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馆三维再现玉树震前风光
天空湛蓝,白云朵朵。长江、黄河、澜沧江水从源头奔流而下。广袤的草原如同一张绿色的绒毯,延伸到天边。羊儿轻吻着草地上美丽芬芳的鲜花,低垂的羊角不时深深埋入草丛中……4月20日、4月21日,上海世博园青海馆内,开放式设计的蓝天、雪山、冰川、河流、草原、牛羊,简约而不简单,构成了一幅特色突出、气势磅礴的大美青海之图。 青海馆三维再现三江源头 顺着模拟出三大江河的三条曲线形水纹玻璃通道前进,可以参观整个青海馆,在这个通道上每走一步,脚下都会激起层层涟漪,虽无水花,却有粼粼波光。 三个造型可爱的水精灵分布在江河边的草地上,它们是由江河中的三滴水变化而来的,水精灵的正面是播放视频的触摸屏幕,正在播放一部主题为“同根同源”的视频节目,视频节目介绍了三江源的地理位置、生态特征、动植物种群、源区各民族的生活场景以及三大江河对生命、文明及城市的养育功能。 “源上人家”展现牧民生活 “源上人家”浮雕旁,可观赏宽阔墙面上循环播放的电影短片《母亲河出生的地方》,短片展现三大江河与生命、与文明、与城市的关系,再现江源地区自然之美,也把观众带进追根溯源、认识母亲河出生地的思考之中。 据了解,在片中要增加震前的玉树风光。“孕育了璀璨的文明,繁衍了鲜活的生命,滋养了繁华的城市,我们都叫你母亲河,只知道,我们都源于你,但你又源于哪里……”屏幕上打着这样的字幕,这部片子让游客真正了解了青海,感受到了空灵、大气的青海所蕴藏的内涵,“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一看我们的母亲河”,很多游客发出这样的感慨。 坐上“草甸”如到草原 通向出口的地方,游客们在雕塑而成的各拉丹冬雪峰实景前拍照留影。“悬挂在各拉丹冬前面的,是一个特写的冰柱造型。万古不竭的第一滴水从这里落下,长江全流域的美丽和繁荣从这里开始……”在工作人员的讲述中,游客们禁不住肃然起敬,双掌合十举过头顶,闭上双眼默默祈祷。 主打影片很多镜头出自玉树 “14日一听到玉树地震的消息,我们只留下三四个人,其余十多人当天就赶回了青海,紧急投入到救灾物资的筹集、调运中去。”李雅林说,“不过,请大家放心,青海馆的收尾工作一点儿都没耽误。”李雅林任职的青海省商务厅主管世博会参展工作,而突如其来的抗震救灾工作也需要李雅林他们尽快“顶”上去。在离开世博园的三天里,青海馆的合作团队——上海乃村装饰工艺有限公司承担起了青海馆的收尾重任。“虽然世博园与玉树相距遥远,但青海馆的展示主题‘中华水塔三江源’正好与玉树密切相关。我们特别希望通过青海馆这个窗口,让千千万万的世博会观众了解玉树所在的‘三江源’地区,也更加关注玉树的震后重建。”乃村公司总经理陆景阳说。 与其他省区市馆不同的是,青海馆外墙反映“大美青海”的几百平方米背景画都是手绘的,而其中作为青海“省鸟”的黑颈鹤所生活的隆宝自然保护区,正位于玉树。这一大型背景墙的创作者是上海画家金焰。他说,由于玉树地震,青海馆不准备搞竣工仪式了,但每位筹备人员的工作更投入了。 据李雅林介绍,在青海馆“中华水塔三江源”的主题展示中,有一部四五分钟长的主打影片——《母亲河出生的地方》,其中很多镜头出自玉树。通过这部影片,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的青海,与中国众多省区市以及东南亚地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实际上,有许多来自兄弟省区的救灾物资,一辆辆发往玉树灾区,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江头江尾’一家人。” 按照青海馆的策划,在今年九月的“青海周”期间,将发起一个“万年之水进世博”的活动,即经过青海当地各民族群众以及一些环保志愿者的双手,通过自行车长途接力,让“三江源”地区纯净的冰川融水进入世博园,供参观者品尝,以此唤起更多人对母亲河以及整个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 >>相关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