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科学素养;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语言(中、英文)运用能力。他们可以成为能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解决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土木工程学院免试推荐研究生政策,该专业约有20%的本科生有资格免试推荐直接攻读国内硕士研究生或硕博连读研究生,约30%左右毕业生考取本院硕士研究生,其他毕业生进入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业部门与高新技术领域从事与力学、工程科学和计算机应用有关的工作或学习。
毕业生可在大中型企业、设计研究院所等单位就业,从事工程材料的强度研究、结构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与计算,或者应用计算机仿真和模拟技术对结构及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工程力学及相关领域从事软件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同时还可继续深造报考工程力学、应用数学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一、招生
因土木工程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土木工程学院的生源状况一直很好。2002年我院共招收本科生239人,平均分602.6。2003年我院共招收本科生141人,平均分559。2004年我院共招收本科生158人,平均分631。2005年我院共招收本科生152人,平均分625。2006年我院共招收本科生154人,平均分624。从2003年开始我院调整了本科生与研究生招生比例,本科生招生规模做了适度下调。
二、就业
就业工作是学校学生培养工作的最后环节。2003年以来,学院领导班子和负责学生就业的老师把学生就业当作头等大事列入学院工作的日程。从组织动员,到就业指导,从用人单位信息发布,到建立有效的学生就业渠道,系统地开展了全面、合理、有效的就业服务,学院主要领导、骨干教师都主动参与就业信息的征集工作,并及时将信息发布给学生,学生就业心态相对稳定,已经形成了比较良好的就业机制。
近年来本科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我院本科生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土木工程学院适应面广,专业性强,但同时也面临缺乏对口就业方向或对口方向行业整体形势不景气等问题。学生对薪酬、地域和工作性质的心理期望值高居不下,而同时由于整体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和高等教育扩招后的就业学生规模的激增,就业形势已经发生较大变化,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院一方面建立长期的学生就业需求信息调查制度,分阶段动态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在此基础上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好就业心态。另一方面,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院领导、教师的支持下,积极参加各种大型招聘会,先后出访北京、天津、广东、湖北等地,广泛利用校友、教学科研合作伙伴以及各类社会关系,争取更多的用人需求,同时,认真接待和处理用人单位来校、来电(函),积极推荐和动员学生,最大限度地做好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很好的保持了我院的学生就业渠道始终基本畅通。
2003年以来,本科生的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
哈尔滨工业大学于1952年起招收导师制研究生和研究生班,开始从事结构工程、地震工程、风工程等以及地下工程和防护工程的研究,是我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单位之一。1981年力学学科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结构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被批准建立力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1年被批准建立土木、水利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包括:
◆1. 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2.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3.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4. 工程力学(国家重点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包括:
◆1. 结构工程
◆2. 岩土工程
◆3.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4. 工程力学
◆5.固体力学
学院拥有博士生指导教师28名,硕士生指导教师51名,境外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1名。
土木工程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
◆1.岩土工程与地下结构
◆2.岩石与环境地质工程
◆3.大跨空间与高层结构
◆4.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5.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结构
◆6.砌体结构与木结构
◆7.工程结构诊治与改造技术
◆8. 桥梁结构与海洋平台结构
◆9.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10.地震工程与风工程
◆11.重大工程安全防护与城市防灾减灾
◆12.高性能混凝土、智能材料与结构
◆13.现代结构试验技术
力学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
◆1.结构振动、冲击与控制
◆2.结构损伤、可靠度与健康监测
◆3.计算结构力学与计算流体力学
◆4.土木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
◆5.土木工程结构与系统设计理论
学院具有良好的实验研究和计算条件,实验和计算条件包括:
◆1、结构与抗震实验室(建设部重点实验室)
◆2、大气边界层风洞与浪槽模拟实验室 (在建)
◆3、结构智能监测实验室
◆4、岩土与地下工程实验室
◆5、国防抗爆与防护实验室
◆6、土木工程低温实验室
◆7、寒区混凝土工程病害与防治实验室
◆8、高性能并行计算中心
学院长期以来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工业界的科研项目,相继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重大项目“工程结构系统优化与专家系统”课题,主持了“八五”重大项目“城市与工程系统减灾基础研究”,联合主持了“九五”重大项目“大型复杂结构的关键科学问题和设计理论研究”,参与规划和论证了“十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重大工程灾害与防治”,主持承担了若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批面上项目以及国家“863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
