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职
刘思职
刘思职(1904 03.15 - 1983 08.18) ,生物化学家,免疫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免疫化学的创始人之一。曾协助吴宪提出蛋白质定性学说,在此领域多有研究。研究过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参与中国生物化学名词统一的工作。编写中国第一本生物化学教科书。他治学严谨,身处逆境仍奋斗不止。
刘思职-简历
1904年3月15日 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1919~1921年 在福州甲种工业学校学习并毕业。
1921~1924年 在厦门大学化学系学习。
1924~1925年 在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学习并毕业,获学士学位。
1925~1926年 在美国西南大学理学院学习,获理学士学位。
1926~1929年 在美国堪萨斯大学研修物理化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9~1930年 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
1930~1934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助教授、襄教授。
1932年 当选中国化学会理事。当选中国生理学会理事。
1934年 当选美国实验生物医学会理事。
1934年8月~1935年6月 到德国威廉凯撒皇家研究院细胞生理系进修。
1935年6月~8月 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
1935~1942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襄教授。
1942~1945年 任北京大学医学院、理学院教授。
1945~1946年 任北平临时大学药学系教授。
1946年 任中国 生物化学会理事。
1946~1951年 兼任辅仁大学教授。
1946~1953年 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
1949~1950年 兼任天津河北医学院教授。
1950年 任《中国生理学杂志》主编。
1950~1955年 兼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
1953~1957年 任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
1953~1983年 任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教授。
1954年 任《科学文摘·生化与营养》主编。
1955年 任《科学文摘·生理科学》主编。
1955年 任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
1956年 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并受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兼任研究员。
1978年 任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
1979年 任中国生物化学会常务理事。
1983年8月18日 因肺部感染逝世于北京。
刘思职-生平介绍
刘思职,曾用英文名Lia Ssu-chih。1904年3月15日生于福建省仙游县一个书香门第。1919~1921年在福州甲种工业学校学习并毕业。1921年入厦门大学化学系学习,1924~1925年,到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学习并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25年赴美国西南大学理学院修习化学,1926 年获理学士学位。同年转入美国堪萨斯大学攻读物理化学,192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8年,成为美国科学荣誉学会(Sigma Xi Honorary Society)荣誉会员。回国后,受聘在上海大夏大学任教授。翌年应聘到北京协和医学院任讲师、襄教授。1928~1942年间他长期与吴宪合作。1942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北京协和医学院而离开该院。1934年8月~1935年6月曾到德国威廉凯撒皇家研究院细胞生理系,在著名生物化学家O.H.瓦尔堡(Otto Heinrich Warburg)的实验室进修。1935年6月~8月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1942年以后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及其后身北京医学院任教授。1942~1945年又任北京大学理学院教授,1945~1946年任北平临时大学药学系教授。1946~1951年兼任辅仁大学教授。1949~1950年为天津河北医学院兼任教授,1950年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兼任教授及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北京医学院成立后在该院任教授及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1956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兼任研究员。当时中国一边倒地学习苏联,苏联的科研体制是以科学院和研究机构为主,高等学校的科研力量不受重视,财政上得到的支持也很少。刘思职对该项政策一直抱有异议,认为发展科学应以高等学校为主体,因为高等学校集中了大批的优秀科研人才,是培养科学家的摇篮。为此,他婉言谢绝了生理学家冯德培教授建议他组建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的邀请,留在北京医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其后虽受聘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兼职教授,但始终以高等学校作为他一生主要的科学研究基地。他还曾任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理学杂志》主编。为了振兴中国生物化学,1950 年代初,他曾与另一位生物化学教授一起,向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建议动员旅居美国的吴宪教授回国,因为刘思职深深了解他的导师吴宪爱国的赤子之心,但这建议遭到否定。理由是吴宪已入美国国籍,已“背叛了祖国”。事实上,吴宪直至1959年去世时仍然保留中国国籍。刘思职早年留学欧美,但把他许多主要的科研著作都发表在国内的生理杂志上,支持了1930年代国内刊物的成长。1949年,他拒绝当局动员他撤退送来的飞机票,毅然留在北平。1956年,他经体检后,确信自己的健康情况良好,就与某公相约,此身愿死实验室,决不悠闲当“寓公”。他的一生确实实现了他的诺言,即使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免去教研室主任职务降为二级教授那艰难坎坷的岁月里,他也从没有停止过学术研究。他一进实验室,一翻开文献书籍,就把不愉快的事置诸脑后,孜孜研究学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精神振奋,不顾体弱多病,手足偏瘫,仍扶杖上班,勇敢地挑起了重建科研的重任。1978年他恢复领导职务,与张昌颖同任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最后卧病在床,仍念念不忘指导科研工作,在床边指导他的助手及研究生,一谈及科研实验,他马上精神十足,忘了重病在身。甚至在他弥留之际,尚提出要回教研室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