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3D>新闻娱乐>3D影视

焦虑的好莱坞六大和美国院线 VR影院是救命稻草吗

文章来源:网络 作者:Frank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4日 点击数: 字号:

3月末,一年一度的CinemaCon在拉斯维加斯开幕,在这个美国院线和好莱坞大厂的年度盛会上,影片上线窗口期的问题再次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以环球、20世纪福斯为首的片方倾向于将传统的90天窗口期缩短至30天-45天,甚至更激进的20天之内,同时对提前上线的影片点播费用定价在30-50美元之间。另一边,IMAX和Barco等公司则用VR体验中心和Escape三屏技术试图为焦虑不已的实体院线注入更多活力。

来自诺兰的巴掌

“我唯一感兴趣的放映平台,就是电影院。”

因《盗梦空间》、《黑暗骑士》系列影片而晋升为好莱坞一线导演的英国人克里斯托弗·诺兰在CinemaCon上说到。作为胶片和IMAX的骨灰级爱好者,诺兰和詹姆斯·卡梅隆等好莱坞大导一样,认为欣赏电影的唯一方式就是在影院的大银幕——他的新片《敦刻尔克》将以70mm、35mm和IMAX等形式在今年7月21日登陆全球院线。

诺兰说出这番话的几分钟前,作为《敦刻尔克》出品方和发行方,华纳兄弟公司全球市场及发行总监Sue Kroll刚刚发表了关于缩短传统窗口期,让旗下影片提前登陆视频网站进行网络点播的发言——导演的打脸让片方猝不及防。

事实上,不仅是华纳,环球、福斯和索尼等好莱坞六大都在和美国大型院线如AMC和帝皇(Regal)协商,如何缩短窗口期,更早向观众提供网络点播等服务的合作。传统影片的90天窗口期,即电影登陆院线90天后,片方才可以开放DVD以及视频点播等服务。由于Netflix、Amazon、Hulu等流媒体公司的强势介入,90天的窗口期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目前的市场形势了。

华纳等好莱坞制片厂,希望将窗口期缩短至30-45天,及上映一个月后的电影就可以上线视频网站供用户点播/租赁,不过价格可能定在30美元的高价。相比之下,环球公司更加激进,希望能让旗下所有影片在上映17天后就可以上线进行点播。福斯和索尼等其他玩家,目标稍微缓和一些,认为应该根据影片的不同,来确定窗口期的长短。例如,如果一部影片开画影院数量低于某个值,那么则可以开通网络点播,毕竟没必要吊死在院线发行一棵树上。

“我们都面临着挑战,但同时这也是机遇。流媒体给予观众不同的方式来消费内容,有需求就有市场,我们必须创新。”华纳公司的Sue Kroll说到。

焦虑的好莱坞五大

来自像诺兰这样大导演的打脸,可能是好莱坞大公司最不在乎的——来自流媒体竞争者的焦虑可要比艺术家的抗议严重多了。

实体电影行业越来越不好混,这是一个普遍认知的事实。2016年,美国电影票房为113.77 亿美元,仅比 2015 年增长了 2.2%。可怕的是观影人数在不断下降,年轻人不去电影院了,这是最让好莱坞担心的,因为不管哪个国家,年轻人都是电影院的主力消费人群。

相对影院的式微,是以Netflix和Amazon为首的流媒体公司的崛起,后者提供的服务能够让年轻的用户在任何时候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和影视作品,符合现代互联网内容消费习惯,攫取了大量用户,从收入上也能看出这个趋势。2016年,美国的流媒体视频点播服务营收突破62亿美元,正式超过传统的DVD生意,后者为54亿美元,比2015年的61亿美元下降超过10%。

Netflix的雄起,导致了好莱坞在谈判桌上的英雄气短——后者内容变现将会日益向网络视频平台倾斜,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开始磨刀霍霍向“窗口期”。除了未来的潜在营收主力,缩短窗口期也能从某种程度上削减掉好莱坞公司为大片支付的高昂宣发费用:想象一下,如果一部好莱坞大片在上映17天后就能上线视频平台,公司就不需要将宣传计划拉长到90天。

这就是为什么环球提出20天之内的窗口期这样的“撕逼建议”。

据说,最淡定的大厂是迪士尼,手握漫威、皮克斯、卢卡斯影业超级IP,不断炮制成功大片的米老鼠并不太赞成提前窗口期——他们的大片在实体电影院依然赚钱到飞起,还不用看Netflix的脸色。“IP在手,天下我有”,其他公司可没那么好的运气和厚实的钱包。

VR和Barco能救驾吗?

