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VR系列标准逐步规范 商业化突破口集中B端应用
近日,国际音视频产业论坛暨AVS标准15周年年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透露,AVS工作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已正式宣布我国将启动有关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同时制定虚拟现实(VR)系列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VR系列标准的制定,将为国内VR产业起飞奠定新起点。
行业规范迫在眉睫
近一年,虚拟现实产业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以HTC vive、Oculus rift和PS VR为代表的高端VR头盔虽然赚足了口碑,市场却曲高和寡,而不少廉价低质山寨的VR眼镜却在市场中率先热销,一些商家屡屡以VR技术为噱头进行宣传,以达到圈钱的目的。为了改变目前这种极端不正常现象,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健康发展,国内业界要求制定VR标准的呼声甚高。
AVS工作组组长高文院士透露,AVS在坚持创新音视频编解码标准的同时,瞄准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方向,启动相关技术研发,积极跟进从信息社会步入智能时代的趋势,创新未来,以引领智能视听时代。据悉,2016年初,AVS工作组就已启动VR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AVS VR国际标准已完成立项。今年1月开始,AVS工作组已启动《信息技术虚拟现实内容高效编码》系列标准的国家立项申请工作。
从2002年到2017年,AVS工作组制定了两代AVS标准。第一代AVS标准制定起始于2002年,包括系列国家标准《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和广电系列标准《广播电视先进音视频编解码》;第二代AVS标准包括系列国家标准《信息技术高效多媒体编码》,定位在引领未来5到10年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并争取为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发挥关键作用。
而今AVS工作组将制定虚拟现实(VR)系列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加速推动我国VR产业的发展,并有望成为国际标准,为奠定VR产业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准的制定、统一是解决软硬件互联互通的问题,不过当前VR还处于百家争鸣的发展初期,没有形成产业生态,内容制作、交互方式、硬件规格亦还在不断演进当中,VR技术阶段VR标准的制定任重道远。
集中突破B端应用
2016年是VR开始的一年,也被称为VR元年,不论是科技巨头还是初创公司都纷纷加入VR行业。但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由于VR设备发展比预期慢,技术不太成熟,内容延续性难以保证等原因,VR市场开始陷入所谓“寒冬论”的漩涡。目前已经有多个VR企业由于盈利模式不清,资金链断裂导致亏损倒闭。
蜂拥而至的VR创业大潮在倒闭、转型、裁员中趋于冷静,在中国的创业环境下,VR完成了第一轮市场洗牌。新的盈利模式、杀手级应用、更自然的交互、更好的展示效果、集成更多的AI、计算处理上更低能高效、更经济简单的方法定位、更快的网络、更好的电池存储技术、更便捷的内容创作工具,这些既是VR产业当下所急需、所要突破的风口,也是VR发展机遇所在。而从市场应用来看,受限于种种不利因素,VR的新商业化突破口,正越来越往B端应用集中。
未来,B端应用有哪些商业化空间?以医疗为例,3月,inVision(医微迅)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并且与张强医生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医疗VR在临床治疗和外科手术培训方面的应用。还有如VR+房产、VR+旅游等,是目前行业技术大背景下的最快突破口,同时也符合产业升级的时代大背景。
全影火柴VR的创始人SIMON以365淘房的数据为例,同样的房源,同样的房产经纪人,在使用全景看房模式之后,其发布房源的访问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从当前市场应用来看, VR的新商业化突破口,正越来越往B端应用集中,企业级B端应用具备先发优势。
行情降温难改机构投资热情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VR行业投资案例为61笔,投资金额达到约25.2亿元,较2015年增长19%。不过,2016年下半年开始,投资金额有小幅缩减,投资机构在广泛布局VR行业的同时单笔投资的审核趋于谨慎。
市场上VR概念略有降温,但机构调研的脚步却丝毫没有减慢,几乎覆盖了所有涉及VR的上市公司。暴风科技、大富科技、顺网科技、歌尔声学、佳创视讯等相关标的纷纷获机构到访。
当前上市公司对VR领域的投资也集中在B端,这与投资机构的兴趣基本一致。在和君资本目前投资的10个早期VR项目中,绝大部分集中在企业行业应用市场B端,所投的这些企业基本都是ToB,其次才是ToC市场。
和君资本认为,目前应先在B端市场做大,然后未来有机会再向C端扩展。如果一开始就瞄准平台、独角兽,反而可能比较危险,也会验一句话“想做平台的,最后都平躺”。
来源:览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