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集团公司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所属分类: 中国企业
  摘要: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中文简称中冶集团,英文简称MCC)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特大型企业集团,现有总资产803亿元。中冶集团拥有各类技术和管理人员50000人, 拥有近70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
  编辑摘要
  中国中冶
  目录 [隐藏] 1 集团概述 2 集团历史 3 主营业务 4 企业运营 5 集团发展战略 5.1 中冶集团总战略 5.2 中冶集团总目标 5.3 中冶集团经营理念 5.4 中冶集团企业精神 5.5 中冶集团四大主业 5.6 中冶集团转型期的目标和任务 5.7 集团转型期的基本任务 6 上市过程 7 上市公告书 8 集团领导


中国中冶集团-集团概述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冶集团,英文简称MCC)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冶金工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先后承担了宝钢、鞍钢、武钢、攀钢等国家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任务,为中国冶金工业的发展立下了卓越功勋。中冶集团也是国家基本建设和海外工程承包的主力军;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资源类企业,拥有铁、铜、金、镍、钴、铅、锌、铝等生产企业和矿山资源;是中央企业中唯一以纸浆为主要产品、开发国内外两个市场和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纸业企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技术装备制造企业之一;还是重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冶置业”品牌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作为国际知名承包商,中冶集团在海外各地开辟了广阔市场,足迹遍及五大洲,承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经济效益的项目,受到了项目所在国的好评和欢迎。


中国中冶集团-集团历史

  中国中冶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冶金建设公司,隶属冶金工业部,是专门负责海外工程市场开发运作的窗口公司。
  1994年,根据国家组建“大集团、大公司”的设想要求,经国家批准,经贸委和冶金部以中国冶金建设公司为核心,将部属的部分设计院、勘察院和施工企业以企业联合体的形式组建了中冶集团。中国冶金建设公司更名为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
  1998年,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国务院机构改革及组建大集团的要求,冶金部决定并征财政部同意,将冶金部所属的所有勘察、设计院和施工企业的人事权及资产划入中冶集团公司管理;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冶集团与主管部门脱钩并划归中央管理。至此,中冶集团开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母子”公司模式规范运作。
  2006年5月8日,经国资委和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更名为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进入董事会规范运作试点后又更名为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2008年11月29日,中冶集团才正式宣布引入宝钢集团作为战略投资人,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中冶,迈出了股份制改革关键的一步。其中,中冶集团占股99%,宝钢集团占股1%。公司董事长由中冶集团董事长刘本仁担任。
  2009年9月21日起,中国中冶集团上市交易。


中国中冶集团-主营业务

  中冶集团是集科研开发、咨询规划、勘查测绘、监理设计、建筑施工、房地产综合开发、设备安装、设备制造与成套、资源开发、工业生产、技术服务与进出口贸易于一体,多专业、跨行业、跨国经营,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中冶集团曾获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4项;国家优秀设计工程设计奖110项,优秀工程勘察奖20项;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42项,中国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2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1120多项。截止2008年底,中冶集团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339件,其中发明专利167件。


中国中冶集团-企业运营

  中冶组织构架
  作为国家大型企业集团,中冶集团把制度改革和机制转换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企业内部改革,着力进行自主创新,努力增添企业活力,优化经营结构,改进经营方式,提升经营功能,提高发展质量,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自1998年以来,中冶集团得到了快速发展,经营规模每年以近30%的速度增长。至2008年,中冶集团拥有总资产2027.66亿元,经营收入达到1651.81亿元,拥有各类技术和管理人员超过50000人。2008年,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公布的“225家全球最大承包商”中,中冶集团排名第12位,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32位。2009年,由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企业500强中,排名第380位。此外,中冶集团是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已成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中冶集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提升、做强做大、持续发展、长富久安”的发展总战略,大力推进EPC工程总承包、金属资源开发、纸业、技术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五大产业结构发展,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集团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中国中冶集团-集团发展战略

  

中冶集团总战略


  创新提升 做强做大 持续发展 长富久安
  

中冶集团总目标


  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 
  

中冶集团经营理念


  诚信社会为本、客户满意为荣
  

中冶集团企业精神


  敬业、忠诚、团结、进取
  

中冶集团四大主业


  EPC工程总承包、金属资源开发和造纸、技术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
  

中冶集团转型期的目标和任务


  集团转型期,从2005年开始,到2010年基本完成。
  集团转型期的发展目标:把中冶集团由目前中国企业500强提升为世界企业500强,成为世界级的跨国公司。
  

集团转型期的基本任务


  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一个以国内工程承包为主业的中冶集团,建设成为以EPC工程总承包、资源开发、技术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为四大主业,多专业,跨行业,科工贸于一体,国际化的综合性大集团。


中国中冶集团-上市过程

  2007年,中冶开始积极筹备上市事宜。2007年无论是矿产资源价格还是股指均处于大牛市行情。
  由于种种原因,中冶的IPO被拖延。
  根据2006年新修订的《公司法》,上市前公司股东不得超过200人,超过该数的企业不能核准上市。
  中冶职工股的问题源于中冶集团2002年推行的改制。当时中冶集团下面很多设计研究院由于社会职能与经营职能不清,纷纷出现经营困难,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的窘境。而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中冶集团开始在这些子公司中推行整体分立式改制,也就是将企业的社会职能和经营职能分开,引入社会法人进行股份制改革。于是,这些研究院也就从中冶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变成了国有控股公司。在此过程中,中冶集团又在已改制的子公司中推行了高管及骨干员工持股。
  直到2008年11月29日,中冶集团才正式宣布引入宝钢集团作为战略投资人,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中冶,迈出了股份制改革关键的一步。其中,中冶集团占股99%,宝钢集团占股1%。公司董事长由中冶集团董事长刘本仁担任。
  中国中冶9月18日公布,公司A股股票即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市场上市交易。公司此次发行35亿股,发行完成后总股本165亿股,其中226634.7万股于2009年9月21日起上市交易。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494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