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见“智慧养老”的政策好市场大,没看见风口下的那些坑?
从2013年国家明确开放养老市场到现在,利用互联网和设备进军养老市场的团队不在少数。而另有数据报告称“到2020年,全国将有4.8亿人迈入老年阶段,占总人口的35%,而整个养老产业规模将达到GDP的三分之一”。看上去,这是一个蛋糕巨大、政策利好的大风口。
在2013国务院35号文《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国家提出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国家开放了外来资本在养老市场的布局,自此由“国字号”开始进入自由竞争市场。
其中在科技与互联网方面的先行者不乏其众,比如2015年成立的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从线上的交互系统到线下的照护智能设备一应俱全;再如为家庭设计的一系列可穿戴预警设备,试图从硬件上优化老人的家庭照护条件。
成立于2014年的麦麦养老,其CTO李光朋用“最好的时代”来描述“智慧养老”。他认为,在中高端市场上已经迎来了一个井喷的时代。
但从市场上看,目前的“智慧养老产业”,主要是智能终端与云平台两者居其一,或两者相结合,以实现对老人的健康管理和预警。
这一服务,理所当然地遇到了老人市场培育的问题。
老人和子女,都需要市场培育
陈再雷对北京政府今年出台《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十条政策》感到非常振奋——他创办了一家同时提供可穿戴终端和云端服务的养老平台公司“小和365”并担任CEO。《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十条政策》俗称“养十条”,对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比较具体的指导。
在陈再雷看来,智慧养老的“智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老人对健康的需求还是比较明显,如果能长期采集数据,并对健康进行风险评估,让老人和子女甚至是服务机构都能能够清楚身体状况。
第二个方面在于老人的安全保障,一键呼救和自动报警是目前主要的功能需求。
再者其实在于老人的精神需求上,如果系统越能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就能更好地有的放矢。
在陈再雷的观点里,老人的信息渠道比较狭窄,在推广上他们还缺少有效的手段,而居家养老的买单方主要还是老人的子女。通过智能手段了解老人的生活状态,及时提供预警,是子女目前比较能够接受的一种养老平台模式。
但并不是说,通过老人的子女即可规避推广教育的难题。陈再雷认为在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中,市场拓展离不开资本、营销及执行的力量。但这对于任何创业团队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在接受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采访时,陈再雷提及了他们向个体消费推广的难点,正是受到上述资本、营销及执行力量的客观限制,他们在直接to C市场方面的进展并不快。
而要说服有赡养父母需求的年轻子女,可能营销推广的方法和渠道不同,但难度并不比直接说服老人更小。
前文提及的麦麦养老和小和365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而他们的解决方法是,先寻找养老服务机构客户合作,将相应的设备和服务销售到机构内部,再由机构间接推广给普通消费者。
机构推广:成本阻力大
智慧养老产业并不是第一个采用先to B 再to C 策略的行业,但养老机构要接受智能终端的进驻、甚至全面采用云平台管理老人健康,还有成本方面的忧虑——虽然养老机构热切欢迎智能化信息化的新技术。
赛盟养老集团CEO 方丽华在接受雷锋网采访时表达了这种“欢迎”与“忧虑”的矛盾心理。作为深圳龙岗区民政局批准设立的第一家民营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赛盟养老机构实际上和政府的联系十分紧密,但即使是这样的先行者,目前在智能化的道路上还没有走得很快。
方丽华告诉雷锋网,赛盟养老机构在智能化设备上引进得并不多,主要集中于呼叫感应器等一些严格意义上算不上“智能”的设备,至于云平台?“这个真没有!”方丽华说,“对于智慧养老,主要还是钱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拥有智能设备可能减少人力成本,但可能需要在更大型的养老院应用。”
针对这一点,雷锋网又电话询问了另外两家深圳的养老中心,客服人员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除了机构方面的问题外,方丽华也提到了中国消费者“未富先老”的问题。“如果设备太高端的话,一方面我们做为一个民营机构还无法承担,另一方面,即使机构有了这样的配置,也不一定是所有家庭能接受得起的。”
而从国家政策上看,方丽华认为相对于社区和机构养老,国家还是比较重视居家养老的建设,而深圳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只有6%的老年人。从方丽华的说法来看,养老院目前的床位并不太紧俏,甚至还有空闲床位租给年轻人。
而方丽华表示,目前赛盟得到了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通过政府资助进行社区内的公益讲座,提供上门式的养老服务,这相当于节省了一大笔推广费用,而如果老人的居家养老出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问题,也会第一时间联络他们的养老机构。
此外,来自专业养老服务行业的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鼓励老人在家中接受子女的赡养,把健康的老人送到养老院里,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孝”的行为。这种观念客观上阻碍了养老机构本身的升级发展——养老机构推出的高端服务,在国内相对更难被高收入家庭认可。这也引致国内的养老机构没有动力和资金去优化智能化设备了。
以《Youth》、《桃姐》为代表的一中一外两部电影,就很容易看出国内外养老中心的差别。《Youth》电影中描绘的养老院有着细致的标准化流程,而对老人的照料也非常人性化,甚至会有定制菜单。而相对应国内的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
电影《桃姐》讲述的就是老人院里发生的故事
国家提倡的“居家养老”呼吁新的产品创新
在中国,在家对老人尽孝是传统美德,这反映在市场数据上,能看到国内机构养老只占养老模式的3%~4%。事实上,在国家政策中也强调了居家养老是基础。
有志于智慧养老产业的商业探索者们,其实已经尝试了直接面向消费者和通过渠道机构到达消费者两种传统模式。而“养老”这个本身充满情感,并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活动,需要更多产品创新和商业创新。
小和CEO陈再雷,已经在尝试推广“服务费”的概念。小和365的产品是硬件含服务费打包的方式销售,从长期看来,硬件的费用可以忽略不计。但陈再雷也表示,因为现在国人对服务的概念依然比较模糊,所以他“抱着乐观的态度”在等待养老市场消费升级潮流的到来。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来说,理论上这不会等太久。
陈再雷表示他看到了养老产业在每一年都有着积极的变化。 “用户的需求在不断被挖掘,人们的认识也在提高,再加上政策的支撑,我认为在未来两到三年会是一个上升期,但真正的爆发期,可能还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
而麦麦养老CTO李光朋则打算从更系统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着重向社区和机构提供云服务,通过自主研发的连接长者、子女、护工及管理终端,实现大数据层面的照护服务。虽然在居家养老领域,李光朋表示暂时的确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但他觉得光明的未来离得并没有那么远,“目前是一个闷声布局坐等发大财的时候”,他对此充满了信心。
推行智慧养老的从业者们都在摸索更好的商业模式,但能闯出一条道路的企业并不是很多。“目前阶段这是比较辛苦的一个活,战线也长,包括整个产业链也非常庞杂,所以从业者一是要对整个行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再者也要有耐心。”
推荐阅读: