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保护区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5日 点击数: 字号: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基本概述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Zhanjiang Mangrov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呈带状散式分布在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沿海滩涂上,跨湛江市的徐闻、雷州、遂溪、廉江四县(市)及麻章、坡头、东海、霞山四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0′-110°35′,北纬20°14′-21°35′。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地理位置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分为 72个保护小区,成带状分散分布于广东省雷州半岛沿海滩涂,总面积 20278.8公顷 。
  保护区西北以高桥片(高桥红树林)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09 °44 ′ 9″ — 109 °56 ′ 10″,北纬 21 ° 9 ′ 19″ — 21 o°34 ′ 15″;
  东北以官渡片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 0°21 ′ 51″ — 110 °38 ′ 19″,北纬21 °6 ′ 29″ — 21 °27 ′ 27″;
  最东以湖光片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0 °6 ′ 35″ — 110 °30 ′ 19″,北纬 20 ° 48 ′ 5″ — 21 °7 ′ 53″;
  东南以和安片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0 °17 ′ 49″ — 110 °27 ′ 40″,北纬 20 °34 ′ 11″ — 20 °43 ′ 48″;
  西南片以角尾片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09 ° 41 ′ 20″ — 110 °12 ′ 15″,北纬 20 ° 14 ′ 6″ — 20 ° 52 ′ 19″。


地理环境

  本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动植物资源

  

红树林资源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15科25种,主要的伴生植物14科21种,是我国大陆海岸红树林种类最多的地区。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为白骨壤、桐花树、红海榄、秋茄和木榄,主要森林植被群落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纯林群落和白骨壤+桐花树、桐花树+秋茄、桐花树+红海榄等群落,林分郁闭度在0.8以上。
  

鸟类资源


  记录有鸟类达 194种,是广东省重要鸟区之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 7 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名录的 34 种,国家 “ 三有 ” 保护名录的149 种,中日候鸟条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约的 80 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的1 种,附录Ⅱ的 7 种,列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易危鸟类的 4 种。因此,保护区既是留鸟的栖息、繁殖地,又是候鸟的加油站、停留地,是国际候鸟主要通道之一。国家 “ 三有 ” 保护名录 149 种,中日候鸟条约 81 种,中澳候鸟条约 36 种,中美候鸟条约 51 种。 2006 年该保护区内发现了全球濒危物种——黑脸琵鹭[2]
  

贝类资源


  雷州半岛红树林区有贝类3纲38科76 属110种,有鱼类15目58科100属127种。贝类以帘蛤科种类最多,达20种;发现我国大陆沿海为首次记录的有皱纹文蛤、绿螂、帽无序织纹螺、鼬耳螺4种。鱼类以鲈形目居绝对优势,有27科49属65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中贝类有28种、鱼类有32种。 该资料由2002年9月湛江海洋大学(现广东海洋大学)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调查队对雷州半岛6个红树林区的鱼类和贝类进行了清查。


历史沿革

  1990 : 广东省政府于 1 月 1 日 批准成立湛江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旨在保护红树 林相关的鸟类资源,地点为廉江高桥,面积为 2000 多公顷。
  1992 : 经广东省林业局批准,省级保护区管理站在廉江高桥成立。
  1995 : 湛江市政府申请将保护区面积扩大,并申请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
  1997 : 国务院批准该保护区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同年 11 月 7 日更名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1年起,中荷两国政府通过中荷合作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以下简称IMMCP项目)对该保护区及其海岸带自然资源实施保护和管理。IMMCP项目协助保护区恢复和保护红树林湿地以及相关沿海自然资源,项目涉及许多内容,重点是红树林的恢复、保护、教育和共管等方面。
  2002 :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被拉姆萨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2005: 保护区局长( 1 人)和副局长( 2 人)正式任命到位,保护区员工聘任全面展开。


保护区重点资源

  

红树林


  

红树林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滩涂上的木本常绿植物群落,形态婀娜多姿,在潮起潮落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由于其长期生长在海潮浸淹的盐渍土壤上,所以它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独一无二的生态学特性:具有胎生现象,奇形怪状的呼吸根、支柱根和板根,叶子有泌盐现象等。红树林下荫凉,浮游生物丰富,栖息着大量鸟类及鱼、虾、蟹、贝类。可见红树林的森林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黑脸琵鸳


  

黑脸琵鹭

黑脸琵鸳(Platalea minor)是中等体型的涉禽,隶属于鹳形目、鹭科、琵鹭属。琶鹭属与众不同的特征是生有一个似琵琶或汤匙状的长嘴,所以它的英文名称是“Spoonbill”。琵鹭属在全世界共有6种,其中有2种在亚洲有分布,即黑脸琵鹭和白琵鹭(P.leucorodia)。前者仅见于亚洲东部,其特征是全身羽毛大体上为白色,有黑嘴和黑色腿、脚,前额、眼先、眼周至嘴基的裸皮黑色,形成鲜明的“黑脸”。白琵鹭则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球,不过在亚洲也主要见于东北亚。它的外观与黑脸琵鹭极似,唯一明显的区别是嘴的先端黄色和没有“黑脸”。[3]
  

中国绿螂


  

中国绿螂

中国绿螂,拉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498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