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祥麟
麟基金是用侯祥麟院士所获得的何梁何利奖金和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以及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捐赠成立的。其宗旨是:为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鼓励优秀青年报考我国高等院校石油加工领域本科学习深造;激励我国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石油加工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以及毕业后继续在本学科领域工作的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立志献身于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
侯祥麟基金奖每年颁发一次。
奖励学科在基金《管理章程》和《评奖办法》中称为石油加工(含天然气)领域,是指石油炼制和生产石油化工基本原料方面的技术,包括工艺、化学工程、催化、催化材料、产品、分析、自动化、设备……。
1986年曾获意大利通用石油公司颁发的第一届恩里科·马泰伊国际科学技术奖。
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马太依国际科学技术奖(意大利)等多项奖励。
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部级奖励成果580多项。
微笑,纯真的微笑。
96岁的侯祥麟,脸上常常盈满孩童般无邪的笑容。“人生的风风雨雨都已过去,我的心境一片明朗和宁静。”锵锵心语,饱蘸着浓浓的平和,一种曾经沧海的平和。明德惟馨,宁静致远,云水之风悠悠然……
1.责任。
一次调查为中科院解决5亿元经费身为一代宗师,几十年来,侯祥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参与各种社会事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15年,侯祥麟这个委员当得很称职。上个世纪80年代,侯祥麟曾组织一些委员,对一些中科院研究所的仪器设备进行调查。当获悉其中很多已不堪使用时,侯祥麟甚为痛心。“再不加大投入,科研的滞后将积重难返。”他们立刻形成调查报告,提交国务院。国务院很快批下来5亿元经费。这对当时囊中羞涩的中科院而言,不啻雪中送炭。调查研究,撰写报告,出谋划策。在繁忙的专业研究之余,侯委员在社会活动的新岗位上频立新功:《关于科研院所进入大中型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15年间,侯祥麟参与组织了众多建言献策,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除此之外,侯祥麟还担任了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等一大批社会职务,老人的退休生活繁忙而充实。“社会活动家”——侯祥麟不大习惯这个称呼,“还是'社会服务家’来得好。”在侯祥麟看来,能够为他人服务,实在是一种快乐。
2.风度。
慨捐百万家产,甘当幕后英雄。1986年7月8日,罗马巴比雷尼宫。意大利总统科西加亲自向第一位获得“马太依国际奖”的中国科学家侯祥麟表示热烈祝贺,以表彰其为中国炼油和石化科技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一回国,侯祥麟就把25万美元奖金全部捐给国家。作为中科院的资深院士,按规定侯祥麟每月可领百元交通补助费,但他坚持不受,再三催促,才被迫领来,攒够整数交党费,一次便交了8000元。1981年春,广东老家传来消息,县里落实政策,将归还侯家祖上的40多间房屋,价值百万元以上,只需由侯祥麟签字即可移交。思量再三,侯祥麟复信:国家百废待兴,教育先行,房产宜办教育,全部捐给国家……
对“利”如此,在“名”上,侯祥麟又何尝不这样?人们怎么也看不懂:1960年到1982年的22年间,这位石油科技界泰斗竟只发表了一篇论文!其实,侯祥麟也指导过很多人写论文,但没一篇署他的名。“他不让署。”石科院燃料研究室原主任刘济瀛感慨,“他把很多发表研究成果的机会让给了年轻人,自己甘居幕后。”很多人为他在担任石科院院长期间没做科研题目而遗憾。他却说:“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热爱自己的工作。但我也是共产党员,首先要服从党的安排。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好,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这是我的使命。”
何等胸怀?何等风度?宽容,一个优秀科学家不可或缺的品质。侯祥麟身上,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只要工作认真做了,哪怕做错,也不应该批评。恰恰相反,还应该好好地鼓励。”侯祥麟善于看到失败的另一面,“至少,它降低了成功的成本。”
3.惜才
