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
台山市
地理: 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港澳
市境南临南海,境内有大小岛屿95个
以川山群岛中的上川岛、下川岛最大,
上下川被誉为‘东方夏威夷’,可见它的魅力
总面积: 3286平方千米
总人口: 超过101万人,海外华侨超过130万(2002年数据)
素有‘全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
五邑: 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
语言: 台山话 粤语(粤语)
发音: 台山:Hoisaan;(台山音)
粤语:Toisaan;
拼音:Taishan
主要媒体: 台山电视台(全日播放,粤语和国语双语广播;09年新增加有本地的台山话节目广播——得闲倾偈) 台山电台(FM90.4MHz粤语广播)
报纸以江门日报、广州日报为主 市内电视台和电台皆用粤语广播为主
市政府: 市人民政府驻台城街道 邮编:529200 代码:440781 区号:0750
市委书记:吴晓谋
市长: 谢伯欣(代理)
气候: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少霜无雪、温和多雨、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21.8゜C
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港澳,幅员辽阔,总面积3286平方公里。现辖两个试验区,20个镇和一个华侨农场,共分503个村(居)委会,3655条自然村。市内人口101万余,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等92个国家和地区的台山籍乡亲130多万,“全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 ‘排球之乡’之美誉。台山人出国,追溯到清乾隆39年(公元1774年),已有220多年历史,华侨都有着赤子之心,想方设法改善和建设家乡,对台山建设的作用是杰出的,最明显的地方莫过于台山的教育事业了,到处都是华侨的脚印;至于排球,是每个台山人都热爱的球类,无论年有老少,从07~08赛季开始,广东台山建龙男排与女排的主场设在台山,依靠当地的独特环境和气氛,而且步步高女排决赛的地点也是台山。
市境南临南海,海(岛)岸线长587公里,境内有大小岛屿95个,以川山群岛中的上川岛、下川岛最大。上川岛157平方公里,是广东面积最大的岛屿,下川岛98平方公里。全市境内有盆地、平原、丘陵、高山、滩涂,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台山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8℃,年平均日照2006小时,年均降雨量1936毫米。
改革开放以后,台山经济发展尤为迅速。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20亿元 。全市工业已形成了以机械、电子电器、纺织、医药、建筑材料、食品、五金、化工、制衣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品达1000多种,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农业初步建立了优质水稻、海水养殖、花生、甘蔗、蔬菜、禽畜、水果、花卉、林木等十大“三高”农业基地。
台山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水陆水通方便。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1722多公里。2001年1月已建成全长53公里贯通市境南北的、北连佛(山)开(平)高速公路的新(会)台(山)高速公路,贯通市境东西的、全长87公里的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台山段)已建成,近期即将通车。市内“五路”改革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其中麻阳线、冲东线、荻白线已竣工,大井线、百大线也即将告竣。河运海运,联接各地,港口建设日趋完善。公益港建于北部潭江河岸,可停泊数千吨级的集箱货运船和豪华快速客轮,每天都有航班开往香港。广海港建于南部广海湾,距香港96海里,距澳门52海里。即将建成的还有可停泊万吨级货轮的鱼塘港,台山发电厂10万吨级的煤运码头。
电力建设加大投资。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全市目前有220KV、110KV、35KV等变电站17座,总变电容量70.4万千伏安。全市火力发电厂和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联接大电网供电。在建中的总装机容量600万千瓦时的台山发电厂,是目前亚洲最大型的燃煤发电厂,2003年4月第一期工程两台共120万千瓦机组将开始发电。
在建台山核电项目是一个中外共同开发建设的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项目。一期工程建设两台EPR三代核电机组,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机组。
第一台机组计划于2009年9月1日浇灌第一罐混凝土,预计于2013年12月投入商业运行。
台山是全国电信百强县(市)之一,近年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已建成光纤宽频传输网络总长近3000皮长公里,IT技术正在加速向经济社会各个层面渗透,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近20万门,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市,互联网用户总数增至1.7万户,中英文版《台山招商网》已开通使用,率先在全国县(市)中建立平台开播数字电视。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市区文化广场、体育广场、侨光大道、步行街等重点工程竣工使用。六福山庄、侨雅花园、华侨花园、百乐园等新的住宅小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台城连续5次通过“全国卫生城市”复检。各镇区建设不断出现新面貌。
改革开放以来,台山工业不断发展,群龙崛起。国有集体、外资、私营、个体工业并驾齐驱。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纺织制衣、医药食品、化工塑料、建材等行业,共有80大类产品,1500多个品种。工业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产品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台山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致力把台山建成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不断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洽谈投资。台山工业化进程将不断加快。
