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3D>产业机构>产业观察

陈国权:反思报业新媒体 3D报纸新鲜感过后怎么办

文章来源:中国报业 作者:陈国权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9日 点击数: 字号:
以更多信息。当人们想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时,文字才是最好的说明方式。3D好是好,但那是人家得东西,拿过来也没什么用处。

  看了这么多的3D报纸,没有看到一家报社在做过一次3D报纸后又找机会再做的,这意味这什么?市场眼光往往决定所有竞争手段恰当与否。

  有人甚至在说,当前3D报纸的创新试验甚至是在为自己的竞争对手——电影、电视、网络等影像见长的媒体做“嫁衣”,3D报纸为电影、电视、网络视频等影像媒体免费地培养了3D受众群。自己却什么好处都没有捞着。

  3D报纸的抱怨

  3D报纸不讨好,却做得很非常辛苦,很费力。请看他们的抱怨。

  耗时长

  《比利时日报》的特刊《最后一点钟报》的主编休伯特·勒克莱克透露做这份专版共花费了2个月的时间。《十堰晚报》的3D报纸则花费了半个月。《长沙晚报》的《南非历险记》3D报纸经过9个昼夜的努力而成。《潇湘晨报》的《世界波》共投入近百万元资金、数十位制作人员,花费近一个月时间。

  这主要是印刷前对图片的3D技术处理要花费大量时间,一个版的图片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分色处理,一个特刊经过反复调整,花了将近一周时间才能做完。这很难满足报纸尤其是日报对时效的要求。而在印刷环节,目前市场上的3D报纸都没有使用特殊的印刷机,而是采用平常的印刷机,这使得3D报纸的部分版面往往在喷墨打印机上打样时效果很好,但在印刷机上印刷时效果不好,有的重影没显示出来,很难形成真正的3D效果。所以, 3D报纸印刷时,需要派人守在一旁戴上3D眼镜检验效果,保证印刷机不会主动校正不完全套印,因为只有蓝、红色的不完全套印,才能出现3D效果。

  成本高

  《最后一点钟报》印刷部经理彼拉德说:“在阅读3D报纸时,读者必须戴上特殊眼镜才能看到立体3D图片,而附赠眼镜的费用每副需约0.14欧元,而一份《最后一点钟报》的零售价不过1.1欧元;同时为了保证3D效果能真正得以实现,报社还需要采用成本高出一倍的新闻纸来印刷。另外,图片都需要经过印前处理,才能有3D效果,而一张照片的处理价格也在0.2欧元左右。靠发行量上涨和广告费增加获得的收入远远无法抵消这些成本的支出”。《最后一点钟报》,虽然改成3D版后广告收入成长了4倍。但由于报纸售价未变,加上制作和印刷成本上升,因此广告收益虽然增加,却依然入不敷出。

  《扬子晚报》视觉部主任刘翔介绍说,为方便读者携带,满足销售终端的需要,同时也为了不影响在报摊上的展示效果,《扬子晚报》的3D号外《好望角风暴》使用透明塑料袋包装将报纸和红蓝眼镜整体打包,核算下来,每份号外的塑料袋和眼镜成本约为0.6元,而这份报纸的售价才1元钱。“另一项主要成本支出是纸张的费用。”刘翔表示,为保证印刷效果,目前出版的3D报刊均采用铜版纸制作,只是在纸张的克数选择上有所不同。比如《好望角风暴》共8个版,成本约为2元,其中纸张成本为1.2元。一份报纸的成本价就要1.8元,但《好望角风暴》在市场上的零售价仅为1元。

  《安徽商报》蒋克平社长说,“《安徽商报》从2010年3月便开始酝酿3D报纸的制作,对3D眼镜市场的考察时间也比较早。当时合肥市场上的眼镜为0.46元/副,经过再三挑选,最终他们选择了温州的一家眼镜经销商,价格为0.35元/副,20万副眼镜总共花费7万元。

  广告商都不傻

  大部分3D报纸的推出,广告客户都发挥了关键作用。那么多的投入大部分都是广告客户最后买单。2010年6月1日,在《安徽商报》第一份3D报纸广告中,万科、绿城、万达、蓝鼎、华地、华邦、IFC、幸福大街等八家房地产企业一起刊登3D广告。而且,《安徽商报》3D报纸的诉求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刺激

共3页 您在第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874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