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研究院

曹天钦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曹天钦


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学家

  曹天钦(1920 12.05 - 1995 01.08),生物化学家。长期从事蛋白质化学、植物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是肌球蛋白轻链发现者。
  在肌肉蛋白质、神经蛋白质、蛋白水解酶和抑制剂、马王堆古尸的保存、植物病毒、植物类菌原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等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为发展中国的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曹天钦-简介

  曹天钦,1920年12月5日生于北平(现北京)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原籍河北省束鹿县,父亲是教师。1932年曹天钦考入燕京大学附属中学,1935年夏入通县潞河中学,1937年转入北平育英中学,完成了高中学业。曹天钦在中学时期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当时正值日本侵略军侵犯中国,他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了燕大学生会的抗日募捐活动,高中时期,由于看到外有强敌侵略,内有军阀混战,遂又立志“科学救国”和“工业救国”。
  1938年,入燕京大学学习化学。自一年级至三年级由于成绩优良,获得学校的奖学金。1941年春,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夕,他和一些同学逃离北平,经由上海转开封、郑州,在陕西宝鸡参加了由路易·爱黎成立和指导的中国工业合作运动(工合),不久被派去陕西凤县双石铺工业试验所任工业分析组技士,分析陕甘各地的煤、水及铁、铅等各种矿石,后又被聘去“工合”兰州事务所主持皮革生产合作社的技术和业务。1943年燕京大学在成都复校,曹天钦回燕大继续学习,1944年夏毕业,得理学士学位。随即受中英科学合作馆李约瑟博士的邀请赴重庆,参加中英文化交流工作。
  旧居
  1946年10月,经李约瑟博士介绍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赴英留学,先在剑桥大学攻读化学,1948年获学士学位。此后,曹天钦醉心于制革研究,而制革和蛋白质化学有关,因而又改攻生物学,师从著名生化学家斐利(K.Bailey)研究蛋白质化学4年,主要从事肌肉蛋白质的物理化学研究。留英6年是曹天钦获得知识和成果的重要时期,由于他出色的研究成果,1951年被剑桥大学罔维尔基斯学院选为院士,这是该院历史上第一个中国人获此殊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曹天钦受到极大的鼓舞。本来,曹天钦已准备去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蛋白质物理化学专家陶蒂(P.Doty)的实验室工作,陶蒂教授当时是这一领域的权威,而且曹天钦的未婚妻谢希德此时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无论从事业或从家庭考虑,这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但经当时即将回国的邹承鲁的介绍,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的副所长王应睐发函邀请曹天钦回国参加祖国科学研究事业。曹天钦为了报效祖国,立即放弃去美的计划,等待谢希德取得学位后,立即共同回国。当时美国政府禁止留学生回国,在李约瑟博士的协助下,谢希德以赴英结婚为理由,在1952年5月成功地由美抵英和曹天钦举行了婚礼。3个月后,他们终于克服各种困难,从英国启程于1952年10月1日到达上海,这天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四个国庆节日,当看到成千上万的市民兴高采烈地庆祝游行时,夫妇俩心潮起伏,感情潮湃,不可言表。
  曹天钦返国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上海)副研究员,他立即筹备实验室,并开展了肌肉蛋白质、胶原蛋白质、神经系统蛋白质等研究。虽然当时条件简陋,但他心情愉快,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1958年任研究员。1956年5月,他和谢希德分别在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时在科技界传为佳话。1958年曹天钦与几位青年科技人员一起,首先建议开展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研究,并在其后的3年中是这项研究的几位领导人之一。1966年在第二次评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会议上,他又建议开展胰岛素X光晶体衍射的研究。1959年生理生化研究所分立为生理和生物化学两个研究所。1960年曹天钦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直至1984年。1979年至1988年,被选为中国生物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他和当时的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王应睐一起,为生物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生物化学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不遗余力。
  为了使基础科学研究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曹天钦又开展了植物病毒和类菌原体的研究,为解决中国的农业病害问题作出了贡献。
  1980年曹天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的学部委员,并先后任学部副主任、主任。20世纪80年代初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尽管此时他已年届花甲,并且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不公正待遇,身体健康已受影响,但仍两地奔波,以极大的热情来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在他任职期间,访问了上海地区所有的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和全国很多生物学研究所,他特别关心和重视边远、内地科研比较落后地区的研究所的发展。此外,他还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
  1983年,他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选聘为国外院士,1984~1988年当选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理事会理事、执行局委员。作为一位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曾出访很多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访问研究所、大学,为介绍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和各国科学界的合作,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他的积极促进下,1988年秋天国际科学联合会大会第一次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此时曹天钦已不能躬逢其盛,成为他的极大憾事。早在1987年秋,他在以色列出席国际生物物理学大会时,由于旧病复发被送回国内。他的病情牵动了上自国家领导人,下至他的年轻学生们的心,组织上和家属、医生们多次讨论了治疗方案,并动了手术,可惜无法使曹天钦康复。
  正当祖国和人民最需要像他这样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的时候,他却失去了工作能力,但曹天钦的爱国热忱、科学建树依然受到人们崇敬和尊重。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步青在1990年冬庆贺他的70华诞时所说:“曹天钦教授潜心科研半世纪,为国家建树良多,党与人民永远感激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曹天钦-简历

  1920年12月5日 出生于北平。
  1938~1941年 在燕京大学化学系学习。
  1941~1943年 在中国工业合作运动(C.I.C)西北区工作。
  1944年 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1944~1946年 任中英科学合作馆干事。
  1946~1948年 在英国剑桥大学化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48~1952年 在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任英国剑桥大学罔维尔基斯学院院士(fellow)。
  1952~1958年 任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1960~1984年 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生化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
  1981~1988年 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主任。
  1983~1988年 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
  1995年1月8日 病逝于上海市。


曹天钦-主要论著

  1 Tsao T C, Bailey K, Adair G. S. The size, shape and Aggregation of Tropomyosin Particles. Biochem J, 49, 1950: 27-36
共3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489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