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寒冬? 这20位老板说是“市场理性回归”
文 | Lina 来源:智东西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VR行业内开始陆续出现“VR寒冬”的声音,质疑声尘嚣而上,不少商家也陆续宣告裁员、倒闭。其中,离我们最近的当属3月时的完美幻境风波,这家2013年就入行的老牌全景相机企业不仅被爆欠薪裁员、CEO不见踪影,固定资产还被法院查封,一时令人唏嘘。
更早的消息还有曾获谷歌风投亲睐的桌面VR解决方案商EnvelopVR停运、VR网站Vrideo关闭、AR运动眼镜众景视界清算、红极一时的众筹AR摩托头盔Skully倒闭……除了上述企业外,还有不少项目虽然没有正式宣告倒闭,但也一改融资初期的高调宣传,一直处在沉寂状态,不仅没有新一轮的融资消息,产品也迟迟不见踪影。
所有人都想问一句,VR,你怎么了?
为此,我们遍访业内人士,探讨和听取了20位VR/AR专家大佬的意见。他们既有来自HTC、京东、华录百纳等大公司的VR业务负责人,也有来自头显、体验店、全景相机等不同行业的VR创始人,与他们分别谈了谈VR寒冬下的企业生存现状,B端/C端的业务难点与解决方案、以及被大半采访对象看好的,2017年最受人期待的VR产业发展方向。(懒得看全文可以直接拉到结语)
一、VR寒冬 v.s. 市场的理性回归
51VR创始人李熠认为,去年下半年,整个行业的发展肯定是有些波动的,说短暂的寒冬也不为过。在媒体与资本的双重推动下,一个全新技术出现后,在不具备成熟度和商业化条件的情况下被放大期望,造成了这样的寒冬景象。Hypereal创始人黄柴铭也认为,市场和产品不匹配是造成寒冬言论的主要原因。
Insta360全景相机联合创始人陈金尧认为,资本方面开始趋于冷静,不再抢赛道,收缩VR行业的投资,导致一些公司业务方向并不明确,收入不稳定或过低的营业收入威胁到企业正常运转的公司濒临破产倒闭等。故出现了非常多VR寒冬的声音。
客观来说,媒体有时确实有“小事化大,大事化炸”的倾向。其实这“寒冬”中也有不少陆续拿到融资、发布新品的公司,只是从数量跟融资金额来说大幅减少而已。许多采访对象在面对这个话题时,更愿意使用“市场理性回归”。
比如脑穿越VR创始人黄庄说,“VR寒冬是一种比较夸张的说法,我们更喜欢说这是市场回归理性。2016年国内VR设备在线销量达每月100万元,较2015年增长近10倍,也有很多有实力的公司拿到钱,开发出新的产品,相对于“过热”来说这是寒冬而已。”
HTC的VR副总裁鲍永哲也表示,这种浪潮是一波一波的,去年上半年太high了,现在回到常态是好事。如果实际看产业链,其实没有觉得变冷,大盘子还是在增长的,增长速度也没有在变化。越晚进来、技术越深的人也在不断加入。
也有直接反对“VR寒冬”,认为VR行业其实尚未起跑的人。DCCI未来智库、FutureLabs未来实验室创始人胡延平说,“有人说现在是VR的寒冬,我不太赞同。从成熟的角度来讲,应该是在2018年前后,才会有体验比较好的VR相关的技术、产品出现。2016到2019年,是一个市场的转换期,从市场培育期到市场导入期。”
量子视觉VR摄影机创始人张聪认为,虽然VR并不如期待中的那么繁花似锦,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寒冷低靡。寒冬的一大原因是去年三大PC VR头显出货量不及预期,而且用户体验来讲差很多。但如果从移动VR来说,据他了解,去年深圳盒子类产品出货量可能在3000万台以上,移动VR并不像PC VR那般遇冷。
走访了不少平时并不十分关心科技行业的吃瓜群众们,发现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VR/AR等几个行业中,认知度最高的还是插手机的盒子类VR,不得不说手机盒子低廉的价格+天后王菲等大咖VR演唱会起到了非常优秀的市场推广作用。他们在听到智东西问出“VR寒冬”的时候一脸惊诧,“现在VR挺热的呀?怎么说寒冬呢?”
