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山东大学概况】
山东大学创建于清光绪27年(公元1901年),初名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中国一流大学,是一所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部直属老牌综合性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袁世凯上书光绪帝《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同年经光绪帝御批在济南创办了山东大学堂。一百多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百年名校 ,历经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历史发展时期,迁徙分合、春华秋实,成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发祥地和文化科教的重镇。百余年来, 著名文学家闻一多、老舍、梁实秋,史学家郑鹤声、童书业、黄云眉,医学专家孙鸿泉、尤家骏、张汇泉,化学家邓从豪、朱兆良、薛群基,生物学家童第周,物理学家王淦昌、束星北,数学家潘承洞,国际知名的金融数学家彭实戈,内燃机专家丁履德,力学专家刘先志,电力工程专家薛禹胜,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国学大师季羡林,著名诗人臧克家等一大批学界泰斗、栋梁之才都曾在此执掌教鞭或蒙沐教泽。山东大学汲取齐鲁文化营养,秉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经过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的辉煌与发展,不仅奠定了“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享誉甚高的人文学者,以及像《文史哲》这样备受关注的学术阵地,而且数理研究也取得了令世人仰慕的成绩,跻身于中国著名学府的行列,成为教育部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被《大英百科全书》列为中国著名大学之一。改革开放后,山东大学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学科更加齐备,规模更加扩大,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的高校。
山东大学坐落于湖光山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城济南,并在风景优美的海滨城市威海设有分校。现任校长为著名法学家徐显明。长期以来,山东大学汲取齐鲁文化的营养,秉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注重人文精神、崇尚科学理念、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思想。严谨淳朴的优良学风薪火相传,厚重博大的人文底蕴独具魅力。一批批名家大师如璀璨的群星,为百年山大增添了熠熠风采。一百多年来,山东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难以计数的栋梁之才,他们当中不少人已成长为学界名师、政界名流、医科圣手、商业巨子、社会活动家……
山东大学综合办学条件优良。拥有精良的教学科研平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50个,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1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4个。
【研究生院概况】
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实力雄厚。是全国最早一批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高校,也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几十年来,山东大学已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研究生,为教育、科研和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山东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历来以学识广博、作风朴实、素质良好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山东大学现有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和兴隆山校区6个校园,并在“最适宜人居”的海滨城市威海设有分校。学校总占地面积5355亩。现有42个教学学院(含威海校区11个院系),6所附属医院(含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2所教学、实习医院,并设有研究生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涵盖了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军事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拥有博士点219个,其中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19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310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本科专业112个,形成了完整的学历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在近4000名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31人(其中双聘院士2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泰山学者”19人;教授959人,博士生导师732人。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国家级重点学科22个,省级重点学科6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各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6个;“985工程”二期国家重点建设科技平台和人文社科基地12个;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全,拥有128个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近11亿元,基建面积225万平方米,图书资料792.2万册和先进的数字图书文献库;建立了大型仪器设备专管、开放、共享体系,使用效益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名列前茅;拥有国内一流的校园网络体系和数字化校园环境。
山东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两院院士6人,双聘院士2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3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在岗博士生导师460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11人,硕士生导师1646人。为了确保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高素质和高质量,学校实行研究生导师上岗培训制度,严格研究生导师遴选标准和上岗条件,凡达不到项目或经费要求的暂停招生。实行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强化导师的“岗位”职责,扩大研究生导师特别是博士生导师在招生中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严格学风管理,规范学术行为。着力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学风正、素质高、竞争力强的导师队伍,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致力于培养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为推进创新,提高质量,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山东大学全面启动实施《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04—2007年)》,全力打造有竞争力的研究生教育,不断营造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环境。
推进招生改革,规范招生制度,完善招生环节,提高生源质量。根据学科特点,不断调整和优化招生结构,重点发展博士生教育,硕士生教育向应用学科倾斜。提高推免生质量,扩大硕博连读研究生比例。实行试题库命题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强化复试环节,加强对考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