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转3D技术惹争议 天才创意还是拙劣想法?
正方:2D转3D,三星的“天才创意”
还记得观看《阿凡达》时那震撼的3D体验吗?随着3D电视的全面普及,如今你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到3D大片的感受,甚至不仅如此,现在连普通的电视节目,无论是新闻联播,还是每晚的电视剧都可以呈现为3D的播放效果了!而这一切都得益于3D电视的一个神奇功能——2D转3D,专业人士称这将成为未来3D电视机必备的功能之一。
从《阿凡达》的热映到世界杯的3D转播,3D体验愉悦了大众的视觉,随着3D体验需求的迅速增长和硬件设备的不断完善,节目源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为了应对3D电视普及期节目源匮乏的情况,以及未来消费者针对不同片源的自由选择2D和3D体验的需求,三星在产品设计之初就极富前瞻性地研发了2D转3D功能,并内置于所有上市销售的三星3D电视中,这使得“2D转3D”的技术概念进入了公众视野。这种被英国媒体誉为“天才创意”的技术利用是通过多维度的计算,对2D画面进行景深处理,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差异更大,立体感自然显现。
据了解,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举行之前,全球范围内采用3D技术制作的电视节目几乎为零,采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也不足全球电影总产量的1%。专家表示,3D内容在现有制作的节目中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其主要支持者为好莱坞公司和游戏制造商。面对3D电视普及的内容源瓶颈,三星首创的“2D转3D”功能备受青睐,其基本的原理是通过电视内置的处理引擎,分析2D的场景,把场景当中的近点物体进行勾勒和突出,同时将背景环境和物体进行后置,从而实时实现2D图像转换为3D效果。
“在2D到3D的转换过程中,要产生完美的3D图像,首先信号源最好是高清信号,其次景深的安排也很重要。开发2D到3D的转换技术就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重心。新近发布的3D电视,就是结合了三星先进技术的结果。”三星电子影像显示事业部总裁尹富根说。
2D转3D,神奇的3D体验
技术难关的攻克、潜心投入的研发究竟能带来怎样的3D效果?三星2D转3D功能有何神奇之处?当你戴上3D眼镜,轻轻按下3D功能键,电视画面由原来的普通图像瞬间变为呼之欲出的3D效果,不仅如此,就连平日的照片也能在电视上变的立体感十足。与朋友家人分享旅游经历时,通过2D转3D功能如同重又回到美丽的山水之间。如果采用高清电视信号,在景深较大的画面中2D转3D的效果与播放3D片源效果基本没有差异。2D转3D功能将自由出入“3D世界”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3D离我们不再遥远。
据业内人士介绍,2D转3D功能是通过极其复杂的运算实现的,但其操作却十分简单。三星3D电视在遥控器上就已经设置了3D功能按键,只需轻轻按下,普通电视画面将通过三星内置3D靓芯图像引擎处理,转换为有立体效果的3D画面,通过内置的发射器输出,当然前提是需要戴上3D眼镜欣赏。
事实证明,“2D转3D”技术在3D电视发展初期,已经取得了消费者的初步认可。中怡康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市场3D电视的总销量已经达到5000台,市场均价在2.35万元。一定程度上,最早启动“2D转3D”技术的三星3D电视已经赢在3D市场起跑线上。
反方:2D转3D是“伪3D”,儿童要远离
2010年被称为“3D消费元年”,3D电视陆续走入普通家庭,成为家长和孩子一起探索立体世界的“魔盒”。近日,专家指出,一些速成、劣质的3D产品急功近利,忽视人体健康存在危害,特别对儿童视力健康损害巨大。专家呼吁,爱护健康,远离2D转3D电视。
在近日召开“2010中国健康3D盛典及中国3DTV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立体视像(3D)产业联盟首席专家、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玉光表示:“我国现在还在从标清到高清的转型期间,3D的市场基础还不成熟。目前厂商(2D转3D)的做法有些急功近利,只要把产品卖出就行了,但这非常不利于3D产业的发展,要从观众的角度来考虑完善立体影像。”
“伪3D”看一小时后头晕
同样是在“2010中国健康3D盛典及中国3DTV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立体视像(3D)产业联盟研究院的权威数据显示,观众对3D电影《阿凡达》的喜欢程度达到70.8%,而后续上映的绝大多数3D电影的喜欢程度却不足5%。这些2D转3D的电影因为“粗制滥造”,被广大网友称为“伪3D”。据业内人士介绍,《阿凡达》之所以广受赞誉,是因为导演在拍摄时,全方位的考虑了观看时的舒适度,这才让观众看完之后意犹未尽。
然而,一些3D电视厂商在追赶3D的风潮过程中,为了暂时满足对3D内容的需求,纷纷推出2D转3D的电视。很多消费者体验后发现,经过转换的3D电视节目效果画面很模糊,立体感也不强。比如,动画等节目基本没有3D立体感,与转换前的画面没啥两样儿;而体育类节目经3D转换后,更让球迷们大喊“郁闷”。在看了2D转3D的南非世界杯电视转播后,有网友发帖称,“最有3D效果的莫过于赛场的记分牌了”,这让“伪3D”电视成了一个笑谈。
对于2D转3D的“枪版”效果,行业测试进一步印证了消费者感受。在本次“健康3D”盛典上,李玉光列举了一家德国专业杂志的测试,测试对象是两台具备2D转3D功能的电视。在测试中,一台立体纵深感比较弱,3D效果不理想;另外一台在观看1小时后测试人员身体出现不适,感觉到头晕。事实上,经过转换后的3D画面并不理想,简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警告:儿童要远离2D转3D!
3D技术人员介绍说,目前市面上出售的3D电视普遍采用的是主动式快门技术。这种3D技术是将画面切换成左右两帧,通过左眼和右眼分别接收,3D画面的信息量大约是2D画面的两倍,增加了人眼的负担。
技术显示,2D转3D的原理就是将远景向后,中景不变,前景拉近,只是简单地进行图像的叠加,造成3D影像质量不佳,如景深不够、画面模糊等,容易加大观众的眼部疲劳程度,从而引起头晕、头疼等症状。由于儿童的眼睛仍处于发育期,观看这种模糊的画面对儿童的视力损害极大。专家表示,家长最好不要让小孩观看2D转3D电视。
口号:爱护消费者,开发真3D
专家指出,市场上许多3D电视支持2D转3D功能,是为了解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