看来先前的VR狂热还是影响深远的,至少教育用户的成本已经被市场分担了,“几年前还需要跟投资人解释VR/AR到底是什么,现在可以直接说了。”,而且现在市场冷下来之后,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也在随之下降。但是也有不少玩家和智东西抱怨,正是由于这样的热潮驱动,玩家良莠不齐,有些技术不过关的低价产品充盈市场。由于VR仍旧存在晕眩感等问题,如果消费者第一次的体验非常差,之后就会下意识抗拒这项技术,对未来的推广发展不利。同时,由于VR急速遇冷,现在整个市场对它也都预期过低,甚至出现排斥。
二、C端疲软:VR眼镜太“重”了
虽然众人对“VR寒冬”的看法不一而足,但有一点是大家一致认同的,那就是C端发展不足预期。盒子出货量上去了是因为它便宜,普通用户一般仅止步到“尝鲜”,用过一两次之后就扔在柜子里积灰、更别谈花钱购买内容了。
现在的VR“太重了!”是一个共有认识。一方面,VR硬件实际重量还太重;另一方面,下载App、“戴眼镜”这些动作对于用户来讲过于“重”。
热波科技创始人张庆浩认为,现在很多VR的应用都是被动的用户带上眼镜之后才可以体验,这属于强加行为,是非常“不互联网”的行为。厂家需要找到切入点,让用户心甘情愿地戴上眼镜。
比如刚刚推出“天工计划”的京东,其VR/AR业务负责人赵刚这样表示,“京东主要是To C类的应用,To C类的应用有一个关键词就是轻。目前的这种VR太重了,包括硬件和软件,在To C里推起来很难。我们首先要让这个设备变轻,戴着舒服;其次怎么能够在现有的手机的APP里很轻量的嵌入VR/AR的应用。如果一个非重度用户想要尝一下鲜,体验一下,结果发现APP变大了很多倍,消耗了大量的流量,他肯定是不愿意的。”
华录百纳VR事业部总经理戴悦认为,现在整个VR终端设备的数量是过于稀少的。如果全国只有几百万台电视,电视台如何盈利?电视广告也不会有价值。反过来,VR内容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很难变现的,这种情况长期存在的话,会对内容生产团队造成很大压力。大一点的公司还会好一点,创业公司压力更大。
与VR相比,处在发展更早期的AR行业,如今在C端的挑战更大。枭龙科技创始人史晓刚认为,AR眼镜在目前的消费领域是没有机会的,因为它根本就不符合在消费领域所要求的,能够达到商业逻辑的几个特性,比如说它没有足够有效的应用场景,它的用户体验很差,包括佩戴舒适度、续航、体积、重量,成本价格还非常高。
说寒冬,民众的认知度的确在增长,说大火,远远谈不上。在这样不温不火的背景下,不禁让人想问出那个如鲠在喉的问题——VR/AR到底是真市场,还是伪刚需?
大多数采访对象给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是”、“当然是”……谨慎一点的不会正面回答,但会拿智能手机打比方“现在讨论VR是不是刚需,就跟在07年的时候讨论触屏式的智能手机是不是刚需一样”,又或者认为是刚需,但还有问题需要解决。
在所有采访对象中,Insta360联合创始人陈金尧是唯一一个这样回答的,“对于普通大众来说,VR还不是刚需。但一些细分的应用场景或社交场景,有不少机会还是可以挖掘的。”
三、业务重心开始向B端倾斜
在这样的趋势下,许多企业的重心开始向娱乐、教育、医疗等行业端用户倾斜,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原本客户定位就在B端,另一类则是开始从C端开始向B端进发。
以量子视觉为例,这家成立于2015年底的深圳创企在3月底正式推出了10K/3D VR摄影机AURA,售价9万8千元,为了让内容制作者以更低的价钱获取到拍摄工具,降低B端门槛。创始人张聪认为,目前C端的大部分产业目前想做盈利都很困难,但B端还是很稳健的。
Idealens联席CEO刘天成认为,普通消费者对VR的体验型需求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尤其是视觉体验方面,而目前的屏幕并不能带给消费者完美的视觉体验。Idealens主要侧重于对To B端开展业务,因为B端市场目前看,比C端市场规模更大、利润更高,Idealens的VR一体机K2就主要销往日韩市场的B端客户。
指挥家VR联合创始人白志艺则认为,目前VR最大的问题时用户基数还不够大。今年指挥家VR会采用B to B to C的方式,一方面保证团队有收入,另一方面,产出的内容是给C端体验使用的。
热波科技创始人张庆浩表示,“我们在2016年就预判到会有这样的发展结果,于是即时转型B端业务,把影响降到最低,现在看来,是很理性的。”
亮风台创始人廖春元表示,亮风台现在在营销方面、教育、工业这三个方面的需求不少,接待了很多相关客户。“实际上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业务的需求在增长,这一点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四、商业模式不明朗,拿着锤子找钉子
在C端疲软的当下,B端似乎成了不少企业的“过冬秘籍”。然而对于B端而言,能否深切垂直领域、找到客户痛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都是问题。面对风风火火的“向B端进军”热潮,也有投资人提出了质疑声。
