像的审美维度之论,在过多涉及视觉热点及下辖的情节设置问题之外,还应针对上述感官审美路径来对影像制作和展现重心进行有效设限,从而将3D引向良性循环而不是走向批判技术和高举人文的简单对峙。单就审美而言,与前文字时代不同的是,3D媒介对受众参与的调动是否定之否定式的往复,在更多媒介的参与下,麦克卢汉给我们描绘的“重返天堂”时代也许并非虚言。(作者简介 苏焘,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
注释
①⑥⑩麦克卢汉等:《麦克卢汉精粹》[M], 何道宽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21 页,第246页,第200页。
②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31页。
③纪莉:《论麦克卢汉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④魏敦友:《回返理性之源》[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第184页。
⑤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 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264页。
⑦殷晓蓉:《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第139页。
⑧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⑨德里达:《书写与差异·访谈代序》[M],张宁译,三联书店,2001年,第18页。
三、3D时代感官审美的新变化与设限
在视觉文化及奇观理论盛极一时的今天,3D媒介带来了新的展现“世界存在”的方式,但其首先震撼和改变的是我们最直接的感官体验;视觉和触觉的新变化带来了感官审美的新变。就观看方式而言,3D对视觉习惯的改变与视觉理论的诸种言论形成了非常有意思的对照。麦克卢汉在论述媒介建立感知时,曾引证非洲土著人看不懂电影的材料说明我们具有欧几里德空间和“三维的或透视的眼光”;本雅明谈论艺术也曾对视觉的“凝神专注”和触觉的“消遣休闲”作了区分。在3D影像的观赏过程中,此二者几乎被全部打破和搅碎;透视角度不复存在,我们不再如以往般对电影凝视或消遣,而是 “与客体完全融为一体”,3D让我们的眼光如非洲土著一样掠过,甚至如他们一般在观看中“眼睛也用,但不是用来透视,而是仿佛用来触摸”。⑩电视的听觉-触觉性质在此演变成为视觉-触觉性质。因此,今日我们对3D媒介的审美把握,与其说是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虚实之论,无宁说是身体感知在视觉基础之上的审美距离重建。正如劳拉·马科斯根据德勒兹“光学影像”所提出的“触觉性视觉”概念,11光学变化关系使得保持距离的视觉让位于触摸,再次构想客体被间距离观看;在视觉距离几近消除的3D影像中,“触觉性视觉”让我们重新感知客体对象的存在性。因而,在此基础上3D的审美走向,应当更进一步以构筑涉身知觉与视像的融入互动为重心,在制造视觉“震惊”(本雅明)的技术基础上,建立视觉之外的身体感官的经验记忆和想象距离,以更直击的方式唤回人们心灵深处“看”的完整性;即德里达所说的“作为视觉特权真正目的的触觉特权”。故此,当下3D视像的审美维度之论,在过多涉及视觉热点及下辖的情节设置问题之外,还应针对上述感官审美路径来对影像制作和展现重心进行有效设限,从而将3D引向良性循环而不是走向批判技术和高举人文的简单对峙。单就审美而言,与前文字时代不同的是,3D媒介对受众参与的调动是否定之否定式的往复,在更多媒介的参与下,麦克卢汉给我们描绘的“重返天堂”时代也许并非虚言。(作者简介 苏焘,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
注释
①⑥⑩麦克卢汉等:《麦克卢汉精粹》[M], 何道宽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21 页,第246页,第200页。
②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31页。
③纪莉:《论麦克卢汉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④魏敦友:《回返理性之源》[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第184页。
⑤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 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264页。
⑦殷晓蓉:《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第139页。
⑧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⑨德里达:《书写与差异·访谈代序》[M],张宁译,三联书店,2001年,第18页。
上一篇:创维3D电视获表彰[ 08-08 ]
下一篇:康佳荣获2011年度最佳智能3D电视大奖[ 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