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
中文:江西理工大学
英文: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江西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等七大学科协调发展,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举,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并有权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江西省政府确定的五所重点加强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宝钢教育奖理事成员单位;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江西理工大学在赣州、南昌两地拥有4个校区。
江西理工大学创建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国家部属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1962年起改由国家冶金工业部领导。1983年起由冶金工业部划归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领导。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同年,南昌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划归南方冶金学院管理。2000年1月,原江西省商业技工学校成建制并入南方冶金学院,成为南方冶金学院的西校区。 2002年南昌有色金属学校撤销,正式成为南方冶金学院南昌校区。2004年南方冶金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冶金学院建构当年即开始招收本科生,老牌本科院校。1980年被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开办研究生教育,1984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6年取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举办成人高等教育,1996年举办高等职业技术育。目前已形成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兼顾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格局。
江西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等七大学科协调发展,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举,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并有权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江西省政府确定的五所重点加强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宝钢教育奖理事成员单位;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国务院国家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现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五十余年的薪火相传,学校砥砺出“志存高远、责任为先”的校训和“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江西、服务行业”的办学定位和“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的办学思路。
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有4个校区(校本部、西校区、应用科学学院和南昌校区),设有11个学院,18个科研院所,占地2480多亩,建筑总面积7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00多万册。学校总部位于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客家摇篮”之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学校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景色怡人,绿化覆盖率达60%,多年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和江西省文明单位。
学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80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各类在校生4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毕业生以其专业适应性广,“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特点而广受社会欢迎,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据2007年中国校友网和21世纪人才报等发布的《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榜》显示,在 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中,我校排在第63位,在“中国高校杰出企业家校友排行榜”中,我校名列第53位。
学校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4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59个本科专业(其中金属材料工程、工程管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土木工程、自动化、冶金工程、矿物加工工程8个本科专业属江西省、安徽省本科一本招生专业,金属材料工程、工程管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土木工程5个本科专业在甘肃省属一本招生专业。),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和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以及MBA授予权。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管理专业4个、江西省重点学科12个、江西省品牌专业16个。
学校建立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正副教授5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200多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的800多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省部级科技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00余人,有20多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还聘请了古德生、肖纪美、周尧和、邱定蕃等一批院士和梁开明、邹家祥、马克努松等1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并聘有多名外籍教师在校常年任教。
以质量立校、办一流学府。学校坚持“教学优先、教师优先、学生优先”的原则和“教学是否满意、教师是否满意、学生是否满意”的工作标准,引导优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集聚。学校教学设施齐全、装备先进,有25个实验中心和近百个实习基地,3个国家级检验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级基础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