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经济开发区
汉中经济开发区
汉中经济开发区、汉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位于汉中市城区,分南、北两区,规划总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北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南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开放兴市”战略的实施,汉中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创业的一方热土。区内概况
汉中经济开发区、汉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则总面积14.42km2,分南、北两区,由汉中城市天汉大道贯通连接,交通方便,环境优美。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开放兴市”战略的实施,汉中经济开发区正在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一方热土。基础条件优越。108国道、316国道及GZ40西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宝成、襄渝、阳安铁路联通全国各地,汉中航班直抵西安等地,交通便捷。开发区已建成3座110千伏变电站和日供水量6万吨水厂,建成日排污8.8万吨排污专用管道
天汉广场
6.5km,宽40~60m、长13km骨干道路,3万门程控电话及金融、保险、学校、医院、住宅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竣工投运,投资开发环境日臻完善。投资环境良好。开发区南区地处城市南大门,北倚汉江,南屏巴山,GZ40西汉高速公路、210国道经过区内,交通十分方便;北区座落于兴元湖畔,区内有1.3km2的兴元湖公园及自然水面,碧波荡漾,风景秀丽。按照“开放运行、封闭管理”的要求,开发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推行客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三公开一监督”办公机制。坚决取缔“三乱”,依法治理和净化投资环境,切实保障客商合法权益,塑造开发区良好形象。产业框架形成。区内设有现代中药产业园区、航空配套工业园区、商贸服务区、生活保障区和旅游渡假区等功能区。初步形成了生物工程、医药化工、造纸、仪器仪表、机械工具等产业框架,开发建设项目达200多个,总投资50多亿元,已经建成投产项目100多个,累计实现工业产值40多亿元,技工贸总收入达60多亿元。发展潜力巨大。依托汉中的航空、机械制造等工业基础,利用汉中独特的五大资源优势,用“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实施开发区的开发建设。
园区规划
汉中经济开发区、汉中高新技术产业园是国家清理整顿开发区后,陕西省保留的19个省级开发区之一。区域规划总面积13平方公里,分南北两区,其中北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南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汉中经济开发区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普通工业园区、商贸服务区、旅游渡假区和生活保障区总体规划,以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园、航空工业园、精密仪器仪表制造、机构工具和商贸流通为主的五大产业框架初步形成。依托汉中航空、机械、食品、医药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独特的生物资源优势,正在吸引着海内
汉水
外客商,涌动新一轮投资开发热潮。汉中交通、通讯网络形成。现已构成公路、铁路、民航交通体系,有宝成、阳安、襄渝三条铁路过境;公路四通八达,连接陕、甘、川鄂。108和316、210国道公路穿过市境。全市99%的乡镇和70%以上的村通公路。汉中火车客运可直通北京、武汉、西安、成都等地;民航航班直达西安。国际程控电话已经开通,并实现县区联网。改革开放以来,汉中经济和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崛起于陕西南部,正在以新的姿态迎接西部大开发,昂首前进在新世纪。
投资环境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辖汉台区、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勉县、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县,幅员2.7万平方公里,人口368.9万人,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称。
汉中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夏商周代境内有褒国,公元前312年,秦置汉中郡。近4000年来,遗留下众多的人文景观,褒斜栈道堪称世界奇迹,石门及其摩崖石刻被誉为“国之瑰宝”;刘邦、诸葛亮等曾在这里建功立业,留下了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张良庙、武侯墓、武侯祠等遗址;这里还诞生和长眠着中国汉代伟大的外交家张骞;造纸发明者蔡伦封侯于此;有众多的西汉、三国、南宋古战场遗迹;南湖、红寺湖、兴元湖、南沙河风景区、午子山及天台山森林公园景色秀丽,风光,是旅游观光的
古汉台
好地方。如今,汉中市已是国家批准的开放地区和陕南重要的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历史文化明城;城固、勉县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汉中是一个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新区。改革开放以来,汉中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5亿元,比1999年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5亿元,财政总收入88813万元,农业总产值6.17亿元(不变价),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04.1亿元,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和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体系开始形成。有飞机制造、机械、机床、汽车制造、烟草、食品、轻纺、服装、建材、冶金、医药化工等主导产业。200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33.44亿元。
汉中地处北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带,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全境,形成汉中盆地。盆地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体湿润,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年均气温14℃,生态环境良好,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兼中国南北方之共有;粮食生产一年两熟,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其中水稻、油菜单产是全国最高产区之一。野生植物有3000多种,其中用途广泛的600多种。盛产各种名贵药材,其中天麻、杜仲、枣皮(山茱萸)、西洋参产量居全国前列。有森林面积131.2万公顷,植被覆盖率56%,森林覆盖率48%,林木蓄积量6781.3万立方米;可利用草场33万公顷,野生动物50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金丝猴、羚牛等42种。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60种,其中勉县、略阳、宁强三县的“金三角”地带,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铁、锰、镍、磷、石膏、石英石、石灰石储量居全省之首,经济开发潜力很大。汉江、嘉陵江及其支流水资源丰富,总量达146.2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6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87万千瓦。
汉中交通、通讯网络形成。现已构成公路、铁路、民航交通体系,有宝成、阳安、襄渝三条铁路过境;公路四通八达,连接陕、甘、川鄂。108和316、210国道公路穿过市境。全市99%的乡镇和70%以上的村通公路。汉中火车客运可直通北京、武汉、西安、成都等地;民航航班直达西安。国际程控电话已经开通,并实现县区联网。改革开放以来,汉中经济和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崛起于陕西南部,正在以新的姿态迎接西部大开发,昂首前进在新世纪。
特色产业
汉中经济开发区围绕建设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园和陕南航空工业园两大特色园区,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目前以摩擦焊机、智能仪表、钢质传感器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部分产品达到行业第一或国内领先水平。
汉中经济开发区坚持规划引导,对入区高新技术项目的规划、定址和修建性详规编制率达到了100%。同时,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多方筹资4.33亿元,加快区内道路、电力、通讯、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13公里主干道,3座110KV变电站,3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及配套供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