60年代力荐20余位年轻人当领导。长江后浪推前浪。在侯祥麟心目中,提携后进、奖掖青年,播撒科学种子,须不遗余力。多年来,侯祥麟一直为石化高层次人才后继乏人而忧心忡忡。1996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侯祥麟,领到100万港元奖金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捐出50万元设立“侯祥麟基金”。如今,在中石油、中石化和石科院的支持下,基金已发展至800万元,奖励石化英才227人。上个世纪90年代,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员,侯祥麟针对当时科技界人才面临“断层”之虞,提出设立“优秀人才基金”。不久,“中青年优秀人才基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应时而生,科教界好评连连。两年后,国务院据此批准设立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才、爱才,侯祥麟更敢用才。1965年,在时任石科院副院长侯祥麟的举荐下,20多位40岁以下的年轻人被推至领导岗位,其中包括3位副院长。“你们不仅要自己做出东西,更要让下面的年轻人做出成绩来。”这是侯祥麟对中层干部常说的话——他看重梯队的承继。如今,侯祥麟当年倾力打造的石科院人才方队早已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部级奖励成果580多项。
4.真爱
频“送”别人出国,偏不推荐女儿。在很多人印象中,侯祥麟“无情”。对身边人要求之严,近乎苛刻。早年,两个女儿读大学,一个清华,一个钢院。两姐妹天天骑车,风雪无阻,决不允许蹭父亲的公车。跟着他干,升不“官”。他也从不为身边人“说话”,五任秘书没一个从中沾光。“原来不是没有过想法,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还真感激他。”秘书张宝文说,“他教会了我们凭真本事‘吃饭’。”对女儿,侯祥麟欠的“债”似乎永远也还不清。“小时候的印象中,爸爸永远都那么忙。”小女儿侯珉回忆,“别的孩子周末可以跟父母到公园玩,而爸爸好像从来就没这个概念。”多少年,“侯祥麟”这三个字,在国际上可是响当当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推荐了很多人出国留学,独独没有推荐自己的女儿,“自己的事就让她们自己去努力吧!”侯祥麟“亲远疏近”。对妻子,侯祥麟更抱有一种永远的愧疚。“我能保持这样的状态,与我的夫人李秀珍女士的悉心照顾是分不开的。”在侯祥麟看来,这位伟大的女性不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而且主持着家庭的运转从不懈怠,是全家的支柱。
癌症晚期,几次化疗,李秀珍身体极度虚弱。但每逢侯祥麟来医院探望,她强忍巨痛,露出笑颜,甚至站起来,咬牙走上几步,好让年迈的丈夫宽心。2004年6月25日,侯祥麟在中南海汇报工作。当他结束汇报、赶到老伴病床边时,她已处弥留之际。一个老人紧紧地握住另一个老人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侯祥麟的胸口涌上一阵他从未有过的痛楚。两个小时后,老伴撒手人寰。
大爱无形,真爱无声。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如今,93岁的侯祥麟挺会赶“时髦”:不光能用电脑打字,还会上网、发E—mail。而他最爱干的事,就是用MSN,与远在大洋彼岸的小外孙女视频聊天,共享祖孙天伦之乐。
《面对面》王志专访侯祥麟
导视:他是一位战略科学家,9
侯祥麟基金奖每年颁发一次。
奖励学科在基金《管理章程》和《评奖办法》中称为石油加工(含天然气)领域,是指石油炼制和生产石油化工基本原料方面的技术,包括工艺、化学工程、催化、催化材料、产品、分析、自动化、设备……。
1986年曾获意大利通用石油公司颁发的第一届恩里科·马泰伊国际科学技术奖。
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马太依国际科学技术奖(意大利)等多项奖励。
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部级奖励成果580多项。
侯祥麟 - 人格漫谈
微笑,纯真的微笑。96岁的侯祥麟,脸上常常盈满孩童般无邪的笑容。“人生的风风雨雨都已过去,我的心境一片明朗和宁静。”锵锵心语,饱蘸着浓浓的平和,一种曾经沧海的平和。明德惟馨,宁静致远,云水之风悠悠然……
1.责任。
一次调查为中科院解决5亿元经费身为一代宗师,几十年来,侯祥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参与各种社会事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15年,侯祥麟这个委员当得很称职。上个世纪80年代,侯祥麟曾组织一些委员,对一些中科院研究所的仪器设备进行调查。当获悉其中很多已不堪使用时,侯祥麟甚为痛心。“再不加大投入,科研的滞后将积重难返。”他们立刻形成调查报告,提交国务院。国务院很快批下来5亿元经费。这对当时囊中羞涩的中科院而言,不啻雪中送炭。调查研究,撰写报告,出谋划策。在繁忙的专业研究之余,侯委员在社会活动的新岗位上频立新功:《关于科研院所进入大中型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15年间,侯祥麟参与组织了众多建言献策,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除此之外,侯祥麟还担任了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等一大批社会职务,老人的退休生活繁忙而充实。“社会活动家”——侯祥麟不大习惯这个称呼,“还是'社会服务家’来得好。”在侯祥麟看来,能够为他人服务,实在是一种快乐。
2.风度。
