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 VC 和媒体拿出了一堆看上去很靠谱的数据,也不要急着相信
编者按:本文编译自 Geektime。原文作者是 Yaniv Feldman。在这篇文章中,针对关于硅谷顶尖的风投公司 A16Z 的文章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他阐述了自己关于记者和 VC 的一些看法。
不久前,华尔街日报的记者 Rolfe Winkler 在文章中写道,实际上,硅谷最著名的风投公司之一——A16Z的投资回报率低于硅谷地区的平均水平。另外,根据他说列举的数据(从访谈中获得的信息来源),A16Z 想要真正成为顶尖的 VC 精英公司,其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Winker 列举的论据大多数都是基于道听途说或者第三方机构的评测,看完他的分析,不少人都觉得有些道理。
Scott Kupor 是一名著名的 VC,也是 A16Z 的合伙人,针对这篇文章,他回应道,这种分析就像是拿苹果和橙子做对比,因为 VC 们通常都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评价他们的投资组合。他同时也提到,风投是一项长期工作,除了实际的回报率,其他的任何评价标准都是有失公允的。
不过 Kupor 也用了一种简明易懂的方式,解释了不同的 VC 通常会采用的一些评价方式,比如“ 最新一轮估值”,“ 公司对比分析” 以及“ 期权定价模式(OPM)”。正是因为不同 VC 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企业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衡量评测,所以使用除了实际回报率之外的任何因素对 VC 的投资做出的评价都是不恰当的。因为不存在这种统一的衡量标准,所以在不清楚不同 VC 们采用了何种衡量方式的情况下,不能得出真正有价值的结论。
因此,Kupor 最后总结道,当还没有达到最后计算实际回报率的那天,任何人都无法做出真正的评价和对比,如果一定要这样做,那么这就像是在运动员上场之前就用赛前的训练来评价他的最终结果一样。
这就是你需要知道,然而记者并不会告诉你的事
为了证明自己的话,Winkler 不辞辛苦地跑了多个地方,收集各种各样的数据,并且采访了许多的人。这些资料往往都不会出现在公众眼前,只有一部分的投资合伙人才了解。
说到这里,大家已经明白了,记者的工作就是收集证据,核实资料的准确性并且和读者分享自己的观点。Winkler 所做的也是这样的工作,不过他进行得更加深入—— 他计划对收集到的这些资料做一个全面深度的分析整理,为读者展现一个更加全面的图景,抢到新闻的头条,赚取更多的流量。
就像大多数记者的做法一样,如果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既定的看法,在遇到其他有可能对他们的意见相左的证据时,他们往往会将其忽略。Winkler 在这件事的做法上也是一样,他选择了忽略 VC 们通常都会采用不同的衡量方式这一事实。
另外一点,在文章的标题中,Winkler 把 A16Z 的收益称为“ 拖后腿” 也是很容易误导读者的。Winkler 也有提到大多数的分析都是来源于 A16Z 与其他 VC 在实际收益和“ 未实现收益” 上的对比,但是如果只看实际收益对比,读者可以发现 A16Z 和其他硅谷顶尖的 VC 在数据上是持平的。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看硅谷不同时间成立的多个顶尖的风投公司:A16Z 在 2009 年才做出第一笔投资,Sequoia Capital 则是 1972 年,Benchmark Capital 是 1995 年。所以如果硬要把 A16Z 和这些公司做对比,就像是用一个 7 岁小孩的成就和 21 岁的青年人和 44 岁的中年人做对比—— 大多数人都不会这么干。
不过,Winkler 这篇文章的确是抢到了头条,对于媒体而言,没有什么不对的。
这就是你需要知道,然而 VC 们并不会告诉你的事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Kupor 的做法的确是保住了 A16Z 的名声,他的解释也非常有力,然而,他的说法也不能说是绝对的标准,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从他解释的中(说实话,这是我听过的有关 VC 对企业估值的最详尽的一次解释了),Kupor 想让读者们彻底忘掉 Winkler 在文章中写到的所有论据,让读者对 Winkler 的看法产生怀疑。
他几乎成功了。在解释了不同的估值模型,以及为什么说 Winkler 的结论并不恰当之后,Kupor 自己说道,风投是一项长期工作,除了实际的回报率,其他的任何评价标准都是有失公允的。
没有人会反对投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然而说到不能使用未实现收益对 VC 进行评价这件事可能就是自己啪啪打脸了。VC 们在进行二轮、三轮,甚至是到了四轮、五轮投资时,就是通过还未实现收益的第一轮投资来衡量是否要继续投资的。A16Z 在 2012 年第一笔对 Instagram 的投资情况就是这样。对于 Kupor 和其他 VC 们来说这是对企业进行估值时采用的重要方法。
所以,如果投资者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衡量是否应该对这一家企业进行投资,产生收益,为什么记者在对 VC 们进行评价的时候就不能采用同样的方法呢?
来源:粹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