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敬魁
中科院院士、物理化学家
梁敬魁,男出生日期: 1931.4.28
学 科: 物理化学家
工作单位: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简历
1954.6.1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7 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
1955.7-1956.7 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和哲学
1956.9-1960.2 莫斯科苏联科学院A.A.Baykov冶金研究所金属合金晶体化学和热化学专业副博士研究生
1960.2. 获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1960.3-1984.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研究员、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导师、晶体学研究室课题组长、学术秘书、副主任、主任、相图相变研究室主任
1984.2-1987.7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导师、研究员
1987.8-现在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物理所和凝聚态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3.11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现为院士)
社会兼职
中科院化学部第八届(1996-1997)常委
中国晶体学会副理事长(1994-1998),(1999-- )顾问
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1991-1999),(1999- )理事
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1994-1998),(1999- )理事
北京动态与稳态分子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福州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物理学报”及其海外版副主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与材料科学部评议组成员
一些大学和研究所的兼职教授或兼职研究员
“自然科学展”、“物理化学学报”、“结构化学”等杂志的编委
主要工作成就
长期在晶体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三个学科的交叉领域方面做研究工作,对无机体系功能材料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的前沿性基础课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在多晶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和点阵常数的精确测定方面有较高造诣。主持完成属首创“核试验瞬时过程测温装置”的研究。根据高Tc氧化物超导体晶体结构特点,提出了从第一条衍射线的面间距d值确定超导体结构类型和原子粗略位置的简便方法。发现并从晶体结构的观点指出在铊系存在一系列不同轴长C值的超导相,随后测定了铊系八种超导相分属两种类型的晶体结构。应用晶体点阵常数的精确测量,在Cu-Au二元系中观察到一系列新的超结构现象,并从结构与组份关系和热力学的观点进行了解释,丰富了有序化超结构相的形成的实验和理论。系统地测定了大量相图,被国内外相图汇编收集,并在我国推进了相图在单晶生长中的应用,成功地用熔盐提拉法生长偏硼酸钡低温相(BBO)单晶体,解决了BBO生长的原理和实践问题,提出从非晶态合成难以合成的物相或获得具有某种性能的亚稳相,在常压下成功地获得通常必须在高压下才能合成的γ-LiBO2。发表论文270余篇。著有《相图与相结构》(上、下册),1993,科学出版社和《高TC氧化物超导体系的相关系和晶体结构》1994,科学出版社。
主要获奖项目
核试验瞬时过程测温装置的研制,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1978年),第一作者。
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86年), 第二作者。
碘酸盐的相图、结构和相变研究,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二等奖,(1987),第一作者。
碱与碱土金属硼酸盐体系相图、相变和相结构的研究,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二等奖(1988年),第二作者。
液N2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1年),第一作者。
“静电场作用下的α-LiIO3晶体异常”现象和研究,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79年),第九作者。
高Tc氧化物体系超导体的发现,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9年),第十一作者。
"高Tc氧化物超导体系的相关系和晶体结构“(箸作),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1995),第一作者。
研究工作
长期在晶体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三个学科的交叉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应用多晶X射线衍射和热学分析并附以物理性能的测试等方法对无机体系功能材料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等材料科学的基础问题进行了大量系统深入的研究。根据高Tc氧化物超导体结构特点,提出了从第一条衍射线的d值确定超导体结构类型和原子粗略位置的间便方法。发现并从晶体结构的观点指出在铊系存在一系列不同C值的超导相,随后测定了铊系八种超导相分属两种类型的晶体结构。应用晶体点阵常数的精确测量,在Cu-Au二元系中观察到一系列新的超结构现象,并从结构与组份关系和热力学的观点进行了解释,丰富了有序化超结构相的形成的实验和理论。系统地测定了大量相图,被国内外相图汇编收集,并在我国推进了相图在单晶生长中的应用,成功地用熔盐提拉法生长偏硼酸钡低温相(BBO)单晶体,解决了BBO生长的原理和实践问题。提出从非晶态合成难以在通常条件下合成的物相或具有某种性能的亚稳相。系统研究具有CaCu5型结构或某衍生结构的稀土富过渡族金属化合物的结构,以及贮H2和永磁性能。在氧化物体系、无机盐体系、金属合金体系、非晶玻璃以及X射线晶体学的应用等方面发表论文、综述等270余篇。著有“相图与相结构”(上、下册)和“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系的相关系和晶体结构”等,主持完成属首创的“核试验瞬时过程测温装置”的研究,获多项国家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和科学进步奖,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中共优秀党员、优秀研究生导师、享有政府特殊津贴。1999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从1978年开始在物理所和福建物质结构所招收31名博士生(其中合作招收9名),19名硕士生,至1997年已毕业的博士生20名(其中合作招收7名),硕士生12名,中途出国学习13名,现在学博士生5名,大部分毕业生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其中部分已晋升为研究员担任领导工作。
主要论文著作目录
The structure of NiGa4 crystal---A new vacancy controlled γ-brass phase, J.K. Liang, S.S. Xie, Science Sinica (Science in China), 26A(1983), N12, 1305-1313 (英文版), 中国科学(1983), N7, 637-644(中文版)。
Phase relation and R-T-M ternary system crystal 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R(T, M)13 compounds (R=light rare-earth, T=Co, Fe, M=Al, Si), J.K. Liang etc.,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