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第三军医大学正门(凤天路一侧)
【基本情况】
第三军医大学位于美丽的山城——重庆市,是一所历史悠久和有着光荣传统的全国重点医科大学,以鲜明的军事医学特色和优异的办学质量而享誉军内外。学校占地2479亩,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5.5亿元,图书馆中外藏书50余万册。该校在全国医科类院校的排名为第18名。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邮编:430038,电话:(023) 68752128。
【学校介绍】
学校机构设置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坐落于重庆直辖市。这所有着70多年光荣历史和鲜明军事特色的军医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全国重点大学、军队“2110工程”整体重点建设院校。该校是1954年由原六、七医大合并而成的。六医大的前身是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和南昌医学院(前国立中正医学院);七医大的前身是太岳军区卫生学校(后发展成为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合校后定名为第七军医大学,1969年迁往上海,1975年迁回重庆,军委命名为第三军医大学。
学校下设基础部、军事预防医学院、药学院(医学检验系)、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学影像系)、护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高原军事医学系、研究生管理大队;拥有三所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大坪医院);现全校占地205.63公顷(3084.43亩),建筑面积155.1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8.32亿元,图书馆藏书62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0种,电子期刊2万余种。
学校现设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诊断、核医学、高原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实验技术、护理、药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生物技术、计算机应用等14个本科专业,招收博士等4个层次的医学及相关学科专业人才。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点59个、硕士点71个。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近800人,博士生导师188名、硕士生导师36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各类特殊人才217名。先后获得了以六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单位)为标志的1500多项科技成果。
在半个世纪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和军队大局,坚持“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办学思想,实施“凝聚人心、内涵发展”的治校方略,贯彻“一条主线、四项重点”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军事医学,构建了直接面向高技术战争的,包括烧伤外科学、防原医学、野战外科学、野战内科学、军事预防医学、高原军事医学以及新概念武器防治学的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战创伤为重点的军事医学特色和独特的办学风格。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我军的战创伤医学中心,是我军军事医学盾牌的主要力量之一。
抚今追昔,“求实、创新、严谨、献身”的校风激励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努力学习、立业成才。展望未来,第三军医大学将继续发扬光荣的历史传统,强化深化具体化“两个取胜”的办学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团结奋进、奋力拼搏,向着创建具有鲜明军队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医科大学的目标前进!
【历史沿革】
第三军医大学历史沿革图
该校是在1954年由原第六军医大学和第七军医大学合并而成,当时定名为第七军医大学,1975年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第六军医大学的前身是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前东北军区卫校)和南昌医学院(前身系1936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医学院),1949年10月合校成立华中医学院,之后相继改名为中南军区医学院、第四军医学院,1952年8月命名为第六军医大学。
第七军医大学1946年创办时称太岳军区卫生学校,先后命名为中原医学院和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1950年初定址重庆后,先后改名为西南军区卫生部医科大学、西南军区医学院、第二军医学院,1952年10月,中央军委命名为第七军医大学。
【科研概况】
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表彰大会
第三军医大学自合校以来,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学校建立了符合办学特色的,以战创伤为重点的军事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一批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和军队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取得了包括6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1500余项科技成果;形成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标志,教育部、军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为主干,校级重点实验室为补充的重点实验室建设新格局;部分反映高校科技实力的综合指标,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三大科技奖和科技论文排名,均进入全国高校前20名。
【专利情况】
2001年度:专利申请数18,发明专利申请数16,专利授权数5,发明专利授权数2;2002年度:专利申请数22,发明专利申请数11,PCT申请7,专利授权数6,发明专利授权数4;
2003年度:专利申请数40,发明专利申请数19,PCT申请3,专利授权数18,发明专利授权数6;
2004年度:专利申请数32,发明专利申请数16,PCT申请3,专利授权数35,发明专利授权数15,国外授权4;
2005年度:专利申请数74,发明专利申请数45,PCT申请5,专利授权数23,发明专利授权数8,国外授权6;
2006年度:专利申请数119,发明专利申请数57,PCT申请6,专利授权数53,发明专利授权数21,国外授权5;
六年合计:专利申请数305,发明专利申请数161,PCT申请24,专利授权数163,发明专利授权数60,国外授权15。
【对外交流】
上一篇: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03-17 ]
下一篇: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