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黄埔大学教学楼
黄埔历程
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1923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决议建立军官学校于广州黄埔。9月,孙中山派蒋中正,张太雷,沈定一三人组成“孙逸仙博士考察团”访问苏联,学习建军经验。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命名成立的“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28日选定广州长洲岛上的原广东陆军学堂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上建立军校。5月,任蒋中正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随后,任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后为周恩来)、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此外还有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
1924年5月,从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录学生350名,备取120名。5月5日开始入学。6月16日,举行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孙中山到会场给青年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孙中山还宣布训词:“三民主义 ,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 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 ,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 ,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 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 ,贯彻始终”, 此训词其后成为国民党党歌及官校校歌,并由陈祖康谱曲, 该校歌从黄埔五期开始传唱至今。 1927年3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校歌被明定为中华民国国歌的歌词 ,1925年2月,军校出师东征使用的校名为中国国民党党立陆军军官学校,以排斥共产党人在校内的地位。学校在当时集中了革命军中有才能的人。黄埔军校最初有许多从苏联来的教员,但在北伐战争期间蒋中正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破裂,所以这些苏联教员离开了。
1926年,根据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将原陆军军官学校扩大改组,于同年3月正式命名成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后,1926年10月27日,国民党中央先决定在两湖书院旧址设政治训练班,后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后将黄埔第五期政治科学员移往武昌就读。12月,又决定将黄埔五期炮兵、工兵科移来武昌就读,于1927年1月19日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革命家宋绮云、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文学家谢冰莹,都是武汉分校毕业的。郭沫若曾任政治部教官等职。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于是在广州、武汉和南京分别出现了三所黄埔军校。在武汉,3月22日,武汉国民政府以国民党中央的名义,决定将武汉分校扩大改组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展讨蒋斗争。七一五政变后,黄埔五期学员被迫毕业离校,军校整体改编为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团长是由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同志兼任),成为后来广州起义主力,武汉军校便不复存在。1927年9月宁汉合流后黄埔军校本校迁往南京。在广州,原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依然开办,1928年5月,由副校长李济深决定将学校改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校只剩下718人坚持至毕业,其余散往武汉、南京等地,称黄埔六期生。1929年9月10日,在南京,蒋中正以国民政府名义,改学校名为
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并陆续成立潮州、洛阳、湖南、湖北、江西、广州、成都、昆明、南宁、西安、新疆等多所分校。第七期学生毕业后,1930年9月,学校被要求停办,1927年底,在南京由蒋中正决定自行成立(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宣誓反共。1928年3月,以中央军事委员会名义明令改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建国后的海军少将张学思,历史学家黄仁宇都是中央军校毕业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8月日军陷南京,其后由南京出发,经九江、武汉、四川、铜梁,至1938年11月到成都。十六个月间学校四易其地,学生长途跋涉,栉风沐雨,艰苦备尝,均能安之若素。迁校期间,因前方作战部队缺乏,十一、十二及十三期先后提前毕业,且于沿途在各地招收十四、十五两期学生。黄埔军校在抗日战争中成了培养抗日官兵的大本营。各期毕业生都一律开赴抗日前线参战。抗战胜利后,实行军校改制,于1946年元旦后改名为
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名义上国有化隶属陆军
黄埔军校校旗,何应钦于1924年设计
总部,校长蒋中正改任名誉校长,由关麟徵升任校长。
1947年,孙立人在台湾奉命训练新军,决定在凤山成立
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直属成都本校,这便是通常所说的第十分校。1949年12月,蒋中正下令将台湾籍学生和国民党高官政要的子弟200余人空运到台湾。当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成都,学校停办,共办23期。1949年12月蒋中正及其所谓‘中华民国’政府迁居台湾台北市,其后1950年3月1日 蒋代表国民党政府宣布:“陆军官校,为革命军基本人才培植的基地,与建军建国的前途有莫大之关系,早就应该恢复。校长一职,不能以任何人兼任,所以在校长人选未定之前,军校的名称不愿恢复 ‧ 这次任命罗友伦同志为校长,正式恢复军校。”同年10月,黄埔军校以
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所在的台湾台湾高雄县凤山市维武路1号以‘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的名称被重新建立,并续办第二十四期作为黄埔军校的继续,学校现占地面积173公顷。至2004年已办至七十三期,现任校长是陈良沛将军。另外
中国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府迁台后二十二座在台复校的大陆大学之一。
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军校同学会是邓小平同志为促进海峡两岸统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于1984年6月批准成立的 。它是团结、联络国内外黄埔同学的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国内外黄埔同学的纽带和 桥梁。其宗旨为“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首任会长徐向前。北京市黄埔同学会1988年成立于北京,会长黎原,副会长李汉民;郭青石,会员近300名,现任会长林上元。
北京黄埔大学
北京黄埔大学由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于1933年创办的 综合性民办大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 校长负责制。黎原将军(黄埔十一期,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任董事长,王世红同志任执行董事长;贺铿教授(人大常委‘九三学社副主席)戴伦彰教授(中国国际经济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联合国国际信息学院院士、美国华盛顿美利坚大学教授)任高级顾问;郝国印教授任校长,王燕任执行院长。
学校概况
学校位于北京大兴高教园区,环境优雅 交通便利,是 兴学育人的理想场所。学校设有剑桥秘书学院、管理学院、经贸学院、文法学院、建筑学院、现代艺术设计学院、凯奇数控技术学院、联想利泰信息网络学院、标业学院、环境保护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11个学院50多个专业,在校生6000多人。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 教师队伍,师资力量雄厚,现代化的
教学大楼、图书馆、学生公寓、行政办公楼、实验实训室、医务室、超市等学习生活设施配套齐全。学校建校以来,备受海峡两岸关注,著名爱国人士蒋纬国、陈立夫、郝柏村、许立农均曾籍校庆之际题词祝贺。
办学思路
学校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和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以“爱国、崇德、团结、奋进”为校训,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突出特色、注重技能、严格管理、狠抓质量”为宗旨,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规范办学,确立了“以高等职业教育培训为主,以自学助考、承认高等教育培训为辅,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思路,为服务和谐社会、服务首都经济建设,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成功办学之路。
学校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