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允
中国宇航学会计量测试年会上的报告,1981。
3《空间统一测控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子学报,1985。
4《全数字通信技术》中国通信学会特刊:新的技术革命与中国通信,1984:4~10。
5《太平洋地区国家卫星发射与测控技术发展与合作的前景》(英文),国际宇航联学术会议上的报告,1986。
6《发展我国的星基定位通信系统》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7。
7《我国航天技术发展与技术科学》中国科学院院刊,1986。
8《中国航天测控网及其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英文),国际宇航联学术会议上的报告,1988。
9《关于建设我国灾害测报监控系统的建议》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灾害防治讨论会上的报告,1990。
10《卫星测控手册》科学出版社
陈芳允(1916-2000),无线电电子学家。曾用名希尹。生于浙江黄岩。197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参加新雷达研究工作,1948年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西南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研究所副所长。1984年起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常任委员、顾问。是中国科技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曾兼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空间电子学会名誉主任委员。1985年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1~1994年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长期从事航天测控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为建设中国卫星测控网作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著有《无线电电子学的新发展》,合著有《卫星测量手册》等。
陈芳允
浙江台州黄岩人,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学系,1938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留校任教。1945年赴英国科索无线电厂研究室从事电视和船用雷达研究。1948年回国后,先后在上海国立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中科院物理所、电子学所,国防科工委第26基地,国防科工委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工作,当选为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1980年增补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84年任中国科技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0年被推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他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五届全国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
陈芳允长期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曾参加英国早期海用雷达的研制试验工作。研制了电生理测试仪器。在北京电子研究所提出并指导研制出国际上第一台实用型毫微秒脉冲取样示波器。1964年和李力田等研制出飞机用抗干扰雷达,投产后大量装备我国歼击机。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和徐建平等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参加了卫星测控系统的建设工作,为中国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1970年他提出并和共同工作者于1980年完成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成为支持中国通信卫星上天的主要设备,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因航天测量船上电磁兼容问题的解决,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荣获国防科工委先进科技工作者标兵称号。
1916年生,男,中共党员,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作。1956年,参加了国家12年长期科学规划制定工作,负责新电子学研究所的筹组工作。1964年起从事空间技术工作,1976年调入国防科委,在技术上负责卫星测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设备研制、布局建设以及星地协调工作。1984年调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苏联发 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他即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该方法成为以后中国发射人造
陈芳允
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1963年研制出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1965年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预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参加了中国回收型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为中国十几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相继提出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双星定位系统”、遥感小卫星群对地观测系统和小卫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方案。他直接参与指导研制成功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在中国同步通信卫星发射和运行中发挥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著有《无线电电子学的新发展》《卫星测控手册》等,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1986年,他和部分院士联名建议发展中国的高技术,受到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促成了中国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
3《空间统一测控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子学报,1985。
4《全数字通信技术》中国通信学会特刊:新的技术革命与中国通信,1984:4~10。
5《太平洋地区国家卫星发射与测控技术发展与合作的前景》(英文),国际宇航联学术会议上的报告,1986。
6《发展我国的星基定位通信系统》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7。
7《我国航天技术发展与技术科学》中国科学院院刊,1986。
8《中国航天测控网及其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英文),国际宇航联学术会议上的报告,1988。
9《关于建设我国灾害测报监控系统的建议》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灾害防治讨论会上的报告,1990。
10《卫星测控手册》科学出版社
陈芳允 - 无线电电子专家
陈芳允(1916-2000),无线电电子学家。曾用名希尹。生于浙江黄岩。197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参加新雷达研究工作,1948年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西南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研究所副所长。1984年起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常任委员、顾问。是中国科技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曾兼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空间电子学会名誉主任委员。1985年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1~1994年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长期从事航天测控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为建设中国卫星测控网作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著有《无线电电子学的新发展》,合著有《卫星测量手册》等。陈芳允
浙江台州黄岩人,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学系,1938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留校任教。1945年赴英国科索无线电厂研究室从事电视和船用雷达研究。1948年回国后,先后在上海国立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中科院物理所、电子学所,国防科工委第26基地,国防科工委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工作,当选为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1980年增补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84年任中国科技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0年被推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他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五届全国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
陈芳允长期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曾参加英国早期海用雷达的研制试验工作。研制了电生理测试仪器。在北京电子研究所提出并指导研制出国际上第一台实用型毫微秒脉冲取样示波器。1964年和李力田等研制出飞机用抗干扰雷达,投产后大量装备我国歼击机。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和徐建平等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参加了卫星测控系统的建设工作,为中国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1970年他提出并和共同工作者于1980年完成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成为支持中国通信卫星上天的主要设备,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因航天测量船上电磁兼容问题的解决,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荣获国防科工委先进科技工作者标兵称号。
1916年生,男,中共党员,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作。1956年,参加了国家12年长期科学规划制定工作,负责新电子学研究所的筹组工作。1964年起从事空间技术工作,1976年调入国防科委,在技术上负责卫星测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设备研制、布局建设以及星地协调工作。1984年调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苏联发 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他即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该方法成为以后中国发射人造
陈芳允
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1963年研制出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1965年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预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参加了中国回收型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为中国十几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相继提出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双星定位系统”、遥感小卫星群对地观测系统和小卫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方案。他直接参与指导研制成功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在中国同步通信卫星发射和运行中发挥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著有《无线电电子学的新发展》《卫星测控手册》等,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1986年,他和部分院士联名建议发展中国的高技术,受到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促成了中国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