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曾
为这位老前辈对当时的新技术是表示怀疑的(微量分析仅用3至5毫克)。于是庄长恭将这一样品送给德国两家著名的微量分析实验室验证。事隔一个月,德国两家分析的报告寄回来,和黄耀曾的结果完全相同!因此改正了贝母生物碱的经验式(福田昌雄和我国一位老前辈的经验式都是C19H30NO2,黄耀曾改正的经验式为C27 ,H45NO3)。20多年以后,朱子清便是根据新的经验式,进一步研究贝母生物碱的结构,知道它是甾体生物碱,以后并由国外学者合成得到证实。从此,有机微量分析在我国站稳了脚跟。这一新技术以后逐渐传播至国内其他单位。有机化学所的微量分析现在还承接澳大利亚、香港等地的样品。
另一件崭露头角的事,是关于有机合成的。黄耀曾在做有机微量分析的同时,还跟庄长恭做甾体有关化合物的全合成。一次庄长恭叫他依照R.鲁宾逊(Robinson)爵士的路线制备4-(m-甲氧苯基)丁酸(3)。这个化合物是庄长恭设计合成女性激素的必要原料,黄耀曾认为鲁宾逊的路线过长(需20步),提出另一
条路线,即从易得的原料(4),经硝化、还原、重氮化、甲基化制成(5),然后用克莱门森还原而制得目的物(3)。当田遇霖放大合成,顺利地制得(5)以后,克莱门森还原发生了问题,粗产物纯化很难。于是黄耀曾征得庄长恭的同意,先制得缩氨基脲(6),再用浓烧碱液处理,实验中放出氨气,取出少量反应物,用酸酸化,有二氧化碳逸出,黄耀曾很兴奋,估计实验做成了。但产物做定性分析时,含有氮!摆在他面前的是继续探索,还是就此歇手。黄耀曾没有气馁,经过一夜思索,猜想氮未逸出,产物是(5)的腙。于是在次日重复实验,加高反应温度,果然于当晚得到(3)。此事被庄长恭大加赞许。这是1936年的事。数年后(1939年)美国W.E.巴哈门(Bachmann)发表了第一个甾体激素——雌马甾醇的全合成文章,和庄长恭曾经设计的路线完全相同,并且引用了前面所述的化合物(2)水解成一元酸的结果。
面向经济、面向国防的几项成就
“活着总得为人民做点好事,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黄耀曾的座右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转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为研究员。华东农林部交下一个任务,有机汞杀菌剂“西力生”的剖析和试制。他了解到华东地区小麦的黑穗病、棉花的红腐病和立枯病危害剧烈,使农作物减产达50%以上。黄耀曾毅然接受这一任务。他和王有槐研制“西力生”合成,并且打破前人的框框,制得样品。并与沈青囊合作放大生产移交给沈阳化工厂,以两万吨规模供销市场,基本上消灭了这些病害。黄耀曾又为了节约外汇,与上海鱼品加工厂协作,和涂通源一起研制成功维生素A的改进合成方法,这一方法迄今还在上海第六制药厂继续生产。
50年代国际上的抗菌素除青霉素外,还有金霉素、土霉素、链霉素,后几个品种当时就占了抗菌素产值的40%,我国都依赖进口。黄耀曾在全国抗菌素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金霉素的提取纯化。由于摸清金霉素对酸、碱的变化,他和戴立信、倪大男等和第三制药厂合作改进了金霉素的提取路线,得到了金霉素的结晶,并迅速投产。
金霉素研究中第二项工作是它的结构。在汪猷、黄耀曾领导研究结构的同时,美国的R.伍德沃德(Woodward)等发表了一篇土霉素结构的文章。汪猷、黄耀曾和丁宏勋等于1954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抗菌素会议上报告了他们的成果。概括起来有三点:(1)直接从金霉素通过锌粉蒸馏得到并四苯,在他人的工作中则有开环的可能,有机所的工作更为直接;(2)关于二甲胺基和角羟基的位置作了进一步的肯定;(3)把金霉素脱氯以后的降解物和土霉素降解物进行比较,终于从化学上把这两个抗菌素的结构沟通起来,因而也证明了金霉素的结构;(4)金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易于开环变成异金霉素,而在酸性条件下易于变成脱水金霉素。正是由于了解了金霉素在各种酸碱度时的变化,所以金霉素的提取纯化才能迅速完成。
在金霉素的全合成中,做了下列的研究:(1)伍德沃德的合成选择脱羟脱甲基金霉素作为目标,黄耀曾的研究组选择脱水金霉素作为合成目标。两年以后,国外完成了从脱水金霉素转化为金霉素的化学反应,说明黄耀曾的研究组当时选定的目标是对的。(2)多环化合物如何形成,各官能团如何安排,研究组做了许多模型试验,设计的路线与伍德沃德后来发表的有多处类同,也与英国D.H.R.巴顿(Barton)爵士后来发表的有多处类同。说明我国的这项研究已接近国际水平。金霉素的研究曾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奖。
