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电视普及现掣肘 五大发展难题待解决
随着世界杯足球赛的不断临近,带动了其附带的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3D显示技术。3D技术的热度,在全球热映的诸多影片的票房结果上就可见一斑。
在这里我们不禁要为被热炒的3D泼一盆冷水,诚然3D技术已被大部分业内人士视为下一个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但距离3D电视的普及仍存在不少难题待解决。
片源匮乏、标准统一难题待解决
首先是内容源匮乏,目前在3D技术上,松下、东芝、索尼和三星占有较大优势,向市场推出3D产品也是由日韩企业主导。然而3D的普及仍尚需时日,原因在于无论是LCD、PDP,或者是LED背光液晶的推广,都是单一产品层面的升级从而引发的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但3D和互联网电视则是涉及到整个产业链体系的互动传感式发展。需要从上游的3D内容源、3D制作设备、3D产业标准等一整套体系的配合,特别是上游的内容供应商和节目制造商
如果没有内容,3D电视只能成为摆设。一个“全高清”的概念,就让国人为之提前消费了数年。而且与现在国内企业推广的互联网电视不同的是,3D内容现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匮乏的问题,基本上是从零起步。所以说,生产销售3D电视容易,但作为彩电制造商,如何凭借自身的力量引导和推动上游节目和内容源供应商的参与,如何让他们能够分享到这一新产品的商业利益,这对于松下、三星而言,需要考虑构建面向3D电视的新商业模式和产业竞争体系。
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就是3D技术的标准并不统一。而这一问题随着产品市场普及加速,成为制约市场的瓶颈。3D技术标准尽早统一是决定这一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让上游的内容供应商能够确认未来这一产业的商业空间。作为整机制造商的松下、索尼、三星等企业,眼下必须要在市场上进行3D电视、电脑、DVD的大力普及和推广。让更多的制造商参与到3D产业中来,这也是为什么松下、三星急着推广3D电视的根本原因。
市场导入期造就价格居高不下
目前北京各大家电卖场国产品牌的3D电视,尺寸主要集中在40英寸到55英寸之间,价格最低都在万元以上,主流产品的价格则在2万元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