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研究院

嵇少丞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一、人物简介


  嵇少丞,男,江苏省盐城市人,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流变学、岩石物理、构造地质学和大陆动力学等。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之后师从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张文佑院士和钟大赉院士读研究生。1983年赴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在A.Nicolas教授和D.Mainprice教授的构造物理实验室里留学,1987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并获法国科技部最佳博士论文奖和中国矿物、岩石和地球化学学会第二届“侯德封”奖。
  嵇少丞,于2001年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聘为海外博导。1982年初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2-1983,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北京)构造地质专业研究生。1983年赴法国Montpellier大学构造地球物理实验室学习,1987年获博士学位。此后,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做博士后,在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构造实验室和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做客座研究。自1991年至今,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文理学院和工学院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终身教职)。
  

二、主要成就


  1988年获第二届侯德封奖和法国科技部最佳博士论文奖,1998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基金。2001-2004年任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和工程基金会固体地球科学部研究基金、仪器设备基金评定委员会委员。自1998年起任国际地学期刊《Tectonophysics》编委,2004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
  近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地球材料流变学、显微构造、变形机理和岩石物性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为运用和发展现代构造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地壳和上地幔构造变形的动力学过程而勤奋工作并作出了一些贡献。例如,系统研究了长石的塑性变形和部分熔融;率先利用EBSD-SEM 新技术测定实验共轴变形和简单剪切变形斜长石的晶格优选方位;率先系统地研究了多相岩石的弹性力学性质及其高温高压流变学行为,系统研究了层状岩石的破裂和流动规律以及地幔岩的地震波速各向异性。已发表SCI论文53篇,被SCI引用1000余次,并在国外出版了2本英文学术专著。与广州地化所有多年的合作积累。近年来在岩石构造变形及其物理性质、云开大山地质构造及其和南海形成的关系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研究,在国外出版两本英文专著,十篇SCI论文。[1]
  1987年8月至1989年8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池际尚院士指导下做博士后,1988 年当选为第34届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1989年9月至1991 年11 月,先后任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客座研究员,着重研究了麻粒岩相糜棱岩的变形特征,地震波传播速度及其各向异性。1991年12月至 2000年3月,先后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助理教授、获得终身职位的副教授。自2000年3月起又转入蒙特利尔综合科技大学任正教授, 终身职位。曾主持了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 LITHOPROBE 攻关基金的多项前沿课题。1988年获德国洪堡基金, 1988.9-1989.8在德国波茨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学术度假一年。他还是中国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学者)和中国科学院杰出海外青年学者基金的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自1988起他就是国际地学期刊《Tectonophysics》编委。中国地学期刊《地球科学》和《大地构造与成矿》编委、中国科学院边缘海重点实验室(广州地球化学所)学术委员、中国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加拿大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连续三年(2000-2004)出任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和工程基金委地学组基金决审委员会委员(共12名)。
  已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国际SCI论文60余篇,被SCI引用1500余次,并出版了三本英文专著: 《Rheology of Polyphase Earth Materials》(2002)、《Handbook of SeiSMIc Properties of Minerals, Rocks and Ores》(2002)、《Deformation Mechanisms, Rheology and SeiSMIc Properties of Rocks》(2008)和一本译著《构造地质学原理》(1989),已发表SCI论文53篇,被SCI引用1000余次,并在国外出版了2本英文学术专著。
  预计与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许志琴院士、杨文采院士、杨经绥研究员等在如下几个方面合作研究:(1)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结构、塑性流动、脆韧性转变及其强震成因机制;(2)岩石地震波速、各向异性、泊松比及其对中国大陆动力学的指示意义;(3)剪切带内热液型金矿成矿机制及其流变构造的控矿作用;(4)中国大型剪切带中典型复合岩石显微构造、变形机制、流变学特征及其物理(温度、压力、流体分压等)和化学(氧逸度、流体成分等)条件。
  

三、相关荣誉


   1983年赴法国Montpellier大学构造地球物理实验室学习,1987年获博士学位。此后,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做博士后,在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构造实验室和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做客座研究。自1991年至今,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文理学院和工学院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终身教职)。
  1988年获第二届侯德封奖和法国科技部最佳博士论文奖,1998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基金。2001-2004年任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和工程基金会固体地球科学部研究基金、仪器设备基金评定委员会委员。自1998年起任国际地学期刊《Tectonophysics》编委,2004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
  

四、新版书籍


   新版书籍《地震与中国大陆形影相随》可供任何对地震感兴趣的人、任何想知道他或他的亲人居住的地方是否位于地震活动断裂带上的人、任何想知道中国哪些地方历史上曾经或今后还会发生破坏性地震的人阅读。汶川地震不是中国的第一场地震,更不是中国的最后一场地震。地震是地球村的一员,是我们人类必须面对的自然灾害。《地震与中国大陆形影相随》是作者实地考察5·12地震灾区后撰写的科普力作,其目的是让广大读者更多地、科学地、理性地认识地震,了解中国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成因,了解如何预防地震、抵抗地震,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生命,尤其强调城乡建筑抗震设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附该书目录:
  1.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在哪?
  2.都是地震惹的祸
  3.地震如何杀人?
  4.公共建筑的抗震设防尤为重要
  5.抗震设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6.紫坪铺水库制造了5.12地震?
  7.汶川地震,一本打开的地质和建筑教科书
  8.地震是地球村的一员
  9.逃逸的亚洲大陆
  10.中国地震分布特征
  11.拉萨地块
  12.鲜水河一小江断裂带
  13.滇西地震区
  14.龙门山断裂带
  15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478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