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萱
萱坚决拥护科研工作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认为在远缘杂交育种上有大量的细胞学工作可做,并认为结合农作物育种是植物细胞学联系实际的一条重要途径。她立即带领全组人员奔赴玉林农业试验站,经过近两年的大量工作,对蒋少芳的几个水稻和高粱远缘杂交的优良品系作出了科学的说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此后,吴素萱和她的学生们在上述基础上更广泛地对水稻与异属植物的杂交后代进行细胞学分析,并对水稻和高粱杂交的受精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证明,水稻与异属植物具有可杂交性。这为水稻远缘杂交育种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理论依据。
倡导和建立花药培养和细胞杂交育种的研究(细胞工程研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素萱领导的细胞研究室被拆散,研究课题全部被中断。无疑地,这对以科学事业为生命的吴素萱来说是极其痛心的。然而她并不因此而气馁和灰心,为了寻找更有意义的新的方向和题目,她和学生们通过查阅国外的文献资料发现,自6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的科学家已在曼陀罗、烟草及水稻等的花药培养上获得了单倍体植株。鉴于单倍体培养技术有可能成为育种工作中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吴素萱在和她的学生们进行讨论后,建议植物研究所领导在所内组织一支研究队伍开展花药培养的单倍体育种工作。这一倡议得到所领导的积极支持,于是从70年代初期开始建立和开展了花药培养的研究。大家一面搞实验研究,一面翻译有关文献,出版了《单倍体育种》及《植物体细胞杂交参考资料》论文集。在短短的几年间,便在烟草、小麦、水稻、小黑麦、玉米、辣椒、茄子等十几种农作物或重要经济作物的花药培养中获得大量的单倍体植株;并与外单位协作,分别培育出烟草及水稻新品种。这一重大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以及198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在花药培养研究工作开展不久,吴素萱又根据国际科学发展的动态,安排和指导她的学生开展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杂交的研究工作。那时她已年近古稀,还亲自参与动手做实验工作,经过几年的研究,在水稻、烟草等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严谨治学 一丝不苟
吴素萱在研究工作上一贯勤勤恳恳,而且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她在实验中总是精心操作,仔细检查。对于观察到的结果总要反复验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结构是很辛劳的,但她为了获得一个可信的结果,总是不辞劳累地观察大量的制片,日复一日,直到取得充分的证据为止。为了验证细胞核穿壁运动的真实性和普遍性,她先后研究了许多材料,并通过多种实验方法的对比。当这一结果在各种情况下都得到验证时,才予以确认。她曾将玉米花粉进行低温处理后授粉,第一年就发现有很好的低温生物学效应,但她并不就此作出结论或发表文章。尔后,她连续数年进行重复试验,直到当初的结果在几年的重复实验中得到充分的论证后,她才对此予以肯定。
吴素萱在撰写研究论文上也很严肃认真。她写的文章,既重视严谨的科学性,做到论据准确无误;而且对语句修辞,字体工整也一丝不苟,甚至一改再改。她在听取学生们汇报时,总是细心地询问各种细节。她在研究工作中,真正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例如她在研究洋葱、大蒜鳞片细胞核穿壁运动时,最初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推测鳞茎叶片越小,核穿壁运动越多。后来她的学生用萌发中的蒜瓣为材料,从外到里对叶片进行有序的系统观察。结果证明,核穿壁运动最多的不是最小的叶片,而是生长最迅速的叶片。她对学生的此项研究结果很高兴,在尔后发表的文章中,修正了原来的错误。
热心培养青年人才
吴素萱在几十年的教育和科学生涯中,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1931—1954年她主要是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她对自己的教学总是从严要求,她的心意是,绝对不能误人子弟,不能出“废品”,要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高效益。课前,她总是用最大的努力去备课,查阅最新的文献资料,反复修改讲稿,准备好教具。课后,又去听取学生们的意见,解答他们的问题。凡听过吴素萱讲课的人,都感到她讲的内容实在,条理清楚,知识最新。
吴素萱在科研工作中对学生的培养很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才华的人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给他们安排相适应的工作。她很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在给学生们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后,总是让学生自己去开展工作,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她和学生们一起研究、讨论解决的办法,提供她所看到的文献资料。她热情鼓励青年人写论文,发表著作。对学生们的习作,她总是逐字逐句地认真审查和细心修改。对于她没有亲自参加和指导的研究论文和报告,决不让署她的名,体现出她献身科学不务虚名的崇高品德。吴素萱的思想言行和品德在她的学生们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所设计和开创的研究方向,她所为之奋斗的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仍为她的学生们很好地继承着,并且日益发展。
吴素萱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优秀科学家,她将自己的整个一生献给了我国的科学事业,她对我国植物细胞学的贡献和影响,将永远留在我国科学史上。
(作者:简令成)
简历
1908年6月4日 出生于山东省益都县。
1925—1930年 中央大学生物系毕业。
1931—1937年 任中央大学生物系助教。
1937—1941年 在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院深造,获博士学位。
1941—1946年 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7—1948年 任英国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特约教授。
1948—1954年 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
1955—1979年 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细胞研究室主任。
1979年4月16日 病故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Wu Su-Hsuen.Spermatogenesis in Gecko japonicus(Dumeril andBibron).J Morphol,1938,54(3):593—615.
2 Wu Su-Hsuen.Cytological studies on Spironema fragrans Lindl.andCertain other Commelinaceae.Papers of the Michgan Academy of Sci-ence,Arts and Letters,1941,27:117—135.
3 吴素萱.关于细胞的无丝分裂.科学通报,1955(1):77—79.
4 吴素萱.细胞核穿壁运动现象的初步报告.植物学报.1955,4(2):91—100.
5 吴素萱.关于植物细胞核穿壁运动现象的问题.植物学报.1955,4(3):223—244.