台山是农业大市,资源丰富,再发展潜力很大。现有耕地80万亩,山地240万亩,滩涂40万亩。台山气候温和,物产丰饶,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台山实施“农业富市”战略,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三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了水稻、水产、果蔬、畜牧四大支柱产业和水稻、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水果、蔬菜、花生、花卉、甘蔗、林木、禽畜十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台山农业生产正朝着优质化、基地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台山是全国科技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广东省科技实力强县(市)之一。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万人,有省、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0家、民营科技企业19家,高新技术产品涉及光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材料、电子信息、微电子、家电、机械等技术领域共43个品种。“九五”期间,全市获县(市)以上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102项;推广科技成果27项;组织实施国家、省级的科技计划项目23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公告的专利申请142项。工业、农业、海洋经济实现了从资源型、粗放型到科技型、集约型转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开创了台山科技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在“外向带动”战略的推动下,台山市外贸企业已逐步走向集团化、规模化、多元化、科技化,不断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具有侨乡特色的外经贸新格局。现已和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往来,出口商品50多类300多个品种。2000年,外贸出口总额达3.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1亿美元。
台山全市拥有集贸市场58个,面积26万多平方米,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乡镇为依托,城乡结合,各种经济成分并举的集市市场格局。现有商业、粮食、供销、食品、烟草等集团公司,经营网点1382个,遍布城乡。企业已逐步向租赁、承包、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形式经营体制转变,逐步采用连锁、代理制等方法经营
地理: 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港澳
市境南临南海,境内有大小岛屿95个
以川山群岛中的上川岛、下川岛最大,
上下川被誉为‘东方夏威夷’,可见它的魅力
总面积: 3286平方千米
总人口: 超过101万人,海外华侨超过130万(2002年数据)
素有‘全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
五邑: 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
语言: 台山话 粤语(粤语)
发音: 台山:Hoisaan;(台山音)
粤语:Toisaan;
拼音:Taishan
主要媒体: 台山电视台(全日播放,粤语和国语双语广播;09年新增加有本地的台山话节目广播——得闲倾偈) 台山电台(FM90.4MHz粤语广播)
报纸以江门日报、广州日报为主 市内电视台和电台皆用粤语广播为主
市政府: 市人民政府驻台城街道 邮编:529200 代码:440781 区号:0750
市委书记:吴晓谋
市长: 谢伯欣(代理)
气候: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少霜无雪、温和多雨、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21.8゜C
基本概况
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港澳,幅员辽阔,总面积3286平方公里。现辖两个试验区,20个镇和一个华侨农场,共分503个村(居)委会,3655条自然村。市内人口101万余,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等92个国家和地区的台山籍乡亲130多万,“全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 ‘排球之乡’之美誉。台山人出国,追溯到清乾隆39年(公元1774年),已有220多年历史,华侨都有着赤子之心,想方设法改善和建设家乡,对台山建设的作用是杰出的,最明显的地方莫过于台山的教育事业了,到处都是华侨的脚印;至于排球,是每个台山人都热爱的球类,无论年有老少,从07~08赛季开始,广东台山建龙男排与女排的主场设在台山,依靠当地的独特环境和气氛,而且步步高女排决赛的地点也是台山。市境南临南海,海(岛)岸线长587公里,境内有大小岛屿95个,以川山群岛中的上川岛、下川岛最大。上川岛157平方公里,是广东面积最大的岛屿,下川岛98平方公里。全市境内有盆地、平原、丘陵、高山、滩涂,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台山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8℃,年平均日照2006小时,年均降雨量1936毫米。
改革开放以后,台山经济发展尤为迅速。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20亿元 。全市工业已形成了以机械、电子电器、纺织、医药、建筑材料、食品、五金、化工、制衣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品达1000多种,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农业初步建立了优质水稻、海水养殖、花生、甘蔗、蔬菜、禽畜、水果、花卉、林木等十大“三高”农业基地。
