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名人录

李吉均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3日 点击数: 字号:
ectionsintheLongzhongBasin,westernChina.GEOLOGIEENMIJNBOUW1997,76(1-2):121-134.   LiJJ;FangXM;MaHZ;etal.GeomorphologicalandenvironmentalevolutionintheupperreachesoftheYellowRiverduringthelateCenozoic.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1996,39(4):380-390   LIJJ;ZHUJJ;KANGJC;etal.THECOMPARISONOFLANZHOULOESSPROFILEWITHVOSTOKICECOREINANTARCTICAOVERTHELASTGLACIATIONCYCLE.SCIENCEINCHINASERIESB-CHEMISTRY1992,35(4):476-488.   LIJJ.THEENVIRONMENTAL-EFFECTSOFTHEUPLIFTOFTHEQINGHAI-XIZANGPLATEAU.QUATERNARYSCIENCEREVIEWS1991,10(6):479-483.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李吉均,舒强,周尚哲等,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冰川冻土》,2004,24(4)。   李吉均,赵志军。德日进"亚洲干极"理论的现实意义,《第四纪研究》.2003,23(4):366-371。   李吉均,方小敏,潘保田等。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第四纪研究》,2001,21(5期):381   李吉均,王乃昂,史正涛。西北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经济》,2000年,9期,38页   李吉均,王乃昂。论西北干旱区农业的发展问题。《生态经济》,2000年,3期,32页。   李吉均。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9年,19(1):1-7。   李吉均。纪念台维斯侵蚀循环、准平原学说诞生一百周年。《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35(3):157-   李吉均。就冰期演变谈点个人意见。《冰川冻土》,1999年,21(2):186   李吉均,方小敏。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科学通报》,1998年,43(15):1569-   李吉均。21世纪中国的粮食危机和战略对策--兼论西北干旱区的农业潜力。《科技导报》,1998,8期,52页   李吉均,方小敏,马海洲等。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中国科学D》,1996年,26(4):316-   李吉均。季风亚洲末次冰期的古冰川遗迹。《第四纪研究》,1992年,4期,332页   李吉均,周尚哲,潘保田。青藏高原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第四纪研究》,1991年,3期,193页   李吉均,朱俊杰,康建成等。末次冰期旋-兰州黄土剖面与南极东方站冰岩芯的对比。《中国科学B》,1990年,10期,1086页   李吉均。中国西部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迁模式。《第四纪研究》,1990年,3期,197页


所获荣誉

  个人获奖情况   中国科学院首届“竺可桢野外工作奖”   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甘肃省劳动模范   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成果获奖情况   “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获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并获1988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甘青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论著

  1、李吉均《高原隆升与第四纪冰川研究》 2004,科学出版社,北京   2、李吉均、程国栋主编《西部资源环境文集》 1999,兰州大学出版社,兰州   3、孙鸿烈主编,潘裕生、李吉均等编著 《世界屋脊之谜: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的研究》 湖南科学技术科学出版社,1997   4、李吉均主编 《横断山冰川》 科学出版社,1996   5、李炳元,李吉均等著 《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遗迹分布图》 科学出版社,1991[2]
共2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868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