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未来桌面工厂 创建三维实体打印
3D打印机加速设计过程的能力将会对产业产生巨大影响。“现在工程师可以这样做:有了想法,打印出来,拿着它和别人分享,然后修改并再打印一个。”以色列的3D打印机生产商Objet公司首席执行官大卫·赖斯在接受《经济学人》杂志的专访时表示:“突然间,设计变得更具革新和创造性。”
现在,设计师们可以用3D打印机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修补一个破玩具,耐克、阿迪达斯等公司用它们来打印新的运动鞋模型,在福特、保时捷、摩托罗拉、诺基亚、惠普等公司的研发生产线上,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将古迹带回家
金涛最得意的一个作品是几尊佛像。“那个作品光打印就花了两天,打印好了又处理了两天”。
那几尊佛像是天龙山石窟第 18 窟西壁的完整复原,共有一佛二菩萨,颈饰项圈、手镯、下垂的左腿,以及莲座的细节都清晰可见。这是无尽藏非物质文化与艺术遗产研究所要求打印的作品。
天龙山石窟以精炼、细腻而又富有感情的造型艺术而闻名于世,是中国佛教造像的经典之一,被誉为天龙山式样。在20世纪初被盗严重,仅1924年一年,天龙山流失海外的佛像就有150多件,这些残件至今仍流落在海外。较小的佛像被整体盗走,大部分洞窟的头像几乎被割盗一空,甚至连窟顶的浮雕莲花和飞天也不放过。
2010 年春天,无尽藏非物质文化与艺术遗产研究所发起了《法相庄严——天龙山造像数字复原研究》,希望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残损造像的虚拟复原和网络展示,再现其本来面目。该所所长李庆华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认识了金涛,于是打算输出他们的研究成果。
“从3D扫描到3D打印,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和逻辑就更明显了。这会颠覆以前考古的田野考察的工作方式,人们可以把古迹放在办公桌上来研究。”李庆华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说。
3D 打印工厂
他们选择了天龙山石窟第 18 窟作为他们的第一次尝试。为了获得完整的 3D数据,李庆华带着一个团队拿着一台 3D扫描设备在洞里呆了整整 10 天。“3D 测绘是项大工程,一束细细的激光束,就像一个移动的取景框,打到佛像上面,这种机器是手持的,佛像和洞窟的每个细节都必须细致地扫描一遍,不能有死角。扫描一块四五十平方厘米的地方需要整整 20分钟。”李庆华说。
洞窟扫描完成后的数据处理也是大工程,甚至一个佛像进了电脑都会生成几百万个面,李庆华的电脑常常因为存储了太多的3D数据而死机。回来后李庆华在工作室里埋头苦干了十天,终于把数据拿到了金涛的办公室。
“我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快过年了,办公室只有我们两人在处理佛像。”金涛说。七八个小时后,他们掀开打印机的盖子,看到了成品。李庆华小心翼翼地拿毛笔刷去佛像周围的粉末,这项工作需要极致小心和耐心;干这件事时,他不禁会想到“在沙漠里考古的情形”。为了数据处理的方便,他们设定的打印厚度只有1.5毫米,第一次的打印成果就因为用力过猛作废了。“捧着这块三维佛像,就像捧着一块极薄易碎的面具。”金涛说。
最终,刷上增强硬度的胶水后,这件“考古作品”正式完成。李庆华十分感慨:“原来写天龙山报告的社科院专家李裕群,为了写报告,在天龙山手工测绘,收集数据,呆了20多天,也没看全。现在我可以把它放在桌上,从任意不同角度看。”因为是按1:11大小复制的,打印出的成品远没有电脑里的三维图细节那么丰富,但李庆华说这种“把玩感”是以前无法想象的。
将建筑打印出来
3D打印的诞生,为疯狂的设计师们找到了灵感的出口。
意大利发明家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发明了一台巨大的 3D 打印机,这台机器可以用沙子直接打印立体的建筑。有了这台机器,未来不搭脚手架,不需要工人,人们就能完成造房子的事情。
为了测试这台大型打印机,恩里科·迪尼为诺曼·福斯特公司在阿布扎比建造的全球首个绿色乌托邦“马斯达尔城(Masdar City)”,打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