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猷
留下来大展宏图。然而马大猷却像他的许多师长一样,选择了归国效力的道路。半个多世纪之后,年届八旬的马大猷回忆起当年的选择,深情无悔地说:“发展中国的声学事业,是我的恩师为我指出的专业方向,也是我愿意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当时获得博士学位后马上要回国,内心是感到国家和民族正遭受灾难,需要我马上回去尽一份力量。”马大猷回国后,开始希望能为抗战需要研究一些科学技术问题,终因没有研究课题,遂致力于教学工作。他先是在西南联大工学院电机系任教授,时年25岁,是该校最年轻的两名教授之一。几年后,北京大学筹备创办工学院,31岁的马大猷被聘为筹备主任,后来又成为北大工学院的首任院长。在当时全国著名的工学院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位院长。
建国初期的工作
1956年周总理直接领导,制定科学技术12年远景规划,事先马大猷提出了发展声学的规划的建议,并参加了讨论。会上提出4项紧急措施(电子学、半导体、计算机和自动化),为我国新技术的发展画出蓝图。会后,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电子学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指定李强为筹委主任,孟昭英、陈芳允和马大猷为副主任。组织了电子学(电子管的研究)、无线电(电子管的应用)和声学3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始时在西苑旅社六号楼工作,同时进行基建。马大猷主持了电子所大楼的设计、施工、装修工作,并设计了达到国际水平的全国第一座声学实验室和声学实验水池。工程达到了高质量,大楼已安全使用近40年。办研究所,人员主要来源是大学毕业生,给科学院的名额有限。中国科学院那时在北京已有一二十个研究所,有成就的研究员不少,于是就计议创办自己的大学。1959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是有关研究所的研究员,实习到各研究所,理工结合,加强基础训练,5年毕业。这些完全符合马大猷的设想(也是学者的共同意见),所以他非常积极,开学后与吴有训先生、严济慈先生分担几个班的普通物理课,研究所的工作不减少,一直教了6年。
1959年另一件事是北京兴建10大建筑,人民大会堂音质问题交马大猷负责。他组织了北京的大学、建筑、广播系统中的声学专家,进行研究,提出设计要求,进行模型试验、测量、鉴定工作。他提出了分散声源(每个坐位前有小扬声器)和联结立体声系统(台口上大扬声器按立体声设计但联到一起)。以解决这巨大厅堂(9万立方米,最多容l万人)中的扩声问题,顶上和墙面用穿孔板吸声处理以减少回声并控制混响时间到1.8秒,适合音乐的需要。建成后做了测量,证明设计、处理完全成功。这是当时国际上最大的为正式活动而建的厅堂,后来人大、政协每年开大会、听报告都很满意,大型文艺表演,音乐优美动听,歌唱清晰宏亮。1964年声学研究所从电子所分出来正式成立,马大猷改到声学所,任副所长、研究员。同时,创办了《声学学报》,成为全国声学最高学术刊物,马大猷任主编,以后还出了英文版。
1966年,根据国家地下导弹发射井中噪声控制的要求,马大猷研制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代替国外常用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它防火性能强,吸声效果好。以后,他又把微穿孔板吸声结构扩展到民用范围,成为噪声控制和改善厅堂音质的重要手段并逐步形成了他的微穿孔板理论及其应用方法。
1992年12月,在德国首都波恩,新建的联邦议会大厅落成了。不料议会第一次在新大厅里开会就出现了令人难堪的场面。当时电视台正进行会议的现场直播,大厅里的扩声系统却突然中断了工作,工作人员采取了许多应急措施却都无济于事。联邦议会的602名议员因而忿然退出新大厅,回到老大厅去继续开会。这件事震动了德国乃至欧州的建筑界。经事后多方调查原因,发现新大厅昂贵的电声设备质量优良,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出在建筑声学上面。大厅存在严重的声聚焦、声场不均匀以及扩声系统反馈作用影响,使扩声系统受到强声场反射,造成超负荷而突然中断工作。问题找到了,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耗资高达27亿马克的新大厅面临报废的危险。这时,中国访问学者查雪琴等人正根据中德科技交流计划,在德国斯图加特物理研究所工作。他们得知联邦议会新大厅的声学难题后,向德国专家提出可以用微穿孔板理论解决这一难题。经过中德两国专家的共同努力,运用马大猷的理论和方法,加上一些其它的声学措施,很快在六个星期内圆满解决了新议会大厅的声学难题。马大猷的名字随之传遍了德国的工程界和声学界。德国对此作了专题报道,盛赞马大猷的理论和中国学者的成就。马大猷的名字又一次在国际声学界引起了轰动。
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声学学报》(中、英文)主编。
曾任:
1940年—1946年,国立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副教授、教授。
1946年—195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兼教务长。
1952年—1955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1955年—现在,先后兼任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声学研究所副所长。
1958年—196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1980年—198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1987年—1993年,国际声学委员会委员。