面对合作伙伴的逼宫,实体院线从业者压力山大。对于缩短窗口期,院线的忧虑是影片网络点映的提前,势必会影响到观影人数和收入。影院希望能和好莱坞公司签订协议,保证提前登陆院线的影片必须在90天之内保持较高的点播价格,同时在5-10年之内不改变家庭娱乐分发的模式——听起来十分有难度。实体影院得想其他的招。

“电影院的效果是手机和电视比不了的。”这一直是传统电影人和从业者面对视频网站的安慰剂。以“比大更大”为己任的IMAX公司用巨幕为实体影院打过一针鸡血,现在,这家巨幕解决方案提供商尝试用VR为实体影院“再续一秒”。关于IMAX VR体验中心的事,IN2已经撰写了多篇报道分析。IMAX在洛杉矶的VR体验中心已经开业,三个月获得10万美元营收。在和华纳、育碧、Skydance等公司签订VR内容协议后,IMAX还将会在今年把体验店开到伦敦、纽约和上海。

但是,传统大型影院一般都开在大型商场内,要求其专门开辟出一个影厅或者空间作为VR体验室,似乎有些困难。所以一家名为Nomadic VR的公司,开发出一种模块化解决方案,能够使用各种部件和模块组装出一个体验空间。空间内有隔断墙壁、门等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观众在戴上VR头显之后这个简陋的空间就变身为虚拟实际,等待观众去探索——有点类似于低配版的The Void。相对于目前IMAX的固定小区域的体验,Nomadic瞄准的是大空间的单人/多人体验,配合上真实物理道具的反馈,这个虚拟世界显得更加沉浸和真实。

“技术已经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人们可以吧主题公园(VR)带到自己脑袋上了。”20世纪福斯的未来学家Ted Schilowitz在CinemaCon的VR论坛上呼吁到,“别再等啦,即便还不清楚商业模式,咱们也该摸石头过河。”Ted说到,在他的带领下,福斯为旗下多部影片制作了VR体验,甚至推出了《火星救援》的独立VR游戏来进行变现尝试。同样在VR上走的比较靠前的索尼影业VR副总Jake Zim也表示,很快就会看到好莱坞的导演和编剧为这个新媒介创作剧本,该公司的《鸡皮疙瘩》、《生化危机:终章》等影片也都制作了VR体验。

不过,作为传统实体娱乐的代表,National Amusements的CFO Kevin Cardullo也表达了行业的疑虑:“VR带来的眩晕一会半会消除不了,还有安全问题,是不是应该让观众坐着玩更安全啊。还有我们怎么用这个赚钱。”同时,环球公司创意内容执行副总Austin Barker重申了VR体验应该和影院一样,“给观众带来不同于在家里的那种感受和体验”。环球和IMAX合作的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新版《木乃伊》,就在CinemaCon上展示了《木乃伊》的VR体验,带动感座椅的那种。

另一边,投影大厂Barco力推全新放映系统Barco Escape,即在传统银幕旁边加上两块矩形屏幕,扩大画面的视场角,造成更强烈的环绕和全景的观感。CinemaCon上,由Minds Eye出品的科幻惊悚片《The Recall》曝光了预告,这部由《刀锋这战士》主演Wesley Snipes出演的影片将在6月2日上映,该片有30分钟的长度为Barco的三屏Escape格式。片方Minds Eye娱乐已经与Barco签订了6部影片协议,公司CEO和制片人Kevin DeWalt透露第二部影片为尼古拉斯·凯奇出演的《The Humanity Bureau》。另外,由男星乔什·哈内特出演的《6 Below》将是第一部全部采用Barco Escape模式拍摄的影片。

在VR方面,影片《The Recall》也制作了一段12分钟的VR视频片段《The Recall Abduction》,作为宣传利器。不过,Barco方面认为VR更适合作为宣发手段,而不是内容本身。根据Barco公司透露,目前全球已经有36个Escape银幕。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影院都将作为现代艺术的教堂而存在。”华纳公司的Sue Kroll在发言中如此向实体影院做出保证。不知道VR和三屏的Barco能否成为撑起教堂的大理石立柱。

后记

作家尼尔·盖曼在其著作《美国众神》中曾经塑造了一个喜欢吃垃圾食品,眼睛盯着笔记本屏幕的肥宅——一个将要取代上古众神的新神,完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代表。大祭司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预言在视频巨头和传统影视大厂的权力争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新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新的内容消费形式摧枯拉朽的打碎旧有的内容分发只是时间问题。二手玫瑰在歌里鼓励大家“学会新的伎俩”,但是新的伎俩需要时间和金钱。

有超级IP和完善生态作为护城河,迪士尼依然是传统影视的坚实堡垒。其他好莱坞大厂和实体院线在面对手握海量用户和雄厚现金流媒体大户时就没那么幸运了,如果一切顺利,流媒体和影视公司以及实体影院的角色将在几年之内互换,主动权和话语权都将归于前者,后者沦为执行和终端。

当然,我们希望教堂一直存在,在电子屏幕的幽幽蓝光之外,人类还是需要一点仪式感的。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