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术热潮掀起等离子电视性能新革命
我们知道,3D画面的实现方式可以归结为裸眼和眼镜两种方式。由于液晶电视“左右画面交替”技术相对较弱,这充分影响了3D画面的表现效果。3D影像播放时,刷新率要分拆为两组画面,相邻两组画面是跳跃显示,比如100赫兹仅相当于2D影像播放时的50赫兹,因而其佩戴上3D眼镜后画面仍然存在明显的叠影现象,即左右眼双重影。而等离子电视采用的是主动式发光技术,佩戴3D眼镜后可以让画质立刻变得清晰起来,不存在拖尾重影,也就更谈不上3D领域的“双重影”而现象了。同时,液晶电视在黑色表现力上的先天不足让应该是纯黑色的屏幕表面可能因为反光等问题变成灰色,因而在裸眼3D表现方面比起等离子电视会有所不如。
当然,3D眼镜引起的观看角度问题也值得我们重视。这里的观看角度指的是3D眼镜与水平线的夹角问题。由于液晶电视面板采用的是液晶分子偏转角透光的被动式发光显示原理,3D眼镜也是采用液晶分子偏转角透光的原理,因此当面板的液晶分子与眼镜的液晶分子成一特定角度时,将完全遮挡光线透过3D眼镜到达眼球,这个角度就是90度。通俗一点说,3D液晶电视是不能够侧卧在沙发上观看3D影像的,而等离子电视则没有这种问题。
等离子回归主流视界
事实上,市场的运行轨迹也在印证这样的论断。在一片液晶热潮过后,等离子阵营不仅没有被削弱甚至消灭,反而正在得到强化。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本宫大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松下设在日本尼崎的第5工厂已于2009年11月投产,再加上茂源的工厂,松下等离子面板总的年产能将超过1000万台。而在国内至少有三大等离子产业群正在打造之中:包括LG、松下、熊猫分别在华东地区的等离子产业群;日立与安徽鑫昊在华中合作的年产150万片42英寸等离子面板的生产线;西部地区则有长虹的虹欧等离子产业群。
松下数码AVC市场本部西口史郎本部长甚至对外表示,预计2010年松下3D电视销量将达到100万台,并占据日本3D电视总销售量的一半甚至更多比例。同时,松下表示2011年要实现50英寸以上产品全部支持3D,并打算推出40英寸的3D等离子新品,以丰富目前的产品线,到2012年,松下3D电视的销量将占总销量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