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20.1991年,获准建立土木、水利学科博土后流动站。
21.1993年,张耀春教授等完成的研究成果“高层建筑钢结构成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2.1993年,土木水利工程施工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3.1994年,王光远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土。
24.1994年,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调整的要求,原工民建专业更名为建筑工程专业。
25.1995年,在建筑工程系和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建筑工程学院。
26.1995年,建筑工程专业开始实行学分制。
27.1995年,建筑工程专业首批通过全国高等教育建筑工程专业教育评估。
28.1995年,钟善桐教授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基本性能和计算理论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9.1996年,欧进萍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30.1997年,沈世钊教授主持完成的建设部“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悬索与网壳结构应用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1.1997年,刘季教授等完成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建筑结构隔震减振方法及其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2.1998年,卫纪德教授等完成的研究成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问题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3.1998年,首批获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34.1998年,与同济大学共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大型复杂结构的关键科学问题与设计理论”的研究工作。
35.1998年,王焕定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36.1999年,工程力学、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岩土工程被批准为建设部重点学科。
37.1999年,结构与抗震减振实验室被批准为建设部重点实验室。
38.1999年,沈世钊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9.1999年,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调整的要求,原建筑工程专业停止招生,土木工程专业开始招生。同年,理论与应用力学/土木工程双学位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40.2000年,哈尔滨建筑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并成立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
41.2000年,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全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复评。
42.2000年,结构工程专业获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43.2001年,何若全教授等完成的“面向21世纪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44.2001年,结构工程学科、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学科获国家“985工程”一期建设资助。
45.2001年,欧进萍教授被聘为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副组长。
46.2001年,结构工程学科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47.2002年,“重大工程结构抗风抗震与安全防护”项目获得“211工程”二期建设资助
48.2002年,工程力学学科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
49.2002年,沈世钊院士获空间结构杰出成就奖(中国空间结构委员会颁发)。
50.2002年,欧进萍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海洋平台结构检测维修、安全评定与实时监测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51. 2003年,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开始招生。
52. 2003年,欧进萍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3.2003年,土木工程学科、力学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均位居全国第三位。
54.2003年,1.5万平方米的土木工程学院新办公楼和风洞与浪槽实验室动工兴建
55.2003年,沈世钊院士担任国际桥梁学会常委。
56.2003年,沈世钊院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跨空间结构抗风抗震关键理论问题”的研究工作。
57.2004年,“土木工程系统安全与防护”科技创新平台获“985工程”二期建设资助。
土木工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4人。从职称结构看,教授35 人(41.7%),副教授34人(40.5%),讲师16人(19%),助教1人;从年龄结构看,35周岁以下29人(34.5%),36-45周岁26人(31%),46-60周岁19人(22.6%),60周岁以上10人(12%)。已经形成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教学带头人2人。 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确定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方针是:充实、提高、创优。引进优秀人才,继续充实教师队伍;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在保证现有队伍稳定的同时,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育人水平;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出名师,出教学带头人;注意现有教师队伍的提高,现有教师中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大部分在攻读博士学位,学院制定了具体措施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资助;严格把好“进人关”,对想调入或留校的每一个人都严格考察,并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由教授会决定是否留用。该院师资队伍发展态势良好。
从学位结构看,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人(64%),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5人(17.8%),本科学历10人(11.9%)。4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6人,比例为64.8%。
◆ 1. 工程院院士
王光远 沈世钊 谢礼立 欧进萍
◆2. 长江学者
李惠
◆3. 国家级教学名师
王焕定
◆4.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沈世钊 欧进萍
◆5.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欧进萍 李惠
◆6.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欧进萍 张素梅 李惠
◆7.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
段忠东 吴斌 郑文忠 范峰
◆8. 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
李惠
◆9. 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沈世钊 欧进萍
20.1991年,获准建立土木、水利学科博土后流动站。
21.1993年,张耀春教授等完成的研究成果“高层建筑钢结构成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2.1993年,土木水利工程施工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3.1994年,王光远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土。
24.1994年,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调整的要求,原工民建专业更名为建筑工程专业。
25.1995年,在建筑工程系和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建筑工程学院。
26.1995年,建筑工程专业开始实行学分制。
27.1995年,建筑工程专业首批通过全国高等教育建筑工程专业教育评估。
28.1995年,钟善桐教授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基本性能和计算理论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9.1996年,欧进萍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30.1997年,沈世钊教授主持完成的建设部“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悬索与网壳结构应用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1.1997年,刘季教授等完成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建筑结构隔震减振方法及其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2.1998年,卫纪德教授等完成的研究成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问题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3.1998年,首批获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34.1998年,与同济大学共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大型复杂结构的关键科学问题与设计理论”的研究工作。
35.1998年,王焕定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36.1999年,工程力学、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岩土工程被批准为建设部重点学科。
37.1999年,结构与抗震减振实验室被批准为建设部重点实验室。
38.1999年,沈世钊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9.1999年,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调整的要求,原建筑工程专业停止招生,土木工程专业开始招生。同年,理论与应用力学/土木工程双学位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40.2000年,哈尔滨建筑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并成立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
41.2000年,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全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复评。
42.2000年,结构工程专业获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43.2001年,何若全教授等完成的“面向21世纪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44.2001年,结构工程学科、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学科获国家“985工程”一期建设资助。
45.2001年,欧进萍教授被聘为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副组长。
46.2001年,结构工程学科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47.2002年,“重大工程结构抗风抗震与安全防护”项目获得“211工程”二期建设资助
48.2002年,工程力学学科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
49.2002年,沈世钊院士获空间结构杰出成就奖(中国空间结构委员会颁发)。
50.2002年,欧进萍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海洋平台结构检测维修、安全评定与实时监测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51. 2003年,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开始招生。
52. 2003年,欧进萍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3.2003年,土木工程学科、力学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均位居全国第三位。
54.2003年,1.5万平方米的土木工程学院新办公楼和风洞与浪槽实验室动工兴建
55.2003年,沈世钊院士担任国际桥梁学会常委。
56.2003年,沈世钊院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跨空间结构抗风抗震关键理论问题”的研究工作。
57.2004年,“土木工程系统安全与防护”科技创新平台获“985工程”二期建设资助。
【师资队伍】
师资现状
土木工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4人。从职称结构看,教授35 人(41.7%),副教授34人(40.5%),讲师16人(19%),助教1人;从年龄结构看,35周岁以下29人(34.5%),36-45周岁26人(31%),46-60周岁19人(22.6%),60周岁以上10人(12%)。已经形成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教学带头人2人。 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确定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方针是:充实、提高、创优。引进优秀人才,继续充实教师队伍;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在保证现有队伍稳定的同时,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育人水平;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出名师,出教学带头人;注意现有教师队伍的提高,现有教师中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大部分在攻读博士学位,学院制定了具体措施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资助;严格把好“进人关”,对想调入或留校的每一个人都严格考察,并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由教授会决定是否留用。该院师资队伍发展态势良好。
从学位结构看,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人(64%),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5人(17.8%),本科学历10人(11.9%)。4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6人,比例为64.8%。
杰 出 人 才
◆ 1. 工程院院士
王光远 沈世钊 谢礼立 欧进萍
◆2. 长江学者
李惠
◆3. 国家级教学名师
王焕定
◆4.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沈世钊 欧进萍
◆5.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欧进萍 李惠
◆6.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欧进萍 张素梅 李惠
◆7.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
段忠东 吴斌 郑文忠 范峰
◆8. 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
李惠
◆9. 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沈世钊 欧进萍
上一篇: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03-17 ]
下一篇:贵州大学[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