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研究院

王恩哥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的稳定性机理;发现并解释了原子的向上运动机理; 建立了水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双轻键模型;发现了一种新的二维冰;用CVD方法合成了纳米锥、CN纳米钟、BCN纳米管和C纳米锥,研究了它们的物理性质。在国际重要的学术杂志(包括Science, Phys.Rev.Lett等)上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1996年获香港“求是”青年学者奖;1997年获中科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1999年获中科院盈科优秀青年学者奖; 2002-2003年国际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 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以及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集体奖”;2006年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
  目前的研究课题及展望: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创新研究群体”《极限功能薄膜的生长机理和原子尺度的控制》等。主要从事表面纳米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性机理、输运特性、制备和物理性质等表面物理研究的前沿课题。


工作经历

  199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后,王恩哥在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大学和实验室学习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而此时的中国科研体制、条件、环境等都还不完善。

王恩哥荣获第五届周培源物理奖通知

“当时很多人觉得,只有二三流的人才会选择回国发展。我的想法是,如果把科研机构比作炉子,美国哈佛大学可能有几百摄氏度,而中科院物理所可能只有几十摄氏度,我的工作在哈佛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物理所,也许就能让炉子烧得更旺,增加更多温度。”王恩哥说。1995年6月5日晚,在中国驻美国休斯敦总领事馆,举行了一场专门为留美回国的王恩哥举行的欢送招待会,总领事亲手将一块刻着“赤子之心、科技报国”的牌匾赠与了王恩哥。
  王恩哥放弃美国休斯敦大学的工作回中国发展的举动在美国华人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生活、工作条件都优越得多的美国回到中国,同时回绝了亚洲其他著名研究机构的邀请,很多人都不理解王恩哥,但王恩哥的想法却很简单:“国家培养了我这么多年,现在科技发展需要人,我有这个责任。”
  不久之后,王恩哥只身回到了中国,成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一名研究员,回到中科院物理所后,王恩哥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标准,把主要精力放在实验室工作和培养学生上,做出让国际物理学界认可的成绩。
  在中科院物理所新的实验楼里,王恩哥将自己的房间号选为“711”,711就是他每天的工作状态:早上7点开始工作,晚上11点钟才离开,节假日也从不例外。
  刚回中国时,科研条件较差,为了节省科研经费,翻修实验室时往墙上刷浆的工
  王恩哥应邀访问欧洲物理学会
  作都是王恩哥自己动手干,比别人加倍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换来了回报,王恩哥将国际物理学最新发展态势与中国国内学科发展相结合,在薄膜/纳米结构的表面生长动力学、轻元素化合物的制备与物性、水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国际影响的重要工作,陆续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这些工作获得了国际物理界的认可。他获得了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世界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德国洪堡研究奖、美国IBM Faculty奖等国际物理界公认的奖项,并受邀到国外很多著名的学术机构作报告。通过这些工作,很多国外的研究机构和科学家了解了在中国还有中科院物理所这样的地方。
  2007年,王恩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他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9年,即王恩哥成为中科院物理所的所长之时,正是物理所人才断层的高峰,很多年轻的优秀人才留学各国没有回到中国,如何更好地培养、发现、吸引、使用人才,成了王恩哥
  在北京大学做报告
  要考虑的头等大事。为了让留学的一些优秀人才回国,王恩哥一个个做工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中国国内也有他们施展才能的巨大空间,王恩哥的“现身说法”,赢得了很多年轻人的信任。
  王恩哥还在美国物理年会上,举行了一个中科院物理所联谊招聘会,这个招聘会使物理所的影响力大大加强,也增进了与留学人员的沟通。招回了二三十位30岁左右非常优秀的年轻人,

周其凤为为王恩哥颁发物理学院院长聘任书

加强了物理所的力量。
  在研究所体制、机制创新上,王恩哥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在学术布局上,强调与国际研究前沿接轨;在国际学术交流上,创立了由海内外一线青年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国际量子结构中心,并很快成为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效仿的新模式;在评价标准上,率先采用国际同行评价的方式;在职称评定等问题上,按学术水平衡量,不受其他因素干扰,这些措施的制定都与他在国外的经历密不可分。在王恩哥等科研人员带领下中科院物理所已成为国际物理学界标志性的研究中心之一。


奖项荣誉

  1994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王恩哥荣获第五届周培源物理奖通知
  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5年获人事部“国氏”博士后奖;
  1996年获香港“求是” 杰出青年学者奖;
  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
  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
  2000年中国科学院盈科优秀青年学者奖;
  2003年获世界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
  2003年北京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与薛其坤等);
  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与薛其坤等);
  2005年中国物理学会“周培源物理奖”。
共2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164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