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河南理工大学
成立时间
1909年
校训校风
明德任则 好学力行
学校校歌
(一九三五年,教育家李敏修作词,张洪岛谱曲。)太行之阳河水东,莘莘学子救国重劳工。 源深流自远,物阜民用丰。山葱葱,水溶溶,努力,努力! 行健天同功。
学校简介
河南理工大学,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其前身是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兴办的焦作路矿学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历经河南福中矿务学校、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等重要历史时期,1995年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2004年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焦作市。焦作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山水,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人文与社会环境。在学校办学历史上,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工矿泰斗孙越崎,先后担任学校的名誉董事、常务董事、董事长和名誉院长;张仲鲁、张清涟、丁观海、张伯声等众多留美学者、教授先后在校任教或担任学校领导职务。在他们的引领下,学校成为当时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府。
在近100年的办学历程中,河南理工大学铸炼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爱精神为导向,“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办学精神、“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办学理念、“明德任责”校训、“好学力行”校风、“严慈,严谨,严格”教风、“勤勉求是”学风和“勤奋务实,爱国爱校”办学传统等为支撑的学校核心价值理念。历经百年积淀而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学校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理工大学师生员工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办学条件、规模、层次、水平和实力显著提升。目前,河南理工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理、工、管、文、法、经、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
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3600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学校设有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政法学院、物理化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体育系、音乐系、公共管理系、文学与传媒系等19个院(系)和万方科技学院(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高等职业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一级安全培训中心和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安全技术工程、直线电机理论及应用、精密工程、应用数学等20个校级研究所。设有1个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在8个工程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64个本科专业,覆盖7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现有研究生、普通本科在校生近32000人,成人教育在校生9000余人,高职学院在校生5000余人,应用技术学院在校生1200余人。
学校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亿元,建有网络中心、电教中心、计算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和电工电子、物理、语言实验中心等42个实验中心(室),1座地球科学馆。其中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为国家级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地球科学馆开馆以来接待过周铁农、周光召、朱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是焦作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图书馆藏书180万册,另有电子图书资料175万册,各类中外文文献数据库40余个,全面实行自动化管理,获得省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评估优秀评价。学校是中国教育和
科研计算机网城市节点单位,校园网覆盖全校各个区域,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学校后勤改革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公寓和食堂分别被评为省高校“示范性学生公寓”和“示范性学生食堂”。拥有3座标准田径运动场、各种球类运动场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完善的文化体育设施。
学校有教职工22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者近600人。1452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742人,占总数的51%。有两院院士8人(含双聘),长江学者2人,外籍院士2人,省特聘教授7人,全国
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管优秀专家、省
教学名师、省(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8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8人;还外聘80余名国际国内著名学者、专家、院士担任兼职教授。
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
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完整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