6 吴素萱.细胞核的更新现象.植物学报.1956,5(1):1—14.
7 娄成后,吴素萱,张伟成.原生质在细胞间的运动与有机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植物生理学通讯,1956(5):12—17.
8 娄成后,吴素萱,张伟成等
倡导和建立花药培养和细胞杂交育种的研究(细胞工程研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素萱领导的细胞研究室被拆散,研究课题全部被中断。无疑地,这对以科学事业为生命的吴素萱来说是极其痛心的。然而她并不因此而气馁和灰心,为了寻找更有意义的新的方向和题目,她和学生们通过查阅国外的文献资料发现,自6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的科学家已在曼陀罗、烟草及水稻等的花药培养上获得了单倍体植株。鉴于单倍体培养技术有可能成为育种工作中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吴素萱在和她的学生们进行讨论后,建议植物研究所领导在所内组织一支研究队伍开展花药培养的单倍体育种工作。这一倡议得到所领导的积极支持,于是从70年代初期开始建立和开展了花药培养的研究。大家一面搞实验研究,一面翻译有关文献,出版了《单倍体育种》及《植物体细胞杂交参考资料》论文集。在短短的几年间,便在烟草、小麦、水稻、小黑麦、玉米、辣椒、茄子等十几种农作物或重要经济作物的花药培养中获得大量的单倍体植株;并与外单位协作,分别培育出烟草及水稻新品种。这一重大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以及198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在花药培养研究工作开展不久,吴素萱又根据国际科学发展的动态,安排和指导她的学生开展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杂交的研究工作。那时她已年近古稀,还亲自参与动手做实验工作,经过几年的研究,在水稻、烟草等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严谨治学 一丝不苟
吴素萱在研究工作上一贯勤勤恳恳,而且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她在实验中总是精心操作,仔细检查。对于观察到的结果总要反复验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结构是很辛劳的,但她为了获得一个可信的结果,总是不辞劳累地观察大量的制片,日复一日,直到取得充分的证据为止。为了验证细胞核穿壁运动的真实性和普遍性,她先后研究了许多材料,并通过多种实验方法的对比。当这一结果在各种情况下都得到验证时,才予以确认。她曾将玉米花粉进行低温处理后授粉,第一年就发现有很好的低温生物学效应,但她并不就此作出结论或发表文章。尔后,她连续数年进行重复试验,直到当初的结果在几年的重复实验中得到充分的论证后,她才对此予以肯定。
吴素萱在撰写研究论文上也很严肃认真。她写的文章,既重视严谨的科学性,做到论据准确无误;而且对语句修辞,字体工整也一丝不苟,甚至一改再改。她在听取学生们汇报时,总是细心地询问各种细节。她在研究工作中,真正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例如她在研究洋葱、大蒜鳞片细胞核穿壁运动时,最初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推测鳞茎叶片越小,核穿壁运动越多。后来她的学生用萌发中的蒜瓣为材料,从外到里对叶片进行有序的系统观察。结果证明,核穿壁运动最多的不是最小的叶片,而是生长最迅速的叶片。她对学生的此项研究结果很高兴,在尔后发表的文章中,修正了原来的错误。
热心培养青年人才
吴素萱在几十年的教育和科学生涯中,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1931—1954年她主要是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她对自己的教学总是从严要求,她的心意是,绝对不能误人子弟,不能出“废品”,要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高效益。课前,她总是用最大的努力去备课,查阅最新的文献资料,反复修改讲稿,准备好教具。课后,又去听取学生们的意见,解答他们的问题。凡听过吴素萱讲课的人,都感到她讲的内容实在,条理清楚,知识最新。
吴素萱在科研工作中对学生的培养很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才华的人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给他们安排相适应的工作。她很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在给学生们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后,总是让学生自己去开展工作,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她和学生们一起研究、讨论解决的办法,提供她所看到的文献资料。她热情鼓励青年人写论文,发表著作。对学生们的习作,她总是逐字逐句地认真审查和细心修改。对于她没有亲自参加和指导的研究论文和报告,决不让署她的名,体现出她献身科学不务虚名的崇高品德。吴素萱的思想言行和品德在她的学生们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所设计和开创的研究方向,她所为之奋斗的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仍为她的学生们很好地继承着,并且日益发展。
吴素萱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优秀科学家,她将自己的整个一生献给了我国的科学事业,她对我国植物细胞学的贡献和影响,将永远留在我国科学史上。
(作者:简令成)
简历
1908年6月4日 出生于山东省益都县。
1925—1930年 中央大学生物系毕业。
1931—1937年 任中央大学生物系助教。
1937—1941年 在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院深造,获博士学位。
1941—1946年 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7—1948年 任英国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特约教授。
1948—1954年 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
1955—1979年 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细胞研究室主任。
1979年4月16日 病故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Wu Su-Hsuen.Spermatogenesis in Gecko japonicus(Dumeril andBibron).J Morphol,1938,54(3):593—615.
2 Wu Su-Hsuen.Cytological studies on Spironema fragrans Lindl.andCertain other Commelinaceae.Papers of the Michgan Academy of Sci-ence,Arts and Letters,1941,27:117—135.
3 吴素萱.关于细胞的无丝分裂.科学通报,1955(1):77—79.
4 吴素萱.细胞核穿壁运动现象的初步报告.植物学报.1955,4(2):91—100.
5 吴素萱.关于植物细胞核穿壁运动现象的问题.植物学报.1955,4(3):223—244.
6 吴素萱.细胞核的更新现象.植物学报.1956,5(1):1—14.
7 娄成后,吴素萱,张伟成.原生质在细胞间的运动与有机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植物生理学通讯,1956(5):12—17.
8 娄成后,吴素萱,张伟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