◆博士导师名单
毕业生可在大中型企业、设计研究院所等单位就业,从事工程材料的强度研究、结构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与计算,或者应用计算机仿真和模拟技术对结构及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工程力学及相关领域从事软件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同时还可继续深造报考工程力学、应用数学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本科生招生就业
一、招生
因土木工程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土木工程学院的生源状况一直很好。2002年我院共招收本科生239人,平均分602.6。2003年我院共招收本科生141人,平均分559。2004年我院共招收本科生158人,平均分631。2005年我院共招收本科生152人,平均分625。2006年我院共招收本科生154人,平均分624。从2003年开始我院调整了本科生与研究生招生比例,本科生招生规模做了适度下调。
二、就业
就业工作是学校学生培养工作的最后环节。2003年以来,学院领导班子和负责学生就业的老师把学生就业当作头等大事列入学院工作的日程。从组织动员,到就业指导,从用人单位信息发布,到建立有效的学生就业渠道,系统地开展了全面、合理、有效的就业服务,学院主要领导、骨干教师都主动参与就业信息的征集工作,并及时将信息发布给学生,学生就业心态相对稳定,已经形成了比较良好的就业机制。
近年来本科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我院本科生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土木工程学院适应面广,专业性强,但同时也面临缺乏对口就业方向或对口方向行业整体形势不景气等问题。学生对薪酬、地域和工作性质的心理期望值高居不下,而同时由于整体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和高等教育扩招后的就业学生规模的激增,就业形势已经发生较大变化,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院一方面建立长期的学生就业需求信息调查制度,分阶段动态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在此基础上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好就业心态。另一方面,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院领导、教师的支持下,积极参加各种大型招聘会,先后出访北京、天津、广东、湖北等地,广泛利用校友、教学科研合作伙伴以及各类社会关系,争取更多的用人需求,同时,认真接待和处理用人单位来校、来电(函),积极推荐和动员学生,最大限度地做好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很好的保持了我院的学生就业渠道始终基本畅通。
2003年以来,本科生的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专业介绍
哈尔滨工业大学于1952年起招收导师制研究生和研究生班,开始从事结构工程、地震工程、风工程等以及地下工程和防护工程的研究,是我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单位之一。1981年力学学科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结构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被批准建立力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1年被批准建立土木、水利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包括:
◆1. 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2. 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3.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4. 工程力学(国家重点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包括:
◆1. 结构工程
◆2. 岩土工程
◆3.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4. 工程力学
◆5.固体力学
学院拥有博士生指导教师28名,硕士生指导教师51名,境外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1名。
土木工程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
◆1.岩土工程与地下结构
◆2.岩石与环境地质工程
◆3.大跨空间与高层结构
◆4.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5.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结构
◆6.砌体结构与木结构
◆7.工程结构诊治与改造技术
◆8. 桥梁结构与海洋平台结构
◆9.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10.地震工程与风工程
◆11.重大工程安全防护与城市防灾减灾
◆12.高性能混凝土、智能材料与结构
◆13.现代结构试验技术
力学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
◆1.结构振动、冲击与控制
◆2.结构损伤、可靠度与健康监测
◆3.计算结构力学与计算流体力学
◆4.土木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
◆5.土木工程结构与系统设计理论
学院具有良好的实验研究和计算条件,实验和计算条件包括:
◆1、结构与抗震实验室(建设部重点实验室)
◆2、大气边界层风洞与浪槽模拟实验室 (在建)
◆3、结构智能监测实验室
◆4、岩土与地下工程实验室
◆5、国防抗爆与防护实验室
◆6、土木工程低温实验室
◆7、寒区混凝土工程病害与防治实验室
◆8、高性能并行计算中心
学院长期以来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工业界的科研项目,相继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重大项目“工程结构系统优化与专家系统”课题,主持了“八五”重大项目“城市与工程系统减灾基础研究”,联合主持了“九五”重大项目“大型复杂结构的关键科学问题和设计理论研究”,参与规划和论证了“十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重大工程灾害与防治”,主持承担了若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批面上项目以及国家“863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
研究生导师导航
◆博士导师名单
上一篇: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03-17 ]
下一篇:贵州大学[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