黄耀曾领导的多环化合物研究组,正值进行攻坚,胜利在望的时候,却被领导宣布停顿,让他改行做国防科研。对于金霉素全合成的下马,他不无遗憾,因为他曾为此付出过大量心血。但是,作为一个爱国科学家,黄耀曾对于国防科研的上马,又感到责任重大,于是他又全身心地投入于国防科研的新的研究领域。“活着总要为人民做点好事”,他始终未忘却自己的座右铭。
黄耀曾和其他研究工作者一起,在我国首先应用元素氟来氟化碳氢化合物,并在研究氟塑料、氟表面活性剂、新型粘结炸药等领域中为国防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对于接受国防任务是全力以赴的。有几件他最兴奋的事。一次张劲夫、钱学森来到有机所,提出要把元素氟的车间建立起来,因为当时希望发射液氢、液氟火箭,而我国已有了一般的火箭推进剂。这是一项重要的国防任务。黄耀曾和戴行义等先在上海化工研究院,后在有机所的实验厂建立元素氟车间。虽然以后计划改变,但是这个车间的建立对以后氟油任务的完成影响很大。因为当时苏联专家已撤走,分离同位素用的全氟润滑油等关键材料也已运走,我国科研人员只好自己干。由于这项工作以及萃取剂、离子交换树脂等工作受到有关部门很高的评价。在一次全院大会上,钱三强把有机所党委副书记和黄耀曾拥抱起来,说感谢有机所的工作,使我国原子弹的爆炸提前了一年。这是使黄耀曾兴奋不已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是研制新一代核武器所需特殊炸药的问题。有机所当时参予承担这一任务,在黄耀曾领导下,有40多位同志与西安、兰州有关研究所协作,干了3年多时间。当时有几个方案在另外几个单位同时进行,研制出来的产品要经过严格考核,考评的项目很多。最后兰州化学物理所与有机所的方案被选上了。这个方案以后正式在武器上得到实际应用。
第三件让他难忘的事是公安部曾经交给有机所一个任务,剖析外国特务的密写纸,要求弄清其中的特殊化学成分,并要求密写后的无色字迹显出颜色来。当时,仅有的几张密写纸在别的研究单位剖析中都未得出结果而报废了,手头上只剩下半张纸。成败在此一举。这项任务落到黄耀曾身上后,他应用各种分析手段精心剖析,冥思苦想,终于弄清了密写纸药剂的特殊成分,又把无色的字迹显出颜色来。1984年公安部某研究所所长,赞扬有机所为破获重大案件做出了杰出贡献。自从密写纸被识破以后,就再没特务敢在中国使用这种密写纸了。为此黄耀曾常说:“只要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科研项目,我们应当积极承担,并且应当全力以赴,争取出色地完成”。
由于这些工作,黄耀曾获得了国防科技工作委员会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奖章。
另一件崭露头角的事,是关于有机合成的。黄耀曾在做有机微量分析的同时,还跟庄长恭做甾体有关化合物的全合成。一次庄长恭叫他依照R.鲁宾逊(Robinson)爵士的路线制备4-(m-甲氧苯基)丁酸(3)。这个化合物是庄长恭设计合成女性激素的必要原料,黄耀曾认为鲁宾逊的路线过长(需20步),提出另一
条路线,即从易得的原料(4),经硝化、还原、重氮化、甲基化制成(5),然后用克莱门森还原而制得目的物(3)。当田遇霖放大合成,顺利地制得(5)以后,克莱门森还原发生了问题,粗产物纯化很难。于是黄耀曾征得庄长恭的同意,先制得缩氨基脲(6),再用浓烧碱液处理,实验中放出氨气,取出少量反应物,用酸酸化,有二氧化碳逸出,黄耀曾很兴奋,估计实验做成了。但产物做定性分析时,含有氮!摆在他面前的是继续探索,还是就此歇手。黄耀曾没有气馁,经过一夜思索,猜想氮未逸出,产物是(5)的腙。于是在次日重复实验,加高反应温度,果然于当晚得到(3)。此事被庄长恭大加赞许。这是1936年的事。数年后(1939年)美国W.E.巴哈门(Bachmann)发表了第一个甾体激素——雌马甾醇的全合成文章,和庄长恭曾经设计的路线完全相同,并且引用了前面所述的化合物(2)水解成一元酸的结果。
面向经济、面向国防的几项成就
“活着总得为人民做点好事,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黄耀曾的座右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转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为研究员。华东农林部交下一个任务,有机汞杀菌剂“西力生”的剖析和试制。他了解到华东地区小麦的黑穗病、棉花的红腐病和立枯病危害剧烈,使农作物减产达50%以上。黄耀曾毅然接受这一任务。他和王有槐研制“西力生”合成,并且打破前人的框框,制得样品。并与沈青囊合作放大生产移交给沈阳化工厂,以两万吨规模供销市场,基本上消灭了这些病害。黄耀曾又为了节约外汇,与上海鱼品加工厂协作,和涂通源一起研制成功维生素A的改进合成方法,这一方法迄今还在上海第六制药厂继续生产。