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中国电子学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受奖: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198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
1997年,德国夫琅和费协会金质奖章及建筑物理研究所ALFA奖。
1998年,何梁何利科学进步奖[1]。
建国初期的工作
1956年周总理直接领导,制定科学技术12年远景规划,事先马大猷提出了发展声学的规划的建议,并参加了讨论。会上提出4项紧急措施(电子学、半导体、计算机和自动化),为我国新技术的发展画出蓝图。会后,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电子学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指定李强为筹委主任,孟昭英、陈芳允和马大猷为副主任。组织了电子学(电子管的研究)、无线电(电子管的应用)和声学3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始时在西苑旅社六号楼工作,同时进行基建。马大猷主持了电子所大楼的设计、施工、装修工作,并设计了达到国际水平的全国第一座声学实验室和声学实验水池。工程达到了高质量,大楼已安全使用近40年。办研究所,人员主要来源是大学毕业生,给科学院的名额有限。中国科学院那时在北京已有一二十个研究所,有成就的研究员不少,于是就计议创办自己的大学。1959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是有关研究所的研究员,实习到各研究所,理工结合,加强基础训练,5年毕业。这些完全符合马大猷的设想(也是学者的共同意见),所以他非常积极,开学后与吴有训先生、严济慈先生分担几个班的普通物理课,研究所的工作不减少,一直教了6年。
1959年另一件事是北京兴建10大建筑,人民大会堂音质问题交马大猷负责。他组织了北京的大学、建筑、广播系统中的声学专家,进行研究,提出设计要求,进行模型试验、测量、鉴定工作。他提出了分散声源(每个坐位前有小扬声器)和联结立体声系统(台口上大扬声器按立体声设计但联到一起)。以解决这巨大厅堂(9万立方米,最多容l万人)中的扩声问题,顶上和墙面用穿孔板吸声处理以减少回声并控制混响时间到1.8秒,适合音乐的需要。建成后做了测量,证明设计、处理完全成功。这是当时国际上最大的为正式活动而建的厅堂,后来人大、政协每年开大会、听报告都很满意,大型文艺表演,音乐优美动听,歌唱清晰宏亮。1964年声学研究所从电子所分出来正式成立,马大猷改到声学所,任副所长、研究员。同时,创办了《声学学报》,成为全国声学最高学术刊物,马大猷任主编,以后还出了英文版。
【马大猷-参加国际会议】
1966年,根据国家地下导弹发射井中噪声控制的要求,马大猷研制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代替国外常用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它防火性能强,吸声效果好。以后,他又把微穿孔板吸声结构扩展到民用范围,成为噪声控制和改善厅堂音质的重要手段并逐步形成了他的微穿孔板理论及其应用方法。1992年12月,在德国首都波恩,新建的联邦议会大厅落成了。不料议会第一次在新大厅里开会就出现了令人难堪的场面。当时电视台正进行会议的现场直播,大厅里的扩声系统却突然中断了工作,工作人员采取了许多应急措施却都无济于事。联邦议会的602名议员因而忿然退出新大厅,回到老大厅去继续开会。这件事震动了德国乃至欧州的建筑界。经事后多方调查原因,发现新大厅昂贵的电声设备质量优良,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出在建筑声学上面。大厅存在严重的声聚焦、声场不均匀以及扩声系统反馈作用影响,使扩声系统受到强声场反射,造成超负荷而突然中断工作。问题找到了,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耗资高达27亿马克的新大厅面临报废的危险。这时,中国访问学者查雪琴等人正根据中德科技交流计划,在德国斯图加特物理研究所工作。他们得知联邦议会新大厅的声学难题后,向德国专家提出可以用微穿孔板理论解决这一难题。经过中德两国专家的共同努力,运用马大猷的理论和方法,加上一些其它的声学措施,很快在六个星期内圆满解决了新议会大厅的声学难题。马大猷的名字随之传遍了德国的工程界和声学界。德国对此作了专题报道,盛赞马大猷的理论和中国学者的成就。马大猷的名字又一次在国际声学界引起了轰动。
【马大猷-个人荣誉】
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声学学报》(中、英文)主编。曾任:
1940年—1946年,国立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副教授、教授。
1946年—195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兼教务长。
1952年—1955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1955年—现在,先后兼任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声学研究所副所长。
1958年—196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1980年—198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1987年—1993年,国际声学委员会委员。
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中国电子学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受奖: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198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
1997年,德国夫琅和费协会金质奖章及建筑物理研究所ALFA奖。
1998年,何梁何利科学进步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