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照片记录1900年世博中国馆
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几百件世博文物中,“1900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立体照片”是一件不错的藏品。照片是巴黎世博会中国馆的一个侧面图,也是中国参展当年世博会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影像资料之一。
而以个人收藏世博文物出名的仝冰雪先生,也收藏有一批珍贵的早期世博会立体图片。“这些影像资料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参展世博的情况,也见证了19世纪先进的立体照相技术。”仝冰雪表示。据了解,20世纪初,立体照相技术传到上海,也曾在上海风行一时。
鲜有人识立体照片
2006年4月,一批关于世博会的照片和一个黑乎乎的仪器从伦敦漂洋过海来到上海,进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会议室。其中,1900年巴黎世博会照片也在其中。
从仅有的巴黎世博会两张照片的内容上看, 两张照片的中央都是巴黎世博会中国馆建筑(部分)。建筑是中国典型的宫殿庙宇式风格,四层高的房子,都是粉墙翘檐、雕梁画栋,二楼则是回廊环绕。房子的周边树木参差。而在中国馆侧面的广场上,却站着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国人,这人身穿长袍马褂,头戴发箍,应该留着长辫,右手还拄着一根文明拐杖。
显然,图中的人物给照片增色不少,也为照片留下了鲜明的时间特征。可惜,并没有可靠史料能证实照片中人物的身份。
可是,摆放在桌子上的两张老照片有点让专家们疑惑不解。两张独立的景物图片并排出现,且图中呈现出来的景物是一模一样的。对老照片颇有研究的几位老专家对这些照片的解读也有点束手无策。同照片一起来的那黑乎乎的、像眼镜一样的仪器也令见多识广的专家们犯难。这些照片和那奇怪的仪器,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一位精通英文的馆内研究人员发现了“仪器”上的英文字母“STEROSCOPE”,这就是19世纪中期至上世纪初西方比较流行的“立体视镜”。专家们马上反应过来,“那么这批照片应该是就是使用立体视镜观看的立体照片”。
立体照片风行旧上海
通过查阅资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了解到,在电影和电视盛行之前,立体照片曾是流行的大众摄影媒介。把两张独立的图片并排印在一张相纸上,当观看者看图片时,会使他两只眼睛的目光交叉或分叉,两张图片中就仿佛出现第三张图片。这是因为,观看者的每只眼睛都看到一幅不同的图片,此时三张图片中间那张的深层效果就出来了,也就是现在说的三维效果。
而在拍摄时,立体照片是采用双相机拍摄。“人的两眼之间有距离,从两个不同的位置看物体,产生了视觉差,从而感受到了立体效果。”上海市著名的摄影专家郦符明解释,“立体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发明的,相机有两个镜头,镜头间的距离与人两眼间的距离相同。两个镜头分别成像,拍摄出同一对象、但位置不同的两张照片,这就是立体照片。”
立体照片要通过立体视镜来观看。立体照片冲洗出来后,要放在立体视镜前,视镜上有两个透镜,透镜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到与人的双眼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这样,通过立体视镜观看到的两张照片,就可以感受到立体的效果。
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上,看立体照片所用的“立体视镜”曾作为新兴科技成果出现在伦敦并引起英女王的极大兴趣。由于产量低,刚出现时立体照片只在贵族圈里流行,直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立体视镜大批量投产,立体照片逐渐受到中产阶级喜好。
20世纪初,立体照片也曾在上海风行一时。在20世纪初上海的一些旧期刊上,就曾刊登过一些立体照片 。
中国戏曲照片上美报
著名的世博收藏专家仝冰雪也曾收藏一批珍贵的世博原版立体图片,图片大都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参展世博会的珍贵历史资料。
其中,极为珍贵的是展示中国在早期世博会上戏曲表演的两套立体照片。其中一套是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的中国戏服展示,照片显示的中国馆内,左侧是一位头戴斗笠、挑着箩筐的中国农夫塑像,右侧则是一套穿在道具上的中国京剧戏服与脸谱。戏服是蟒袍官服,图案色彩鲜明;道具手拿朝笏,脚蹬粉底厚靴,头戴缀满宝石的官帽,脸罩黑脸面谱,有一把又黑又长的胡须。仝冰雪表示:“费城世博会上,中国并没有在现场表演中国的戏曲,但却带去了一些戏曲和文化展品,包括这套京剧服装,以向西方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