50年代国际上的抗菌素除青霉素外,还有金霉素、土霉素、链霉素,后几个品种当时就占了抗菌素产值的40%,我国都依赖进口。黄耀曾在全国抗菌素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金霉素的提取纯化。由于摸清金霉素对酸、碱的变化,他和戴立信、倪大男等和第三制药厂合作改进了金霉素的提取路线,得到了金霉素的结晶,并迅速投产。
金霉素研究中第二项工作是它的结构。在汪猷、黄耀曾领导研究结构的同时,美国的R.伍德沃德(Woodward)等发表了一篇土霉素结构的文章。汪猷、黄耀曾和丁宏勋等于1954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抗菌素会议上报告了他们的成果。概括起来有三点:(1)直接从金霉素通过锌粉蒸馏得到并四苯,在他人的工作中则有开环的可能,有机所的工作更为直接;(2)关于二甲胺基和角羟基的位置作了进一步的肯定;(3)把金霉素脱氯以后的降解物和土霉素降解物进行比较,终于从化学上把这两个抗菌素的结构沟通起来,因而也证明了金霉素的结构;(4)金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易于开环变成异金霉素,而在酸性条件下易于变成脱水金霉素。正是由于了解了金霉素在各种酸碱度时的变化,所以金霉素的提取纯化才能迅速完成。
在金霉素的全合成中,做了下列的研究:(1)伍德沃德的合成选择脱羟脱甲基金霉素作为目标,黄耀曾的研究组选择脱水金霉素作为合成目标。两年以后,国外完成了从脱水金霉素转化为金霉素的化学反应,说明黄耀曾的研究组当时选定的目标是对的。(2)多环化合物如何形成,各官能团如何安排,研究组做了许多模型试验,设计的路线与伍德沃德后来发表的有多处类同,也与英国D.H.R.巴顿(Barton)爵士后来发表的有多处类同。说明我国的这项研究已接近国际水平。金霉素的研究曾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奖。
黄耀曾领导的多环化合物研究组,正值进行攻坚,胜利在望的时候,却被领导宣布停顿,让他改行做国防科研。对于金霉素全合成的下马,他不无遗憾,因为他曾为此付出过大量心血。但是,作为一个爱国科学家,黄耀曾对于国防科研的上马,又感到责任重大,于是他又全身心地投入于国防科研的新的研究领域。“活着总要为人民做点好事”,他始终未忘却自己的座右铭。
黄耀曾和其他研究工作者一起,在我国首先应用元素氟来氟化碳氢化合物,并在研究氟塑料、氟表面活性剂、新型粘结炸药等领域中为国防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对于接受国防任务是全力以赴的。有几件他最兴奋的事。一次张劲夫、钱学森来到有机所,提出要把元素氟的车间建立起来,因为当时希望发射液氢、液氟火箭,而我国已有了一般的火箭推进剂。这是一项重要的国防任务。黄耀曾和戴行义等先在上海化工研究院,后在有机所的实验厂建立元素氟车间。虽然以后计划改变,但是这个车间的建立对以后氟油任务的完成影响很大。因为当时苏联专家已撤走,分离同位素用的全氟润滑油等关键材料也已运走,我国科研人员只好自己干。由于这项工作以及萃取剂、离子交换树脂等工作受到有关部门很高的评价。在一次全院大会上,钱三强把有机所党委副书记和黄耀曾拥抱起来,说感谢有机所的工作,使我国原子弹的爆炸提前了一年。这是使黄耀曾兴奋不已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是研制新一代核武器所需特殊炸药的问题。有机所当时参予承担这一任务,在黄耀曾领导下,有40多位同志与西安、兰州有关研究所协作,干了3年多时间。当时有几个方案在另外几个单位同时进行,研制出来的产品要经过严格考核,考评的项目很多。最后兰州化学物理所与有机所的方案被选上了。这个方案以后正式在武器上得到实际应用。
第三件让他难忘的事是公安部曾经交给有机所一个任务,剖析外国特务的密写纸,要求弄清其中的特殊化学成分,并要求密写后的无色字迹显出颜色来。当时,仅有的几张密写纸在别的研究单位剖析中都未得出结果而报废了,手头上只剩下半张纸。成败在此一举。这项任务落到黄耀曾身上后,他应用各种分析手段精心剖析,冥思苦想,终于弄清了密写纸药剂的特殊成分,又把无色的字迹显出颜色来。1984年公安部某研究所所长,赞扬有机所为破获重大案件做出了杰出贡献。自从密写纸被识破以后,就再没特务敢在中国使用这种密写纸了。为此黄耀曾常说:“只要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科研项目,我们应当积极承担,并且应当全力以赴,争取出色地完成”。
由于这些工作,黄耀曾获得了国防科技工作委员会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