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来了
NVIDIA撬动图形显示市场创新应用平台 同时,这也让可编程图形处理技术领袖NVIDIA再次进入视线的焦点。 1993年, NVIDIA公司创立,并在1999年推出“GPU”这一全新概念,以及与“摩尔定律”并称的显卡芯片领域的“黄氏定律”──每6个月,显卡芯片的性能提高一倍。 近几年,随着GPU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大、GPU在并行计算方面已经全面超过CPU,并且将应用范围扩展到了除图形计算以外更多的领域。在一片3D热潮中,NVIDIA亚太区高级市场总监庄海欧日前接受专访阐述了专业厂商眼中的3D未来。 3D将成为2010年市场热点 据了解,目前好莱坞的制作公司,95%的公司都在基于NVIDIA的GPU上进行制作。而在2010年,将有30多部3D电影制作出来。在谈到图形处理技术对电影的贡献时,庄海欧说:“最近几个主要的电影《阿凡达》、《2012》在前期的环节设计和后期的特效渲染全都是利用NVIDIA的GPU做出来的。以前在电影当中的画面显示,把数字的东西做成动画的东西之后加入色彩去还原,需要的时间都非常长。像《指环王》中有很多三维动画,拍摄完之后,后期的制作做了五年才做完。” “现在的《阿凡达》、《2012》在后期制作的时间相对来讲缩短了很多,像《阿凡达》它用的都是NVIDIATesla高性能计算的产品,就是个人小型的超级电脑去做,它的计算能力比过去传统基于CPU的服务器性能高了很多,单纯从速度的角度来讲大概是25倍到30倍的样子,这样后期制作的时间会极大的缩短。《阿凡达》的特效超乎大家想象,完全按照创意师和导演去想象,天马行空的效果能够真正表达出来。” “举个例子来说,涉及到像‘潘多拉星球’这样的很简单一个俯视地貌的场景,它的森林是随风飘动,树叶也在摆动,整个这个场景都是电脑做出来的,工作量很大。《阿凡达》的创意师可能说我们有一百倍的性能提升,以前这样的场景需要两周的时间,现在只需要一天半。包括森林、烟雾、水、爆炸的画面,这一切图形的渲染由我们NVIDIA Quadro专业显卡来做,复杂的计算由我们Tesla代替CPU去做复杂的数学计算,这就使得《阿凡达》的实际效果这么精彩。” 撬动市场,在家看3D 庄海欧就此谈到:“3D立体幻境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现在去看iMax+3D实在是一票难求。但如果现在可以买到蓝光版的《阿凡达》蓝光DVD,消费者可以在家看3D的效果。NVIDIA3D立体幻镜跟电影院的最大区别就是可以在家看,通过120Hz的显示屏。” “我们现在推动3D发展,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把这个应用推动起来,我们不怕竞争者,最好的办法是有一家或者几家公司真正开始做这个领头的作用,开始吃螃蟹。3D一开始做的时候完全针对游戏去做的,NVIDIA公司又是在游戏当中最有影响的公司,全球200多家的游戏厂商跟我们长期的合作。一旦硬件平台开始实现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内容的制作商去制作和开发这样的内容出来,这样的话,可以达到一个滚雪球的效应。希望NVIDIA做到撬动市场的作用。” 互联网高清电影平台 “在今年的视觉计算热点中,除了3D,另外一个热点将集中在互联网高清上。”庄海欧提出:“看优酷和土豆网,电影行业用了大概10年到15年的时间从标清转到高清,但是从2D转到3D的变化,这个时间要远远短于过去从标清变成高清的时间。Adobe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推出来Adobe 10.1,它是通过GPU加速整个播放的内容,对于电影和音频来讲,播放非常流畅。在国内有一点对业界影响非常大,就是‘三网合一’用户可以在网上点播电视、电影的内容,未来越来越多的内容都会在网上看到。” Tegra图睿 的出现,为移动设备提供了低能耗而长时间的支持应用。“Tegra图睿的平台可以把过去电池整个机器的使用时间延长,电池寿命远远延长,几乎是过去的5倍,能真正实现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来应用。今年我们与国内某手机进行合作,这款产品还没有正式上市,但肯定会是一款高清播放能力非常强大的智能手机,同时具有非常好的待机,非常好的电池性能。” “另外还有比亚迪在做MID产品,也是采用图睿的平台。在这之前,有两个基于图睿的产品,一个是微软的mp4的播放器,叫Zune HD,国内没有,主要在美国;另外是三星的一个叫M1的播放器,它是3.5英寸,在上面可以看高清。奥迪都有GeForce的GPU在里面,明年是下一代产品,会有图睿在里面。奥迪R8的话,上面已经集成了基于图睿的媒体中心系统。以后将能看到3D的地图,在上面会真正看到路面上的参照物。” 高性能成就绿色环保主题 “我们现在做的是把很多高性能的计算转到Tesla上,实际上就是转到GPU上,它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现在很多国际的高性能计算全部都开始转到GPU去做,一般性能的提升是在50倍到100倍。100倍速度的提升,代表着原来需要100台工作站,现在可能只需要20台就可以,这样功耗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降低。1%的功耗,1%的成本。对这种推广并不是一个产品的推广,而是消费者或者使用者理念的转变。” >>相关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