松禾资本董事总经理司文敏表示,VR/AR这个产业的门槛其实很高,无论是从技术门槛还是人才门槛,无论是硬件还是内容。To B看上去是谁都可以做,其实不是这样的。(以B端的VR教育为例)这个团队在教育行业起码得扎根10年,还需要有VR技术的积累,对这个团队的要求很高。
现在的VR+行业,如果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那就是拿着锤子找钉子。真能找到那颗钉子也就算了,可要是手握锤子,看啥都像钉子,那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
微视酷创始人杨威认为,“虽然(VR)这把锤子包着金、包着银,非常的漂亮,但是我们终究要找到我们敲的钉子在哪,我们要理解行业。传统的互联网行业说,你这个技术如果不能比过去的方法带来3倍、5倍的优势,你是没有办法进入到传统行业里的,实际上VR也是这样的,你得找到VR能够改变传统行业的点,能够有3、5倍价值提升的地方。”
幻维世界副总裁马黎明则认为,现在的VR跟传统行业的结合还是非常肤浅的,教育的也好、医疗的也好,都只注重一些表现形式,还没有真正的结合到行业本身。(比如)教育方面现在有K12,有未来教室的需求。未来教室如何去打造?如何满足老师、学生的需求?这些都是从业者需要坐下来、沉淀下来,认真地去思考的问题。
五、2017年最被看好的两个方向:多人交互、社交
在采访过程中,超过半数的采访对象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点,那就是看好2017年里,多人连线VR与社交VR的兴起。这些支持者包括HTC鲍永哲、脑穿越VR黄庄、指挥家VR白志艺、ZVR郭伟等等,此次就不一一提及了。
摩尔定律是一个大家都十分熟悉的科技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约每隔18-24个月性能就将提升一倍。但其实还有一个“麦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相当于其使用人数的平方。只有当你的系统能够让多人之间互相使用,形成网络,其价值才可能是几何系数的增长。无论是电话、互联网、手机,还是我们之前所有的社交系统,实际上都遵循了麦卡夫定律。带有社交效益的内容,其粘性远远大于单人体验。
多人交互VR包括了线上多人交互和线下多人交互。线上方面,现在许多内容开发者都已经在开发这类内容,除了多人游戏外,还有多人远程会议、多人线上社交等。线下方面,根据智东西了解,去年的VR线下体验店其实表现不佳,一方面非常考验店主的运营推广能力,另一方面,设备调试时间过长,员工培训成本过高也是体验店的一大难题。
VR线下体验店连锁品牌“超级队长”CEO王磊表示,在一线门店里,平均每个月3、4000的员工,需要培训他们去操作一个全英文的管理系统是非常复杂的。而且这款内容玩完了,下一个内容的空间定位调试要两个小时,没有一个客户愿意等两个小时再玩一款内容。因此对于空间定位方案,尤其是海外的方案,一直是心有余悸。因此“作为运营端的硬件解决方案,一定要傻瓜化、用户操作简单、培训要简单、系统稳定性加强。如果有投币、扫码,就一定不要让人来辅助。”
不过,最近国内的许多大型空间定位方案厂商也陆续拿出了自己的产品来,大多数都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在价格上比海外方案便宜了近一半。
王磊同时提到,在2016年里,超级队长做了一个产品的尝试,把品种从纯VR跨到了VR与零售、跟轻餐饮结合,结果发现慢慢的发生了化学反应。消费者想要的和科技娱乐带给他的快乐,并不会拘泥于这项技术的性能、参数是多少。
不同于社交应用,同样是支持“VR里该有人”爱奇艺却找到了另一种解决方案。上个月底,爱奇艺推出了一款VR一体机,里面配有一个虚拟助手——双儿。这是一款类似Siri的虚拟语音助手,同时也是情感陪伴,能跟用户对话、聊天、看电影等。未来除了双儿之外,爱奇艺还将打造一款男版虚拟助手,接下来还会考虑把偶像的形象、声音做到VR世界里,成为你的私人助理。
爱奇艺智能硬件副总裁熊文表示,这是智能硬件部门成立之初就决定要做的事情之一,也是他本人十分看重的项目。“到了VR的世界里不应该只有冷冰冰的环境,还应该有人。”
结语
1、大部分人都认为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VR行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但这属于行业的理性回归。热潮的好处是成功教育了用户,现在吃瓜群众也知道VR是什么了,坏处是泥沙俱下,劣质产品伤害用户感官,影响后续推广。
2、C端产品目前PCVR出货量不及预期,手机盒子出货量却很高,证明消费者有兴趣,只是产品还不够优秀。头显过于笨重、屏幕有待升级、用户需要“戴眼镜”、下App才能使用,体验太“重”,需要找到切入点,让用户心甘情愿戴眼镜。
3、在C端疲软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其业务重心开始朝B端迁移。但目前商业模式还不明朗,而且想要打入垂直行业,公司需要更深入了解行业痛点,对团队要求比较高。
4、2017年里最受人看好的是线上线下的多人互动,以及其他带有社交属性的VR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