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筹)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政府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三方合作建设的科研机构,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成员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筹)于2004年10月11日举行揭牌仪式,法国总统希拉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上海市副市长唐登杰、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所长菲利普.库里尔斯基出席了揭牌仪式。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首次引进法国著名病毒学家杜文圣教授担任所长,他曾担任法国里昂P4实验室负责人。中方所长为国际著名免疫学家臧敬五教授,他们均为优秀的科学家并具有丰富的管理国际科研机构的经验。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所长联合负责制,努力建成一个为中国及上海地方提供传染病研究的公共平台。作为巴斯德研究所全球研究、医疗网络的成员之一,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将同全球最顶尖的传染疾病专家协作,共享最新资源和研究成果,争取建设成为世界公认的高水平研究机构。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筹)的宗旨是致力于中国传染病领域的研究、特别是病毒性疾病,服务于中国公共健康需求。组织针对传染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攻关性研究,创建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兼顾各层次专业培训的教育基地,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以多种方式为公众健康服务。


研究所使命

  前沿的科学研究
  服务于公共卫生健康事业
  严格的科学教育和培训


筹建历程

  2004年1月28日,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法国总理拉法兰的见证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所长菲利普·库里尔斯基签署了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建立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合作意向书。
  2004年3月,法国代表团访问中科院
  2004年5月,中科院代表团访问巴斯德所
  2004年8月3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在上海签署建立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上海市副市长严隽琪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所长菲利普·库里尔斯基出席了签字仪式。
  2004年10月11日,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举行揭牌仪式,法国总统希拉克、中科院副院长陈竺、上海市副市长唐登杰共同为研究所揭牌。
  经过专家委员会严格选拔,2005年7月,第一批4名科学家被聘任为研究组长,并正式在上海巴斯德所建立实验室。
  2006年12月,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人员已拥有一支由72人组成的队伍,图为理事会与研究所全体人员合影。


战略目标

  中国科学院价值理念(科学、民主、爱国、奉献;唯实、求真、协力、创新),和"巴斯德理念"(高水平研究、积极参与公共卫生健康事业、致力于教育培训)指导上海巴斯德所的行动和伦理准则,满足公共健康的需求。
  上海巴斯德所通过研究、参与公共卫生健康事业、教育培训致力于为传染病预防和治疗做出贡献。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传染性疾病特别是重大病毒性传染病的研究(艾滋病、呼吸性疾病包括SARS和禽流感、乙肝和丙肝、脑炎等)
  积极参与公共卫生健康事业,通过高水平研究为完善高效流行病监测体系和新生病毒鉴定做出贡献。
  搭建生物技术平台,为发展传染病诊断、疫苗和治疗药物服务。
  针对传染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培训和教育
  以及,将来开展技术转让,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服务于科研,包括建立企业孵化器,根据需要提供各种技术服务。
  上海巴斯德所致力于成为传染性疾病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机构。上海巴斯德所的研究重点首先是与中国密切相关的疾病,如艾滋病,SARS, 流感、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以及人畜共患病,如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禽流感和日本脑炎。上海巴斯德所在病毒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为其在新生病毒性疾病及其治疗和预防领域成为先进水平的研究中心奠定了基础。在急性呼吸性疾病研究领域,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协调的一个亚太地区国际合作研究联盟已见成效。2006年末,我们启动了肝炎和其他肿瘤病毒的项目,开展新的艾滋病研究项目将成为未来几年工作的重点之一。


学科发展方向

  上海巴斯德所的学科战略规划以创新和竞争的科学研究为基础,主要研究方向是:
  病毒分子生物学与感染和毒性机理
  人类重大病毒性传染病的基础生物学问题,主要包括以下病毒:HIV、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节肢动物携带病毒;
  新生病毒性传染病的病毒鉴定:病毒侵入、复制和形态发生机制;
  RNA病毒聚合酶的分子特征及调控;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病毒致病分子机制及致瘤机理。
  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与调节机理
  病毒感染的天然和过继性免疫的应答和调节机理;
  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的信号机制,尤其是细胞内MAP激酶通路和TLR信号通路;
  免疫调节及新型免疫治疗方法。
  新型疫苗和疾病预防的研究
  针对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病毒,基于重组技术的惰性分子或活载体诱导的长效免疫应答开发新型疫苗;
  建立合适的相关动物模型开展病理学和疫苗前期临床研究。
  微生物高效表达系统和重组技术研究
  发展微生物高效表达系统与重组技术,研究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蛋白;
  研究结构病毒蛋白和功能病毒蛋白之间的关系;
  运用高通量筛选技术,从传统中药筛选抗病毒分子。
  建立先进生物分子学平台
  上海巴斯德所已建成或将建立新型诊断技术、疫苗和药物研究平台:
  “人类病毒组学”平台,包括生物安全实验室、细胞培养技术、多重、实时PCR,生物芯片,对导致严重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原进行快速鉴别的测序技术;
  基于慢病毒假病毒颗粒的生物技术平台,开展病毒细胞相互作用、侵入和形态特征、病毒的稳定性,以及高通量抗病毒药物筛选或中和抗体滴定试验等基础研究;
  建立一个高等级无菌动物实验中心,用于人源细胞重构免疫缺陷小鼠的使用及维护,为临床前期实验提供实验依据。


合作研究

  1、上海巴斯德所借助巴斯德研究所国际网络的实力和具有国际化背景的研究人员已建立的国际合作关系,广泛地进行国际合作。2005年,位于亚太地区的8个巴斯德研究所决定启动RESPARI项目(基于研究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应对机制)。该项目形成了国际科学界一个独特的相互促进与合作的联盟,接受来自国际科学与专家委员会的建议和支持。各研究所在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临床与流行病、诊断、疫苗和抗病毒研究领域中共享技术、试剂、生物制品。
  2、2006年,上海巴斯德所参加了欧盟关于禽流感的两个研究项目,分别是FLUINNATE(哺乳动物流感病毒感染的呼吸道固有免疫研究)和RIVERS(环境宿主和系统中流感病毒抗性研究)。这两个项目将有助于我们的研究人员在禽流感领域的研究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国际先进水平。
  3、上海巴斯德所和法国巴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483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