台山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水陆水通方便。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1722多公里。2001年1月已建成全长53公里贯通市境南北的、北连佛(山)开(平)高速公路的新(会)台(山)高速公路,贯通市境东西的、全长87公里的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台山段)已建成,近期即将通车。市内“五路”改革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其中麻阳线、冲东线、荻白线已竣工,大井线、百大线也即将告竣。河运海运,联接各地,港口建设日趋完善。公益港建于北部潭江河岸,可停泊数千吨级的集箱货运船和豪华快速客轮,每天都有航班开往香港。广海港建于南部广海湾,距香港96海里,距澳门52海里。即将建成的还有可停泊万吨级货轮的鱼塘港,台山发电厂10万吨级的煤运码头。
电力建设加大投资。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全市目前有220KV、110KV、35KV等变电站17座,总变电容量70.4万千伏安。全市火力发电厂和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联接大电网供电。在建中的总装机容量600万千瓦时的台山发电厂,是目前亚洲最大型的燃煤发电厂,2003年4月第一期工程两台共120万千瓦机组将开始发电。
在建台山核电项目是一个中外共同开发建设的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项目。一期工程建设两台EPR三代核电机组,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机组。
第一台机组计划于2009年9月1日浇灌第一罐混凝土,预计于2013年12月投入商业运行。
台山是全国电信百强县(市)之一,近年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已建成光纤宽频传输网络总长近3000皮长公里,IT技术正在加速向经济社会各个层面渗透,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近20万门,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市,互联网用户总数增至1.7万户,中英文版《台山招商网》已开通使用,率先在全国县(市)中建立平台开播数字电视。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市区文化广场、体育广场、侨光大道、步行街等重点工程竣工使用。六福山庄、侨雅花园、华侨花园、百乐园等新的住宅小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台城连续5次通过“全国卫生城市”复检。各镇区建设不断出现新面貌。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台山工业不断发展,群龙崛起。国有集体、外资、私营、个体工业并驾齐驱。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纺织制衣、医药食品、化工塑料、建材等行业,共有80大类产品,1500多个品种。工业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产品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台山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致力把台山建成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不断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洽谈投资。台山工业化进程将不断加快。 台山是农业大市,资源丰富,再发展潜力很大。现有耕地80万亩,山地240万亩,滩涂40万亩。台山气候温和,物产丰饶,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台山实施“农业富市”战略,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三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了水稻、水产、果蔬、畜牧四大支柱产业和水稻、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水果、蔬菜、花生、花卉、甘蔗、林木、禽畜十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台山农业生产正朝着优质化、基地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台山是全国科技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广东省科技实力强县(市)之一。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万人,有省、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0家、民营科技企业19家,高新技术产品涉及光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材料、电子信息、微电子、家电、机械等技术领域共43个品种。“九五”期间,全市获县(市)以上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102项;推广科技成果27项;组织实施国家、省级的科技计划项目23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公告的专利申请142项。工业、农业、海洋经济实现了从资源型、粗放型到科技型、集约型转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开创了台山科技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在“外向带动”战略的推动下,台山市外贸企业已逐步走向集团化、规模化、多元化、科技化,不断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具有侨乡特色的外经贸新格局。现已和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往来,出口商品50多类300多个品种。2000年,外贸出口总额达3.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1亿美元。
台山全市拥有集贸市场58个,面积26万多平方米,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乡镇为依托,城乡结合,各种经济成分并举的集市市场格局。现有商业、粮食、供销、食品、烟草等集团公司,经营网点1382个,遍布城乡。企业已逐步向租赁、承包、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形式经营体制转变,逐步采用连锁、代理制等方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