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资讯>人物访谈

伟景行迟伟、唐志民:三维GIS必须向精细化发展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Frank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1日 点击数: 字号:

     来源:3S新闻周刊

    从数字展示数字城市

  记者:伟景行当时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公司的发展历程又是如何的?

  迟伟:我们公司98年成立,之前我在清华建筑系实验室GIS课题组,当时有50万的经费,后来发现这50万什么都干不了,买了电脑、设备和软件,钱就花光了,甚至服务商都很难找到。当时的一些系统也非常不实用,而且还很贵。所以我们就想自己来做这样的系统。从清华出来之后,我们成立了伟景行公司。一开始我们就是想把虚拟可视化带入实际应用,最开始的三维都是以可视化表现为目的的,所以我们把虚拟现实的技术引了过来,希望能够做得更好一些。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也发现,当时的那些技术和系统在做军事、行业应用中都可以发挥很多的功能,但是在城市、建筑中,是不太适用的。于是我们就自己来做,当时能利用的一些公开的标准、技术也用上了。

    图为北京伟景行董事长迟伟(记者配图/ 刘刚摄)

  98年到01年期间,我们利用我们开发的软件做了成都、西安、嘉兴、北京CBD等多个重要城市的规划项目 。到02年的时候,我们推出了真正成型的软件产品CityMaker。到05年之前,我们做的更多的是三维可视化,还没有涉及到太多的专业功能,主要就是表现、展示,比如一个城市建设之前,先通过这些内容来看一下,城市建好之后是什么样子的,方案和方案之间的区别在哪里等,做规划成果的汇报等。主要是当时行业对三维技术的认识还不充分,软硬件环境也有一定的限制。

  从05年开始,就不断有客户追求一些专业的功能应用。不仅仅是可以看,还可以辅助其进行分析,比如判断不同的设计对城市发展的不同影响,可以作为规划决策的依据,这个时候就开始有了高度分析、日照分析、适宜分析、指标查询等。07年底,我们开始开发互联网技术,也是想把网络技术引入到实际应用中来。

  唐志民:05年开始我们所做的项目也就开始脱离原来的城市局部区域的重点项目,开始向更大的范围开始做。

  最开始的时候数据也就几平方公里,十几平方公里,后来数据越做越大,我们做武汉的时候8549平方公里,整个影像图、DEM、DOM,还有整个核心区的三维,都要求能够加载。从那个时候开始,也就使我们CityMaker向城市级、海量数据级发展,这也是我们在网络发展之前,对它进行的软件和数据优化。但是很重要的一点,这是在不影响三维渲染效果的基础上做到的,不像其他企业是在牺牲数据量的情况下,对于三维数据的数据量有严格限制。这样对贴图纹理上会有很大的影响,也不能如实反映城市的内容。同样的建筑,承载的数据量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数据从区域级,到城市级,到现在的网络级、地球,是这样一个过程。

    图为北京伟景行总经理唐志民(记者配图/ 刘刚摄)

  迟伟:坦率的讲,我们的数字地球平台(www.diciti.com)是受到了谷歌地球的影响,谷歌地球在推动三维GIS技术的发展方面是功不可没的。不过,我们的平台跟谷歌地球的发展思路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在海量数据方面,谷歌地球的海量影像数据是别人很难超越的,而我们则侧重于海量的三维数据处理及表现。城市三维化的难度非常高,就是因为在拖放的过程中,大量数据量的变化,会对用户体验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谷歌地球的定位就是一种泛地理概念信息的分享,我们最开始是做城市的,我们的客户都是规划部门,他们一开始对建筑、数据量和表现效果要求就很高,(比如地面我们都不能使用影像,必须有的如道路、小品(花坛、树木等),一样都不能少,做规划审批颜色不规范都不行。)我们在这样的要求下,一路过来,才形成了这样的产品。而其他产品在一开始就是把一些图叠加上就完成了,软件定位不一样,也就造成了今天这种区别。

  唐志民:现在大家都在做三维GIS,更多的三维GIS企业是从做GIS出发,而我们是从建筑、城市三维应用出发,逐渐地向GIS的方向发展,算是殊途同归吧。我们做建筑和规划,一直秉承着对于三维模型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规划的要求,那就是失败的。我们往大数据量、功能分析、信息化应用方向发展,他们则向着表现层发展,像前几年我们的产品,跟Skyline完全没有交集,各做各的。这几年慢慢就有一些融合,因为今后的三维GIS的解决方案,必须要有这些元素。

    记者:伟景行科技目前的主要业务包括哪些方面,业务之间的结构是怎么样的情况?

  唐志民:伟景行的主要业务分为两块,就是数字城市和数字展示。一个是三维的可视化、表现化,一个是三维的信息化。虽然这两块也有一些技术方面的关联,但是方向还是不太一样,一个是面向专业应用的信息化系统,另外一个则是面向更大众化的数字视觉艺术。所以,今年我们将把这两块业务进行独立的运作,使得他们在所处的领域都表现地最好。

  目前来说,我们的数字城市最主要是以CityMaker三维GIS软件平台为核心,这是我们跟其他公司不太一样的地方。其他公司可能主要是做项目,集成一个东西就满足了,而我们在公司开始的时候,就想能够拿出一个平台性的产品。我们从单机版的CityMaker到现在网络化的平台,能够提供一个非常完善的产品线,而且这些技术和产品也应用于很多的解决方案中,比如上海世博会,还有北京、重庆、广州、澳门、德国斯图加特、新加坡等信息化平台的服务。这方面的发展是很不错的,而且我们也处在一个领先的位置。

  数字展示这方面,我们的发展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我们2002年就承建了宁波规划馆的虚拟现实环幕仿真中心,客户希望做一个三维仿真的决策系统,同时也面向表现,这是国内展览展示行业第一个环幕系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去年推出的数字沙盘,在环幕等原有大屏幕技术和三维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大的创新,能够解决目前传统物理沙盘比例尺

共3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389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