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高等院校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3日 点击数: 字号:
出 “狠抓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成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目标和“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因材施教、研究传播技术”的教学理念,努力为我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先后两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   ◎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解析几何、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数值分析、离散数学、JAVA程序设计、Oracle数据库、软件工程、ASP.NET网站开发、计算机图形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高新科技公司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网络应用开发及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保险精算师方向)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分析、实变与泛函、运筹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利息理论、风险理论、寿险精算等。   就业方向:能在金融、保险、科技等部门从事资产定量分析、保险产品开发以及风险管理管理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模拟和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技术自动化、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算法与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现代通信技术、传感器与测量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到企事业单位、行政、教育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信息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也可在现代制造业、通信行业、IT企业从事电子设备与系统的研制、生产,通信技术的应用开发工作。   经济系 (0351-7946903)   经济系现开设金融学(证券投资方向、金融理财师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三个本科专业(方向),设金融、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三个教研室。现有专兼职教师29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4名;拥有金融实验室1个、国际贸易实验室1个,校外实训基地8个。   经济系以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现代商务理念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贯彻“狠抓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成长”的工作思路,实行“分流培养、人尽其才”的培养模式,坚持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培养方法,注重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山西省培养金融理财、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 金融学(证券投资方向)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证券发行与交易、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分析与实务、期货理论与实务、资本运营、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保险学、金融工程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经纪公司、金融投资咨询服务机构、资产管理公司、上市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   ◎ 金融学(金融理财师方向)   主要课程:金融理财基础、投资规划、个人风险与保险规划、个人税务与遗产筹划、个人理财、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公司理财、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分析、期货投资、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既能胜任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金融理财业务工作,又具备个人自主从事金融理财服务职业的基础与技能,实现就业与创业的多元化。   ◎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报关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制单、电子商务概论、外贸英语。   就业方向:在外贸企业、金融、保险、商检、国际货运、外汇管理等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的外销员、报关、报检员、船务代理、货物代理等岗位的相关实务操作和经贸管理工作。


学院发展历程

  学院面向山西省及国内部分省区招生,招生范围逐年扩大。在2004-2007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等全国性大赛中,学院参赛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4项、省级二等奖5项、省级三等奖8项;在2006年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金奖3项、银奖5项、铜奖4项;在2007年全国财经类院校大学生ERP沙盘对抗赛中获一等奖;在2007年“全国万人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大赛”中获大学本科组一等奖;2006-2007年学院被省直文明委评为“文明和谐单位”;2007年学院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五部委评为   “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在2006年全国浩沙杯万   人健美操总决赛中获得(6人)二等奖;2005届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7人,2006届考取研究生   9人; 2004-2005年学院被省文明委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学院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现代商务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学工作作为中心任务;坚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使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努力营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坚持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着力点,把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
共17页 您在第6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506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