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制造”太泛滥 三大技术瓶颈亟待突破
3D技术在电影里的应用,无疑增加了电影人的技能,在视觉表现力上掀起了一场蓬蓬勃勃的革命,令他们可以惟妙惟肖地再现现实的世界和虚幻的世界。基于此,《唐吉可德》的导演阿甘回应张艺谋“不要一窝蜂拍3D”的言论时说:“我相信很多年前也有人说过,你们不要一窝蜂地去拍彩色电影。但没有人会拒绝新技术,我相信,在未来3~5年里,可能主流商业片都是3D制作。”
与阿甘的预期遥相呼应的是詹姆斯·卡梅隆的言论。5月14日,韩国首尔,詹姆斯-卡梅隆在演讲中宣称,3D终将取代2D,他给出的时间表是25年。
除了滚滚而来的各类3D影片,3D游戏也在开发中,相信3D游戏会让玩家玩得更high。有趣的是,耳濡目染影视界的3D热浪下,美国的《花花公子》杂志也不甘寂寞,推出了3D版,同时提供3D眼镜。《花花公子》创始人休·赫夫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阿凡达》掀起的3D热潮加速了他们推出3D版《花花公子》的进程。看立体美女的诱惑,相信会令很多读者血脉贲张。
据悉,广电总局有望在今年试验播出3D电视节目。“到时候将会先做3D节目的点播,然后再考虑推出3D频道。”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原副总工程师杜百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业内人士描绘出一幅未来3D的美丽图景:电影、游戏只占整个3D应用的极小部分,在医疗、军事、科研、工业和教育等领域,3D都可以大展身手。
伟大的3D浪潮已经被描绘得无处不在,好像我们提起饥饿就能够想起吃饭一样。
然而,目前仅从娱乐业来说,3D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瓶颈。从3D影片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科技的进步应该给人们带来减负的效用,而不是增加负担,何时才能不戴眼镜也可以观看3D影片?如果这个技术难题不加以解决,3D只能戴着枷锁跳舞;
2观看3D影片带来的眼疲劳、头晕、呕吐等副作用,何时才能消除?不管这件产品多么受欢迎,如果它有损于人的身体健康,我们甚至都无法给它贴上“合格”的标签;
3在基础设施上,国内的3D影院少得可怜,院线的建设何时能够满足观影需求?这就要求国内的院线提供商必须拿出资金,加快3D影院的建设力度,才能在3D电影迅速发展的今天,分得一杯羹。
3D电影是个开始,不久的将来,3D电视也会犹如“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了那时,从硬件上来说,我们每家每户的2D电视机就将面临“物种消亡”的威胁。新鲜的淘汰传统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世间法则。不过,作为3D电视而言,它除了必须解决戴眼镜观看的技术问题、解决观看时带来的副作用,还有着自身特点带来的发展障碍:3D电视价格昂贵,目前的市场价动辄两三万一台,不利于普及到每家每户;片源太少,有设备硬件,缺内容“软件”,目前的3D片源几天就可以全部看完,这对于想要独立为一个“3D频道”的电视规划来说,是遭遇到了一座暂时无法逾越的高山。
我们可以从积极、乐观的一面来看待上述的3D发展中碰见的困难,因为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往往会超出我们这些常人的想象。这些困难的解决,应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诚如詹姆斯·卡梅隆所言:“这就是未来需要补充的。”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