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概况】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始建于1975年,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经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批准,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改为现名。1996年5月,经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协商决定,实行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双重领导,在沿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原名的同时,启用中国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心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和系统生态学。研究内容涉及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地学等学科。中心现设有7个研究室: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系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环境科学研究室、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大气化学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室。另设有文献信息中心和大型仪器实验室,该大型仪器实验室拥有先进的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和高水平的样品处理净化间。2004年,新建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PTS)青年科学家小组”,新建的环境技术楼正式投入使用。与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亚太地区北京环境分析实验室”、美国戴安公司中国应用研究中心均设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心是农业部批准的农药登记残留试验认证单位之一。
2004年底有在职职工273人,其中科技人员226人,进入知识创新试点的13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徐晓白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汤鸿霄研究员,冯宗炜研究员),研究员40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62人、中级研究人员89人。。中心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有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工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6个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现有在学博士生298人、硕士生124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3人。
2004年,中心争取到国家973课题1项,863专项1项、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A和B)、重点基金2项、面上基金课题19项,北京市重点基金和面上基金各1项。承担973项目1项、973课题3项、863课题12项(含青年和探索)、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4项,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6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项、重点课题7项、面上基金课题46项、青年基金7项,北京市重点基金2项。
2004年,中心登记重要成果19项,有6项成果获奖,其中“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及高效絮凝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南生态省建设理论与实践”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小区优质供水和污水回用集成技术开发与应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泰达开发区生态型水源地的系统构建技术和工程应用”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篇。
2004年发表论文460篇,其中SCI论文210篇,出版专著12本,获授权发明专利40件、实用新型1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9件、实用新型4件;2003年在SCIE刊物上发表论文193篇,居全国科研单位第11位,SCIE被引197篇471次,居全国科研单位第13位;在国内1576种科技刊物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发表论文244篇,居全国科研单位第7位,国内被引1404次,居全国科研单位第5位。有20项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和2项重点基金项目结题。
2004年,中心主要有7项国际合作项目在研,其中“亚洲地区环境技术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并获得继续支持。中心主持召开了“北方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学术研讨会”、“首届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国际研讨会”、“中加环境汞污染研讨会”、“中日污水分散处理技术暨第六届中日环境保护技术学术研讨会”、“面向斯德哥尔摩公约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管理与控制对策”、“第三届全国分析毒理学术研讨会”等10多个学术会议。
中心图书馆藏有中外文科技图书23 000多册、中外文期刊800多种,计9万余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环境学科藏书体系。中心负责编辑出版《环境科学学报》、《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生态学报》、《环境科学》、《环境化学》、《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出版物《产业与环境》和《臭氧行动》的中文版。其中,《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为SCI和EI收录刊物,《环境科学》为EI收录刊物。
国际科联环境问题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中国生态学会、国际环境情报系统(INFOTERRA)中国联络点、中国-加拿大资源环境高技术中心挂靠在该中心。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03-18 ]
下一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