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保护区

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5日 点击数: 字号:


保护区简介

  广东内伶仃岛—福田自然保护区建于1984年10月,1988年5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921.64公顷,它由内伶仃岛和福田红树林两个区域组成。其中,福田红树林区域是全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内伶仃岛保护区位于珠江口内伶仃洋东侧,处在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之间,总面积约554公顷,最高峰尖峰山海拔340.9米。内伶仃岛峰青峦秀,翠叠绿拥,秀水长流,保存着较完好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繁多,有维管植物619种,其中白桂木、野生荔枝等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二级保护兽类猕猴,总数达900多只,此外还有水獭、穿山甲、黑耳鸢、蟒蛇、虎纹蛙等重点保护动物。
  福田红树林地处深圳湾东北岸,毗邻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香港米埔保护区。红树植物具有“胎生”、“泌盐”及“特殊根系”等奇特的生态特征,福田红树林内有红树植物9科16种,主要是秋茄、木榄、桐花树、白骨壤、海桑等;茂密的红树林东起新州河口,西至海滨生态公园,形成沿海岸线长约9公里的“绿色长城”,总面积达367.64公顷。福田红树林有鸟类194种,其中卷羽鹈鹕、白肩雕、黑脸琵鹭、黑嘴鸥等23种为珍稀濒危物种,每年有10万只以上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停歇,是东半球国际候鸟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停歇地”和“加油站”。
  海滨生态公园建于1999年,总面积约22公顷。作为保护区外缓冲区域,由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一管理。海滨生态公园内为南亚热带植被风光,公园东侧的观光道更是可以欣赏到红树林美景,因此每天都有数万名游客前来公园休闲娱乐。
  本区由内伶仃岛和福田两个部分组成。内伶仃岛位于深圳蛇口区南面约10公里的海面上,珠江口伶仃洋东侧,地处深圳、珠海、香港、澳门四城市的中间,东距香港9公里,西距珠海30公里,北距深圳蛇口17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13º47′—113º49′北纬22º24′-22º26′之间,面积为554公顷(高潮位477.8公顷)。陆地面积仅50公顷,岛民上植被茂盛,高等植物有400多种,高等动物有猕猴等70多种,猕猴种群有数百只,在如此弹丸小岛上分布大群猕猴实属非常难得,在全世界也不多见。福田位于深圳市沿海地带,东西长约11公里,面积800多公顷,红树林和鸟类资源丰富,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只一水之隔。
  福田红树林区域位于深圳湾东北部,东起新州河口,西至海滨生态公园,南达滩涂外海域和深圳河口,北至广深高速公路,沿海岸线长约9公里,平均宽度约0.7公里,地理坐标位东经113º45′,北纬22º32′,总面积为367.64公顷。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最近距离约300米),与深圳特区城市新中心区相距2.2公里。


地质地貌

  内伶仃岛是一个大陆型的岛屿,地质特征与深圳陆岸非常相似,据分析其四周的海陆下显示在第四纪时期才发生的,其岩性组成主要有震旦纪变质岩、燕山期花岗岩和花岗长岩,还有少量的第四纪洪、坡积和海积而成的松散沉积物。也是一个丘陵海岸基岩岛,地势东高西低,最高的尖峰山海拔340.9米;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有南峰坳和东角山,分别在岛的中部和东南部;其余山丘大部分在海拔100米以下。岛内地势起伏较大,坡度在20º-50º之间,局部岩石裸露,怪石嶙峋,海岸线长约11公里。
  福田红树林地处深圳湾河口西北侧,与河口南侧香港米埔红树林共同形成一个半封闭的、且与外海直接相连的沿岸水体,并具河口和海湾的性质。该处河海相互作用,咸淡水混合,并有潮汐作用,还有丰富的细物质沉积和肥沃的水质,为红树林湿地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地貌与物质环境。本地区主要地貌类型有:冲积平原、沿海沙堤、红树林滩涂、泥质光滩涂、滩涂潮沟水道等类型。


气候特点

  福田红树林区域属东亚季风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22.4ºC,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14.1ºC,最低温度为0.2ºC,7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28.2ºC,最高气温38.7ºC。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1900毫米,集中在4-9月。年蒸发量1500毫米-18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0%。全年日照时数约2000小时。常风较大,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夏秋多台风,年受台风袭击2-4次。内伶仃岛因四面临海,其各项气温指标较福田稍低。


水文情况

  一、内伶仃岛:全岛虽然陆地面积不大,但因为有良好的天然植被,大大提高了环境的水容量,因而岛上淡水水源较为充足,成为常年有溪流存在的岛屿。
  1)地表径流:露出于水湾、东湾、东湾、蕉坑湾、东角嘴、东角山东南坡等6处。经中山大学1997年12月份进行的实地测量计算,该岛屿在枯水期的地表径流量约为1501立方米/天。
  2)地下水:主要露出于南湾和北湾两口人工井中,枯水期贮水量为194立方米。
  二、福田红树林区:影响本区的河流主要是深圳河以及注入河口湾的一些小河,年径流量达2.043亿立方米,表明湿地生态用的河川淡水,可以得到满足。本区地处河口与海湾之间,咸淡水交界处,受海洋潮汐影响,但潮差不大。大潮时潮差3米,小潮时潮差0.5米,属弱潮性质的河口湾。
  深圳河口湾的水质目前已被严重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和畜牧养殖排放的有机废水。


交通情况

  一、内伶仃岛区域:
  内伶仃岛外部交通靠船运,在北湾建有码头,是岛外航运的衔接点,每星期有2次运输船来往岛上运送供应物资;岛内已有公路3条,全长16公里。现只有北湾码头通往蕉坑湾和南湾的路段约5公里汽车可通行,其余路段则需维修才能通行车辆。
  二、福田红树林区域:
  紧靠深圳市中心福田区,交通方便。深南大道由东向西横贯福田中心,广深高速公路和滨海大道由东向西从红树林区的边缘经过。
  功能区划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如下:
  (一)核心区
  1、内伶仃岛区域
  核心区面积为177.8公顷,占全岛32.1%。坐落在南峰坳—尖峰山—东角山的山脊线以南和西南部,至环岛公路为界。该区动物种类较多,也是猕猴集中的区域。野果、阔叶食性植物主要集中在该区;水源也比较充足,全岛6条溪流有4条在该区域。
  2、福田红树林区域
  核心区分二块,总面积122.2公顷,占保护区福田红树林区域总面积的33.3%。核心区是保护区(红树林部分)的主体和核心,该地是红树林生长最茂盛地区,是许多冬候鸟包括黑脸琵鹭等濒危鸟类的栖息地和觅食地,也是当地多种鸟类的繁殖地。
  (二)缓冲区
  1、内伶仃岛区域
  该区分三块,面积为193.1公顷,占全岛面积的34.9%。
  2、福田红树林区域
  缓冲区分为两块,共计面积116.58公顷,占保护区福田红树林区域总面积的31.7%。缓冲区范围内的基围鱼塘,芦丛洼地,是从湿地到陆地的过渡地带,小生境复杂多样,因此鸟类种群出现多样化,该区是各种动物及鸟类盘旋飞翔觅食区。
  (三)实验区
  1、
共8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495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