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卡梅隆制造《阿凡达》的14年
高中时代的卡梅隆,便爱提笔写下脑中那些发生在遥远星系的故事。在看过《星球大战》之后,他和两个朋友合写了一个名为《异种》(Xenogenesis)的剧本,并说服当地的牙科医生资助2万美金拍摄了一支12分钟的片段。那是1978年,卡梅隆希望能用这个短片吸引到好莱坞投资,让他能够拍摄一部自己的《星球大战》。然而,这次尝试却失败了,卡梅隆只得暂时收起自己的念头。 之后17年过去,随着《异形2》、《深渊》、《终结者》(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真实的谎言》在全球范围创收10.1亿美金,这个越来越会“烧钱”和“挣钱”的导演又开始盘算起那个最初构想的星际故事。 1995年春,一篇82页的早期剧本成形了;一名瘫痪的军人来到遥远的名叫“潘多拉”的星球上……这便是《阿凡达》的故事雏形。卡梅隆兴奋地将这个拍摄计划放在了《泰坦尼克号》之前,并在他自己的特效公司“数字领域(Digital Domain)”额会议上陈述了关于《阿凡达》的构想。然而,他立刻就被告知,以当时的电影技术根本不可能实现他完成这部电影的理想要求。这对卡梅隆犹如当头一盆冷水,这位完美主义者只好悻悻地收起手中的剧本,转而投身去重建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沉船和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泳池。 1997年,《泰坦尼克号》问世后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电影,在高额的票房之外,还囊括了多达14项的奥斯卡提名和11项奥斯卡奖,巨大的成功给了卡梅隆更大的施展空间。人们兴奋地期待着他下一部开拍的影片,这时他却销声匿迹了。接下来的十个年头里,卡梅隆几乎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可有谁知道,他对《阿凡达》的执着和对技术的探索其实从未停止过? 在《泰坦尼克号》之前,卡梅隆曾为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拍摄了一部名为《终结者2:3-D版越空之战》的影片。这部影片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单纯是一部3-D电影,而是一个由真人互动游戏、舞台表演、3-D(其实是4-D)电影组成的娱乐项目。不过,也正因为它不止是一部电影,所以它也不能简单地在一般的3-D或4-D影院放映。世界上只有美国和日本的三个环球影城能看到这个娱乐项目,这也导致它在影迷中的知名度远远不如卡梅隆的其他两部《终结者》。然而,摄制这部影片的过程却让卡梅隆瞄准了一项会改变未来的新技术:3-D。卡梅隆认定只有3-D立体的画面才能达到他想要呈现的《阿凡达》世界的效果。 然而即便是在十年前,3-D技术也远未成熟,观众们带上红绿镜片观看立体影像,时间一长便会感到头晕。卡梅隆明白这是他要为《阿凡达》攻克的第一道技术难关。于是。两个月后,和他合作过《泰坦尼克号》的水下摄影师文斯.佩斯(Vince Pace)收到了一张从洛杉矶飞往东京的头等舱机票。在东京的索尼高清摄像机研发部,文斯见到了卡梅隆。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他们和索尼的工程师们一起,着手改进一种新型的、轻便的3-D立体摄像系统。他们做到了,当时卡梅隆的第一个念头是将它先运用于拍摄一部关于火星的影片,甚至打算坐航天飞机来完成这项拍摄。不过在这之前,为了检验这套系统,他尝试将用于非常有考验性的水下摄影,结果便是有了之后两部IMAX 3-D的深海纪录片《深渊幽灵》和《深海异形》。 也就是这时候,彼得.杰克逊的维塔工作室在《指环王2》中创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角色“咕噜姆”,罗伯特.泽米基斯在《极地特快》中运用的“表情捕捉”技术也启迪了卡梅隆——通过捕捉真人的表演已经可以让计算机生成的CGI角色达到高度的拟真。他的思绪一下子从火星直接飞到了更遥远的潘多拉星上。这个技术狂人敏锐地判断出他可以改进这些成型的技术,再将他的3-D摄像系统与之结合发挥魔力,创造出《阿凡达》的世界。 2005年春,虽然3-D银幕在美国的普及率尚不理性,但卡梅隆看准3-D已经是大势所趋,时机已经成熟。他首先找到因他转了个满钵的二十世纪福斯公司,希望对方掏出一点钱来(几百万美金),让他可以拍摄30秒的片段验证他的想法。5个星期后,这支片段拍完了,特效部分是由卢卡斯的工业光魔来完成的。效果如同卡梅隆所预期的,他很顺利地打动了福斯公司的高层们,又得到了1.95亿的资金。 当时,卡梅隆手头已有另一项拍摄计划:把日本科幻漫画《铳梦》改编成电影。由于《阿凡达》和《铳梦》会使用几近相同的技术来完成,卡梅隆打算同时推进这两部影片,并以“计划880(Progect 880)”的神秘代号来掩蔽《阿凡达》项目。这之前,卡梅隆那篇82页的早期剧本已经在网络上流传多年,当《阿凡达》被重新提上日程时,网上的剧本也随即被删除。《阿凡达》项目随之浮出水面,卡梅隆选择把《铳梦》押后,正式开始制作《阿凡达》。 28年后,50岁的卡梅隆终于如愿以偿,得以实践他22岁时的宏大梦想——打造一部足以匹敌《星球大战》的科幻史诗。不过,光靠最初82页的剧本,离形成一部电影还有很远。要让《阿凡达》里凭空想象出的世界真是可信,他需要各个领域的专家来帮助他丰富和完善各种细节。 2005年8月,卡梅隆首先写信给南加州大学教授保罗.R.弗洛莫(Paul R.Frommer),请他为剧本里的潘多拉星居民“纳美人”(Na'vi)创造一套完整的语言体系。弗洛莫在十三个月之后交出了一本小册子,里面全是他创造的外星词汇。卡梅隆一面让弗洛莫去教演员们开口说这门从未有人讲过的语言,一面开始根据这本词典来命名潘多拉星上的生物。 他又请来了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植物学系主任朱迪.霍尔(Jodie Holt)为他创造的植物描绘出以科学为依据的细节。他还聘请了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一位音乐教授和一名考古学家来设计潘多拉星的大气密度和一种三声阶的异族音乐。这些最后则由一组人编撰成了一本厚达350页的“潘多拉百科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和文化。 直到2006年4月之前,卡梅隆一直埋头在剧本的完善上。2006年8月,维塔工作室签约加入,与卡梅隆的“数字领域”联手制作《阿凡达》。与卡梅隆合作无间的特效大师斯坦.温斯顿也参与进来,帮助卡梅隆进行片中元素的视觉化设计。
14年前的一盆冷水
泰坦尼克号后的新起点
潜入水底检验新系统
半分钟引来两亿美元
创造语言打造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