慨捐百万家产,甘当幕后英雄。1986年7月8日,罗马巴比雷尼宫。意大利总统科西加亲自向第一位获得“马太依国际奖”的中国科学家侯祥麟表示热烈祝贺,以表彰其为中国炼油和石化科技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一回国,侯祥麟就把25万美元奖金全部捐给国家。作为中科院的资深院士,按规定侯祥麟每月可领百元交通补助费,但他坚持不受,再三催促,才被迫领来,攒够整数交党费,一次便交了8000元。1981年春,广东老家传来消息,县里落实政策,将归还侯家祖上的40多间房屋,价值百万元以上,只需由侯祥麟签字即可移交。思量再三,侯祥麟复信:国家百废待兴,教育先行,房产宜办教育,全部捐给国家……
对“利”如此,在“名”上,侯祥麟又何尝不这样?人们怎么也看不懂:1960年到1982年的22年间,这位石油科技界泰斗竟只发表了一篇论文!其实,侯祥麟也指导过很多人写论文,但没一篇署他的名。“他不让署。”石科院燃料研究室原主任刘济瀛感慨,“他把很多发表研究成果的机会让给了年轻人,自己甘居幕后。”很多人为他在担任石科院院长期间没做科研题目而遗憾。他却说:“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热爱自己的工作。但我也是共产党员,首先要服从党的安排。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好,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这是我的使命。”
何等胸怀?何等风度?宽容,一个优秀科学家不可或缺的品质。侯祥麟身上,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只要工作认真做了,哪怕做错,也不应该批评。恰恰相反,还应该好好地鼓励。”侯祥麟善于看到失败的另一面,“至少,它降低了成功的成本。”
3.惜才
60年代力荐20余位年轻人当领导。长江后浪推前浪。在侯祥麟心目中,提携后进、奖掖青年,播撒科学种子,须不遗余力。多年来,侯祥麟一直为石化高层次人才后继乏人而忧心忡忡。1996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侯祥麟,领到100万港元奖金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捐出50万元设立“侯祥麟基金”。如今,在中石油、中石化和石科院的支持下,基金已发展至800万元,奖励石化英才227人。上个世纪90年代,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员,侯祥麟针对当时科技界人才面临“断层”之虞,提出设立“优秀人才基金”。不久,“中青年优秀人才基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应时而生,科教界好评连连。两年后,国务院据此批准设立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才、爱才,侯祥麟更敢用才。1965年,在时任石科院副院长侯祥麟的举荐下,20多位40岁以下的年轻人被推至领导岗位,其中包括3位副院长。“你们不仅要自己做出东西,更要让下面的年轻人做出成绩来。”这是侯祥麟对中层干部常说的话——他看重梯队的承继。如今,侯祥麟当年倾力打造的石科院人才方队早已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部级奖励成果580多项。
4.真爱
频“送”别人出国,偏不推荐女儿。在很多人印象中,侯祥麟“无情”。对身边人要求之严,近乎苛刻。早年,两个女儿读大学,一个清华,一个钢院。两姐妹天天骑车,风雪无阻,决不允许蹭父亲的公车。跟着他干,升不“官”。他也从不为身边人“说话”,五任秘书没一个从中沾光。“原来不是没有过想法,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还真感激他。”秘书张宝文说,“他教会了我们凭真本事‘吃饭’。”对女儿,侯祥麟欠的“债”似乎永远也还不清。“小时候的印象中,爸爸永远都那么忙。”小女儿侯珉回忆,“别的孩子周末可以跟父母到公园玩,而爸爸好像从来就没这个概念。”多少年,“侯祥麟”这三个字,在国际上可是响当当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推荐了很多人出国留学,独独没有推荐自己的女儿,“自己的事就让她们自己去努力吧!”侯祥麟“亲远疏近”。对妻子,侯祥麟更抱有一种永远的愧疚。“我能保持这样的状态,与我的夫人李秀珍女士的悉心照顾是分不开的。”在侯祥麟看来,这位伟大的女性不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而且主持着家庭的运转从不懈怠,是全家的支柱。
癌症晚期,几次化疗,李秀珍身体极度虚弱。但每逢侯祥麟来医院探望,她强忍巨痛,露出笑颜,甚至站起来,咬牙走上几步,好让年迈的丈夫宽心。2004年6月25日,侯祥麟在中南海汇报工作。当他结束汇报、赶到老伴病床边时,她已处弥留之际。一个老人紧紧地握住另一个老人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侯祥麟的胸口涌上一阵他从未有过的痛楚。两个小时后,老伴撒手人寰。
大爱无形,真爱无声。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如今,93岁的侯祥麟挺会赶“时髦”:不光能用电脑打字,还会上网、发E—mail。而他最爱干的事,就是用MSN,与远在大洋彼岸的小外孙女视频聊天,共享祖孙天伦之乐。
侯祥麟 - 采访现场
《面对面》王志专访侯祥麟导视:他是一位战略科学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